第29章 藥食同源,美食治病見奇效 (5)(2 / 3)

失眠,從傳統中醫角度看,就是“不寐、不得眠、不得臥”。兩千多年前中醫古書《黃帝內經》就有“半夏秫米湯”專治失眠的記載。經過多年的繼承發展,目前中醫治療睡眠的理論日臻完善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失眠患者的飲食原則

平日注意攝取具有補心安神、促進睡眠作用的食物,如核桃、百合、桂圓、蓮子、紅棗、小麥、雞蛋黃、羊奶、蜂蜜、豬心、豬肝、牛肝、阿膠、靈芝、西洋參、紫河車歸參燉母雞、地黃雞等。

日常膳食應以清淡易消化者為主,如豆類、奶類、穀類、蛋類、魚類、冬瓜、菠菜、蘋果、桔子等。並以平補為主,使自己保持比較安定的情緒。晚餐不可過飽,睡前不宜進食,不宜大量飲水,避免因胃腸的刺激而興奮大腦皮質,或夜尿增多而入睡困難。辛辣刺激之物會助火擾亂心神,陰虛火旺者要忌食。“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不易消化的肥膩的食品在晚上應不吃或少吃。補藥中的補陽助火之藥不適宜服用,如鹿茸、牛鞭、海馬等,能助陽生火,加重病情。

少吃油膩、煎炸熏烤食品,避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溫燥食品,如濃茶、咖啡,忌食胡 椒、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會刺激神經係統,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是導致失眠的常見原因。晚餐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原因。因為辣椒、大蒜、洋蔥等會造成胃中有灼燒感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睡眠;而油膩的東西吃多了也會加重腸、胃、肝、膽和胰的工作負擔,刺激神經中樞,讓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導致失眠。還有像豆類、大白菜、洋蔥、玉米、香蕉等食物也會妨礙正常睡眠。特別要提醒那些經常應酬的白領,晚上應酬少喝酒。睡前飲酒曾經被很多人認為能促進睡眠。但它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卻隻能讓睡眠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所以,喝完酒後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會覺得疲勞。

失眠患者,要避免具有興奮作用的食物,如茶、咖啡等飲料最好不飲,如因工作需提神,亦應在下午前飲用。適量飲用可幫助入眠,但過量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不能入眠,或半睡半醒。靠抽煙提神的人,亦不易抑製興奮而入眠。

失眠患者,除了服用必須的藥物外,還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適當運動,增強體質,調整神經係統功能,白天興奮,晚上就易於入睡。這時適當配合食療,才可起到安神寧心的作用。

◇哪些食物有助睡眠

睡得著、睡得香,是現代白領的一種渴求,睡眠不僅是一種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心理需要。白領每天麵對壓力、競爭和挑戰,很容易產生睡眠問題。第二天常常會感到身體疲乏、頭疼、記憶力下降、麵色憔悴,隨之而來的就是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下降。

以前,失眠被看作是心理和情緒的因素所致,人們多依賴安眠藥物來解決。然而對於學生來說,經常服用安眠藥來幫助睡眠會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出現記憶力減退、思維障礙等症。

除了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通過飲食來調節睡眠也是非常有效的。很多食物能起到安眠的作用,比如牛奶裏麵的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使人困倦的五羥色胺;還有些小零食也能促進睡眠,如睡前可以嗑點葵花子,能起到安神的作用;食用桑葚、龍眼、大棗、蓮子、核桃、蜂蜜、蘋果等水果也是幫你入睡的佳品。

另外,晚飯喝點小米粥對睡眠幫助很大。現代醫學認為,夜晚的困倦程度與食物蛋白質中色氨酸的含量多少有關。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血清素——五羥色胺。它能使大腦的思維活動受到暫時抑製,從而產生困倦思睡的感覺。在眾多食物中,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首推小米。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鹹,涼。陳粟米性味苦,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其功用在於“健脾、和胃、安眠”。小米的蛋白質不含抗血清素的酪蛋白,同時又富含澱粉,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因而可提高進入腦內色氨酸的量。所以,晚上常喝小米粥有助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