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RPG-7式40mm火箭筒(1 / 2)

蘇聯RPG-7式40mm火箭筒

概述

隨著世界各國主戰坦克裝甲性能不斷改進和提高,前蘇軍裝備的РПГ-2式火箭筒的威力已明顯不足,而且射程近、後噴火焰大、隻能右肩射擊。因此,在50年代末,蘇聯研製了РПГ-7式40mm火箭筒。

這是一種在РПГ-2式基礎上改進發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其發射原理、口徑、瞄準具、發射和擊發機構等,都與РПГ-2式相同,但是改善了筒身結構,增加了主用光學瞄準鏡和火箭增程發動機,重新設計了戰鬥部。配用的ПГ-7В式和ПГ-7ВМ式破甲彈,對軋製均質裝甲穿透厚度分別是350毫米和400毫米,直射距離300米。此外,還配用ОГ-7式殺傷榴彈,以增強作戰功能。

該火箭筒於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產,到1966年為止,全部取代了РПГ-2式,成為步兵班的製式反坦克武器。除裝備蘇軍外,還大量裝備華約國軍隊以及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和中東、亞洲等不少國家的軍隊。1968年,蘇空降兵部隊

裝備了一種可折疊的РПГ-7Д式40mm火箭筒。

РПГ-7Д式40mm火箭筒

1992年10月6~10日,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第七屆防禦武器博覽會上,還展出了供РПГ-7В用的兩種新型彈藥:一種是攻堅爆破榴彈;另一種是彈徑為105毫米的串聯戰鬥部火箭增程破甲彈,質量45千克,有效射程200米,據稱能摧毀各種類型的現代坦克,包括裝有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並可穿透1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對土木結構的野戰工事,穿透厚度高達27米以上。

結構特點

РПГ-7式火箭筒筒壁薄,質量小,威力大,射程遠,後噴火焰小,結構堅固耐用,左、右肩均可射擊。

火箭筒

該火箭筒由發射筒、瞄準具、手柄、護板、背帶、兩端護套、握把以及發射機構、擊發機構、保險裝置等組成。發射筒用合金鋼製成,包括筒身和尾噴管兩部分。前端有火箭彈定位銷缺口,後端有護盤,以便偶然碰到地麵時,防止土、砂和其他雜物堵塞尾噴管。筒身上部有準星座和表尺座,下部有握把聯接耳、手柄固定凸壁和擊針座室,筒身左側有光學瞄準鏡固定板,右麵是兩個固定護套帶和背帶環,木製護板由護板箍緊定,起隔熱作用。發射機構位於握把內。擊發機構由位於擊針座室內的回彈式擊針組件構成,保險機構用於閉鎖扳機,防止走火。

早期的閉鎖機構是鋼索式的,後來改為杠杆式閉鎖機。由於在發射機構內采用了帶杠杆和彈簧的變換扣,並相應改變了保險裝置的結構,因此,尾噴管部件與筒身在未結合到位前,扳機能自動處於保險狀態。拆卸時,用左手握住筒身,大姆指壓出閉鎖機構杠杆,再用右手以逆時針方向將尾噴管組件擰開,然後折疊於筒身下方,由定位銷和彈簧支架固定,即成為空降狀態的集裝武器。若需使用夜視瞄準具,可在準星座和握把之間裝上兩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