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K-30雙管30毫米自行高射炮(3 / 3)

國產化率漸高,生產成本低韓國軍方宣稱,“飛虎”係統的實彈打靶測試表明。該係統技術性能領先於國外其它同類防空炮係統。且成本較低。這主要得益於係統越來越高的國產化率,特別是在韓國陸軍的第二批訂單中,諸如係統跟蹤器、瞄準器和敵我識別器等主要電子係統都已實現自主化生產。國產化率的提高大大方便了係統的後勤維護。

此外。在先進火控係統的指揮下,“飛虎”不但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較高的命中概率、較快的反應速度,還具備較高的電子反反製能力。韓國軍方宣稱,“飛虎”係統在軍火市場上有較高的出口潛力。

韓國“飛虎”高炮係統對低空突防的空中目標具有較高殺傷概率,主要用於打擊低空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等目標。

提高部隊的伴隨防空能力韓軍預測的未來南北戰爭,是在北方大規模入侵後,南方大批後撤。比如,首爾作為韓國第一大城市,距離半島軍事分界線隻有幾十千米,戰時朝鮮戰鬥機從半島軍事分界線附近機場起飛,隻需要兩三分鍾便可飛抵首爾上空,而這裏集中了大量的美韓軍隊和平民。戰爭初期駐紮在南北軍事分界線的大量機械化部隊的大規模機動,需要高機動性的伴隨防空火力支援,但韓國在冷戰時期引進的“霍克”導彈及“火神”高炮等係統機動能力非常有限,隻能在預置陣地部署,嚴重限製了部隊的大規模機動。

從上世紀末開始,朝鮮軍隊開始具備一定的近距離空中支援能力,這要求韓軍必須具有較強的地麵機動性,以提高部隊生存能力,而這種機械化的高度機動性,要求防空部隊也要具備敏捷的伴隨防空能力。“飛虎”和“天馬”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目前其機動能力基本與以K200為主的高機動裝甲部隊保持一致。從而可以為其提供隨時隨地的伴隨防空火力。

替換現有大量固定防空陣地,由於以前韓軍近程防空基本依賴“火神”等拖車式防空武器,其防空陣地基本為固定陣地。例如,韓軍在首都地區構築的防空網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在市內高層建築上構築防空陣地。目前韓陸軍首都防衛司令部在首爾市中心的賓館等高層建築物樓頂建立了41個防空陣地,部署有20毫米“火神”高炮和“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係統。韓國法律規定,建高層建築物需要經過軍方有關部門審批,新建築設計時必須考慮防空炮設施,相關設計以及施工費用由建築物所有人負擔。但近年來韓國國內不斷有人對私有建築設置防空炮的合理性表示質疑,同時考慮到朝鮮空中打擊能力的增強,設置固定防空陣地也逐漸失去意義。因此,需要大量的機動性防空武器在戰時根據威脅類型構建臨時防空陣地,以替代現有固定防空陣地。正是由於“飛虎”和“天馬”的大量服役,使建設在平民聚集區內的固定陣地的撤銷成為可能。韓軍在2005年已經撤銷設在首爾市內高層建築上的一半固定防空陣地,到2011年將全部撤銷。

構建要地多層點防禦能力,韓國軍隊近年吸取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中的經驗,將指揮所、兵力集結地等均建設成高度機動性設施。對這種高度機動性的高價值目標的最有效防禦是采用高低搭配、遠近結合的方式,除了“愛國者”、“霍克”等導彈的遠、中程防禦外,“天馬”導彈和“飛虎”高炮係統的防禦線構成了近程的遠近結合的防禦。在這一防禦結構中,對接近目標至少可以實現2~4次攔截,幾乎包括所有亞音速飛行目標。“飛虎”係統是對空防禦的最後一道屏障,在點防禦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