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大批量生產的同時,韓國國防部正在組織科研力量對現有“飛虎”係統進行改進,主要內容包括擴大零部件的國產化率。為適應更複雜的地形環境開發新式底盤。韓國還在多個國際武器展會上展出“飛虎”,積極推銷,力圖占據近程機動防空的一席天地。
“飛虎”自行高炮主要擔負韓陸軍低空防禦任務。雖然“飛虎”係統是集多國技術的大成,但總體來講還是韓國的自主產品。作為韓國開發的第一種先進武器係統。它在性能上既有世界防空武器發展大趨勢的烙印。也有韓國自主發展的一些新特點。
部件通用,技術先進由於韓國軍事工業基礎薄弱,因此“飛虎”盡量選取了通用和現有設計,使日後的生產和維護更加方便。例如,“飛虎”高炮係統和“天馬”導彈係統采用了同樣的底盤,是韓國為自行研製和生產的第一代履帶式裝甲車K200而開發的。K200是韓國大宇公司在1985年開始生產的,總產量已經達到2000輛,包括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指揮通信車等多種車型。該車采用德國D2848T型V8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和T300半自動變速箱,配有與M113裝甲車相同的扭杆式懸掛裝置。該車有良好的機動性能,最大公路行駛速度達到70千米,小時。
為使該底盤適用於“飛虎”和“天馬”係統,專門加長了K200底盤。這種通用部件的大量使用,降低了開發技術風險和成本,而且在技術開發上選擇了多個國家的技術,集眾家所長,保持了“飛虎”係統的技術先進性。不過在總體設計上,技術的兼容性問題比較突出。
00自動化程度高,作戰反應快“飛虎”履帶式雙管自行高炮裝有高性能脈衝多普勒搜索雷達、紅外光電跟蹤係統及計算機設備。LGGSTAR-30X型搜索雷達由韓國製造,搜索範圍03~21千米。光電跟蹤裝置由熱像儀、光學攝像儀和激光測距儀組成,負責高射炮的跟蹤和瞄準,最大跟蹤和瞄準距離為5~7千米。雖然與德國“獵豹”以及日本的87式自行高射炮配備的35毫米機關炮的火力相比略顯遜色。
但由於“飛虎”自行高炮采用了技術更先進的火控係統,能彌補其火力性能。它能準確鎖定目標,以每分鍾1200發的射速攻擊3千米外的空中目標。可與“天馬”防空導彈係統一起構成低空防禦網,有效地打擊高度為5千米的“來犯敵機”。特別是它在發現、跟蹤、鎖定和攻擊目標上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每套係統由炮長、炮手和駕駛員3名乘員操作,對空作戰反應時間在6-7秒內。在新型光電係統支持下,“飛虎”具有晝夜作戰能力,並有雷達、半自動、手動和地麵遙控四種火力模式。大大提高了韓軍多種條件和戰術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動力性強,山地適應性好 由於“飛虎”裝有大型防空炮塔,加長的K200底盤因此增加了一對負重輪,使戰鬥重量增至25噸。為了保持機動性,“飛虎”底盤從K200最大輸出功率206千瓦的D2848T型發動機,改為了最大輸出功率382千瓦的D2840L型柴油發動機,並將K200上的T300半自動變速箱改為了HMPT-500-3型全自動變速箱。這套新的動力組件可為較大型的底盤和武器載重提供足夠功率,維持了“飛虎”較佳的機
動性。新係統不僅可以適應朝鮮半島南部丘陵地帶的高度機動性,還能滿足北部複雜地形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飛虎”動力改進後,K200也采用這一方案推出了山地加長型的K200A1。
射速高,彈藥威力有限“飛虎”配備一座雙人防空炮塔,裝有兩門KCB型30毫米機關炮。該炮是瑞士厄利空公司授權韓國生產的,單炮最高射速每分鍾600發,有效射程3千米,有效射高2千米。“飛虎”係統的主彈艙裝有500發炮彈,備用彈艙裝有100發。彈艙裝有自動輸彈係統,能夠在6分鍾內完成-彈藥補給。“飛虎”係統采用的機關炮在理論上能對付地麵目標,但其炮身俯仰範圍+10度~+85度,無法平射或俯射,因此不具備射擊地麵目標的能力。此外,該炮使用的彈藥主要有燃燒高爆彈、曳光燃燒高爆彈、穿甲燃燒高爆彈、訓練彈、曳光訓練彈等,沒有對目標侵徹能力更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