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前,英國就已開始在新西蘭殖民。它成立了一個新西蘭土地公司,來開發島上的一切資源。1840年,新西蘭也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如前所述,加拿大是英國屬地中第一個采用新交通工具,展現新經濟能力的地方。後來,南美的共和國,尤其是阿根廷,在牛羊和咖啡貿易上,日益加強了與歐洲市場的聯係。以前吸引歐洲列強到海外野蠻地區去的主要物質是黃金或其他貴重金屬、香料、象牙和奴隸。但19世紀末以後,歐洲人口劇增,迫使各國政府不得不到海外尋找大量的食物;科學工業的發展也需要各種油脂、橡膠和其他一直未受重視的東西作新的原料。英國、荷蘭和葡萄牙就是通過大量經營熱帶和亞熱帶作物而獲得巨額商業利潤的。1871年以後,先是德國,後是法國,再後來是意大利,爭先恐後地去尋找未曾被侵占的原料產地,或有利可圖的有現代化能力的東方國家。
於是,世界又開始了對政治上“未獲保護”地區的新一輪爭奪。隻有美洲借助門羅主義的阻止,才免遭侵略。
緊鄰歐洲的非洲大陸,歐洲人對它充滿著模糊的開發欲望。1850年時,非洲還是一片黑暗的神秘大陸,歐洲人隻對埃及和沿海一帶有所了解。鑒於篇幅所限,無法詳述探險家們第一次衝破非洲的黑暗的驚人故事,以及政客、官吏、商人、移民和科學家們接踵而至的故事。這裏想要說的是,那裏有奇怪的人種(如俾格米人),有珍奇的野獸(如歐卡皮鹿),有罕見的花草樹木和昆蟲,有可怕的疾病,還有壯觀美麗的森林山嶺和浩瀚的內海,有巨大的河流和瀑布——這完全是一個新的世界。甚至在津巴布韋還發現了沒有留下記載的即已消逝的文明遺跡。當歐洲人陸續闖入這片世界時,發現販奴的阿拉伯商人已經有了來福槍,而黑人的生活則是一片混亂。
到了1900年,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整個非洲都已經被歐洲列強測繪、勘探、估計和瓜分。在爭奪中全然不顧當地居民的安寧。阿拉伯奴隸販子隻是被禁止,卻沒有被驅逐。歐洲人需要橡膠,於是強迫剛果人采割野橡膠。貪婪又沒經驗的歐洲管理者與當地居民的衝突不斷,常有慘劇發生。沒有一個歐洲列強能從這些罪行中逃脫幹係。
在此,我們不能詳細敘述應該是怎樣無視埃及名義上是土耳其帝國的屬地這樣一個事實,而於1883年占領埃及的;我們也不想講述1898年馬爾尚上校如何率軍從非洲西海岸經中非,企圖在法紹達侵占尼羅河上遊,幾乎引發英法之間戰爭的事。
本書不想詳述的還有,英國政府怎樣在最初允許奧蘭治河和德蘭士瓦的布爾人(即荷蘭移民)在南非建立兩個獨立的共和國,後又於1877年毀約,並吞並德蘭士瓦共和國;以及德蘭士瓦的布爾人怎樣為自由而戰,並於1881年在朱巴山戰役中戰勝英軍——由於報紙進行了持久的宣傳,這一戰給英國人留下了慘痛的記憶。1899年,英國與這兩個國家之間又發生了戰爭,耗時三年,付出了巨大代價,才使這兩國戰敗投降。
然而這次征服是短暫的。1907年,征服它們的帝國主義政府下台,自由黨人負責處理南非問題,於是這兩個共和國又重新獲得自由。它們和好望角殖民地以及納塔爾自願聯合,結成了由南非各小國組成的大聯邦,成為英王治下的自治共和國。
在短短25年的時間裏,非洲已被瓜分完畢。未被吞並的隻有3個相當小的國家:西海岸解放了的黑奴的居住地利比裏亞,穆斯林蘇丹治下的摩洛哥,信仰古老、特殊基督教的未開化國家阿比西尼亞,這個國家在1896年阿杜瓦戰役大敗了意大利,成功地保持了自己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