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彈藥
在對99式自行榴彈炮有了總體了解後,我們再來看一看它的武器情況。火炮為52倍口徑的長身管155毫米榴彈炮,帶自動裝彈機。而早期的報道中,稱它為39倍口徑的火炮。這說明日本軍方有意跟上世界自行榴彈炮的潮流。其實,52倍口徑的火炮,已經可以稱為是加農炮了,隻是從習慣上和戰術運用上仍稱它為榴彈炮而已。原來的75式自行榴彈炮僅對彈丸實現了自動裝填,藥包要由乘員手動裝填。
自動裝彈機的具體結構不詳,外觀上和意大利奧托·布萊達公司製造的艦用127毫米自動炮的自動裝彈機很相像。其炮口製退器為多孔式,外觀結構上和德國的PzH2000的相類似。火炮的俯仰、炮塔的旋轉以及炮彈的裝填等,都是液壓操縱的,必要時也可以手動操縱。
配用的彈藥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可以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彈藥。其裝藥包為新研製的稱為99式發射裝藥。根據組合,可以發射1~6個藥包,達到不同的射程。新發射藥的最大特點是降低了火藥燃氣對身管內膛的燒蝕性,消焰性也很好,從而可以提高火炮身管的壽命。此外,這種新發射藥也可以在FH70榴彈炮上使用。
火炮發射普通榴彈時的最大射程為30千米,發射底部排氣彈時的最大射程達40千米。最大射速為每分鍾6發,猝發速度可達3分鍾18發。彈藥基數尚未公布,估計在18發以上。
火控係統已高度自動化,具有自動診斷和自動複原功能。盡管炮車上未裝GPS係統,但是,車上裝有慣性導航裝置,可以自動標定自身位置,並且可以和新型野戰指揮係統信息共享。這樣,從炮車進入陣地到發射第一發彈,僅需要1分鍾的時間,便於采取“打了就跑”的戰術,能迅速轉移陣地。在現代戰爭中,自行榴彈炮較長時間停留在一個發射陣地是非常危險的,必須在打完一個基數後迅速轉移陣地,並迅速補充彈藥。
輔助武器為1挺M2型127毫米重機槍,裝在炮塔頂部右側,彈藥基數不詳。在它的前方是周視式瞄準鏡。
99式供彈車
99式供彈車是99式自行榴彈炮的配套車輛,戰鬥全重約33噸,乘員2人,供彈車全長67米,全寬32米,全高31米,由於車體比99式自行榴彈炮短,每側隻有6個負重輪,並且取消了托帶輪。其動力裝置為V型二衝程水冷增壓柴油機,供彈車的最大速度為40千米/小時。車體前部為駕駛室,其後為動力艙,中後部為彈藥艙。
彈藥艙中,後部右側裝99式發射藥,後部左側有供彈機構。不難看出,補充彈藥時,自行榴彈炮和供彈車是“屁股對屁股”狀態。炮彈引信要在補充彈藥前裝定完畢。在裝藥艙的上麵有廢氣排放裝置,以避免廢氣給安全帶來隱患。99式供彈車的艙門較多。不過,由於供彈車並不上第一線,這樣做還是說得過去的。
供彈車可裝載155毫米炮彈90發,估計1個炮兵連有5輛自行榴彈炮,配1輛99式供彈車。
橫向比較
將日本的99式自行榴彈炮同近十多年來各國新研製的自行榴彈炮做一番橫向比較。
1989年裝備蘇軍的2S19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發射普通榴彈時的最大射程為247千米,發射火箭增程彈時的最大射程為289千米;德軍裝備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的相應最大射程分別為30千米和40千米。從最大發射速度上看,2S19為每分鍾7~8發;
PzH2000為10秒鍾3發,1分鍾8發和3分鍾20發。單從最大射程和發射速度來看,日本人認為,99式和它們相比相差不大,應當算在“一個檔次”上。但是,自行榴彈炮的威力,不能光比較最大射程和發射速度,還要看遠距離觀察能力和彈藥補充能力。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炮兵部隊裝備有以無人觀察機為主的遠程觀察係統,再加上新研製的野戰射擊指揮係統,應當說,99式自行榴彈炮的配套性還是相當完善的。
但是,從炮車的機動性和防護性來看,55噸重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最大速度達到60千米/小時,無疑,99式自行榴彈炮要略遜一籌。當然,就總體性能而言,和美國的“十字軍戰士”相比,99式還是要差一截。不過,“十字軍戰士”已經下馬,像99式這樣水平的自行榴彈炮還是未來一二十年的“當家炮車”。
日本軍方人士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換裝的速度太慢。每年采購6~8輛99式自行榴彈炮,10年才采購60~80輛。而到2010年以後,說不定99式的性能便開始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