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2 / 2)

1941年8月,威爾士親王號修複後,8月4日下午,威爾士親王號奉命停靠在斯卡帕灣接到一個絕密任務,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他的隨行人員第一海務大臣、總參謀長、空軍副參謀長,還有外交部和國防部有關人員等一行人登上威爾士親王號後,威爾親王號在驅逐艦護航下,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陸。

8月9日上午9時,威爾士親王號駛抵紐芬蘭普拉森夏港。與等在那裏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乘坐的奧古斯塔號巡洋艦會合。隨後丘吉爾和羅斯福就有關問題進行了一係列會談。10日晨,羅斯福總統帶著僚屬登上了威爾士親王號。兩國首腦會晤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文件,這就是著名的“大西洋憲章”,兩國首腦在威爾士親王號的後甲板上進行了簽字儀式,並且在甲板上一起作禮拜儀式。

1941年的下半年,日本南侵東南亞的局勢日益危險,作為遏止日本南下的威懾力量,也根據大西洋憲章的要求,英國海軍派出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新服役的無敵號航空母艦以及4艘驅逐艦組成的Z艦隊開赴遠東,但無敵號在西印度群島觸礁,無法加入Z艦隊。

12月4日,艦隊抵達新加坡。12月8日(新加坡時間),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由日本登陸艦隊準備在馬來半島登陸。當得知日軍登陸的消息後,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中將決定由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和4艘驅逐艦組成Z艦隊截擊日本登陸部隊。

12月9日,Z艦隊被日機發現,Z艦隊處於日本海軍陸基航空兵的攻擊範圍內,又缺乏空中掩護和支援。隨後10日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海軍第22航空戰隊,在關丹東南70英裏發現Z艦隊,最終缺乏空中保護的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都被擊沉。其中威爾士親王號前後被6枚魚雷命中。

威爾士親王號於14時20分沉沒結束了短暫而又不平凡的服役生涯。兩艦中共約800人喪生,其中包括菲利普斯中將、艦長裏奇。此役稱為馬來海戰。英國首相丘吉爾接報後哀歎:這是對他“一生中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擊”。

性能數據

正常排水量35490噸,滿載排水量40580噸;外形尺寸:長2271米,寬313米,吃水853米。

主炮:350毫米火炮10門,四聯裝兩座,雙聯裝一座;副炮:175毫米16門;防空火炮40毫米高射炮32座,20毫米高射炮18座。

主機設計功率110000馬力;設計航速最大29節。

設計艦員1500~1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