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伯的時代在衛武公之前(據《詩序》),他的《桑柔》,據說是“刺厲王”的。但觀《桑柔》中:“憂心殷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怒。自西徂東,靡所定處。多我覯痻,孔棘我圉”諸語,似為大亂時所作。此詩如果為芮伯所作,也許芮伯便是幽王時人。《桑柔》亦多格言式的文句,但憂亂怨時之意則十分的顯露,並無一點的顧忌;若“降此蟊賊,稼穡卒癢”,若“維彼愚人,覆狂以喜”,若“大風有隧,貪人敗類”之類,則直至於破口大罵了。
仍叔為宣王時人。據《詩序》,仍叔作《雲漢》乃以“美宣王”的。其實《雲漢》乃是一篇皇帝或官吏或民眾禱告神道,以求止旱的禱文。悲摯懇切,是禱文中的名作,決不會是仍叔“美宣王”的詩:
旱既大甚,則不可沮。赫赫炎炎,雲我無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顧。群公先正,則不我助。
父母先祖,胡寧忍予!
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我心憚暑,憂心如熏。群公先正,則不我聞。
昊天上帝,寧俾我遁。
這可見出農業社會對於天然災禍的降臨是如何的畏懼,無辦法。
家父,幽王時人。據《詩序》,他作了一篇《節南山》,以“刺幽王”。在這首詩的篇末,他也自己說:“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而“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辛勞百姓”的雲雲,諷刺執政者的意思是顯明的。
《詩序》謂:《何人斯》為蘇公刺暴公的;《弁》為“諸公”刺幽王的。其實,以原詩仔細考察之下,《何人斯》實是一首纏綿悱惻的情詩,是一個情人“作此好歌,以極反側”的。“彼何人斯,其為飄風;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隻攪我心!”寫得十分的直截明了。《弁》是一首當筵寫作之歌,帶著明顯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悲淒的享樂主義:“死喪無日,無幾相見。樂酒今夕,君子維宴。”又如何是刺幽王呢!《渭陽》是一首送人的詩,卻未必為秦康公所作;《竹竿》是一首很好的戀歌,也不會是衛女思歸之作;《河廣》,也是一首戀歌,不會是宋襄公母思宋之作;《柏舟》,也未必為共薑之作,“母也天隻,不諒人隻”是怨其母阻撓其愛情之意,“之死矢靡慝”是表示其堅心從情人以終之意;《載馳》,《詩序》以為許穆夫人作,其實也隻是一首懷人之作。
在《邶風》裏,有衛莊薑的詩四篇,《綠衣》、《燕燕》、《日月》、《終風》。假定《詩序》的這個敘述是可靠的話,則衛莊薑乃是《詩經》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女作家了。《燕燕》一詩,非她作,前麵已經說過。《日月》是懷人之什;《綠衣》一詩,是一首男子懷念他的已失的情人的詩;《終風》,也為一首懷人的詩。“謔浪笑敖,中心是悼”,這是如何深切的苦語。這些詩都附會不到衛莊薑上麵去。又《式微》、《旄丘》皆顯然為懷人之詩,也並不會是“黎侯之臣”們所作。又據《詩序》,史克作頌以頌魯僖公,即《》是。但《》本無頌人意。在本文上看來,明明是一首禱神的樂歌。民間常有禱祝牛馬,以求其蕃殖者,《》當是這一類的樂歌。
在《小雅》中,有一個寺人孟子所作的《巷伯》;他自己在最後說著:“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這首詩是罵“譖人者”的;“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怨毒至極而至於破口大罵以詛咒之了!
總上所言,可知《詩序》所說的三十幾篇有作家主名的詩篇,大多數是靠不住的。其確可信的作家,不過尹吉甫、前凡伯、後凡伯、家父及寺人孟子等寥寥幾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