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萊希級導彈巡洋艦(1 / 1)

美國萊希級導彈巡洋艦

發展過程

萊希級導彈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為確保重型航空母艦安全,建造的一批巡洋艦,該級艦前3艘於1958年列入造船計劃,後續艦於1959年列入造船計劃。該級艦於1975年改稱導彈巡洋艦,代號CG-16~24,共造9艘,是航空母艦編隊的組成部分,用於直接護衛航空母艦。主要使命是防空作戰,同時還可用於反潛支援兩棲作戰。

性能特點

①艦體結構堅固,首次采用煙囪、桅杆合一的煙囪桅。

②動力係統可靠,能在高溫、高壓的惡劣環境中工作。

③火力配置齊全,可執行防空,反潛、反艦任務。

④電子設備先進,通訊範圍較大。

基本數據

該艦長1625米,寬1676米,吃水76米,標準排水量5670噸,滿載8203噸,巡航/最大速度:/327節,動力裝置2×蒸汽輪機、62518KW,雙軸,續航力:8000海裏/20節,人員編製:423人

直升機平台導彈2×4聯裝魚叉反艦、2×雙聯裝MK-10發射架(80×SM-2ER標準艦空)1×8聯裝MK-16阿斯洛克反潛

火炮2×MK-15型密集陣,反潛武器2×3聯裝324毫米MK-32型魚雷管(MK-46魚雷),雷達SPS-48C/E對空、SPS-49(V)3對空、SPS-10或SPS-67對海、4×SPG-55C火控、SPS-64(V)9導航,聲納SQS-23B(CG-17為2×SQQ-23),電子戰6×6管MK-36SRBOC幹擾火箭發射器、SLQ-32(V)3雷達報警與幹擾係統

導航URN-25塔康係統,指揮控製NTDS海軍戰術數據係統、SWG-1A魚叉導彈發射控製係統、MK-76導彈製導、MK-76導彈製導、MK-14通用火控係統、MK-114反潛戰火控、SYS-2(V)2綜合自動目標檢測與跟蹤係統、衛星通信係統

作戰運用

海灣戰爭中,該級艦中的“裏奇蒙·特納”號和“英格蘭”號,分別隨以“拉薩爾”號為指揮艦的中東特遣艦隊和以“羅斯福”號航母為首的航母特混編隊,於1990年8月2日部署於波斯灣水域,主要擔負艦隊防空任務。

識別特征

外形與貝爾普納級完全相同,艉部無127毫米艦炮,取而代之的是雙聯標準艦空導彈發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