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利桑那號戰列艦
簡述
亞利桑納號戰列艦是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的二號艦。亞利桑那號戰列艦於1914年3月開工,1915年6月下水,1916年10月服役。
亞利桑納號1918年11月曾搭載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參加巴黎和會。而後10年中,亞利桑納號交替作為美國海軍第2、4、9戰列艦隊的旗艦往返於美國東西海岸、加勒比海以及夏維夷之間實施訓練任務。
1929年7月至1931年3月,亞利桑納號進行了改裝。改裝的項目包括前、後籠式主桅改為三腳桅並增設桅樓,改建艦橋,撤去部分副炮加裝高射炮以及改良防護增加裝甲、並加裝水上飛機等。改裝後繼續參加訓練任務。
1938年,亞利桑納號被分配到太平洋艦隊,開始常駐夏威夷珍珠港,大修在西海岸長灘進行。
1941年,隨太平洋局勢的緊張,太平洋艦隊也不斷加強訓練。1941年12月4日亞利桑那號與內華達號、俄克拉荷馬號一起進行的夜戰訓練,12月5日,返回珍珠港後停泊在貞潔號維修船內側。這就是12月7日早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時的停泊情況。
12月7日早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8:05時,高空轟炸機編隊攻擊了亞利桑那號,一枚炸彈擊中了亞利桑那號的四號炮塔正麵,炸彈從傾斜的塔壁滑落,穿過後麵的甲板鑽進了下層的指揮官艙並在那兒爆炸,但爆炸對艦體的損傷有限。
緊接著,由久須美大尉率領的另一個高空轟炸機編隊飛臨亞利桑那號上空,大約8:06時,久須美機組的投彈手近藤大尉在3200米的高空對亞利桑那號投彈,26秒後炸彈擊中目標。那枚摧毀亞利桑那號的炸彈落在臨近2號炮塔的前甲板左舷,引爆了2號炮塔右舷下彈藥艙。
亞利桑那號艦體內發生更劇烈的爆炸。爆炸掀開了整個艦體的水平結構以及裝甲列板以上的船殼。
“炮塔被一顆炸彈不太猛烈的爆炸震了一下,兩分鍾後,一次強烈得多的爆炸震斷了炮塔,燃料從左弦的某個地方冒出來,艦首沉到海裏,海浪已淹沒了後主甲板,而後著起大火,黑紅的煙柱竄到1千英尺的高空……”
亞利桑那號的艦橋在爆炸後坍塌,艦體前麵由爆炸生成的巨大破口,之後整個艦體沉沒。在對沉沒的亞利桑那艦進行的水下觀察時,發現艦體的前三分之一是麵目全非。亞利桑納號的大火共燒了兩天,艦上共有1177人喪生,占珍珠港總死亡人數的一半,其中945人仍在艦體內。
亞利桑那號因為珍珠港之戰獲得了一枚戰鬥之星勳章。而後亞利桑那號在太平洋艦隊注銷,其上層建築均被拆除,部分作為岸防,部分被用於其它艦隻,艦體仍保留在原位的水下。1962年5月,約翰·肯尼迪總統指定亞利桑那號沉沒處為國家陵園,並在沉沒處的水上建立了一座亞利桑那紀念館。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32440~34400噸;滿載排水量:39224噸,40605噸,艦長1853米,寬324,吃水102米。
主機功率:31500馬力,35207馬力(1941年);最大航速:21節;續航力:19900海裏/10節。
武備:12門356毫米/45倍徑主炮(43);22座127毫米副炮(第一次改裝拆除14座);1943年賓夕法尼亞號改裝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門,20毫米高射炮49門。
裝甲:水線337~200毫米;隔艙325~200毫米;炮塔正麵450毫米,側麵和後方225~125毫米;司令塔400~350毫米。
艦員編製:13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