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概述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同級艦兩艘:聲望號、反擊號(也有譯成“卻敵”)。該級艦原來預算是兩艘複仇級戰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8月英國海軍取消這兩艘複仇級的建造計劃。
福克蘭海戰證明了戰列巡洋艦的作用,因此建造計劃被變更,設計成擁有高航速、裝備大口徑火炮、裝甲相對薄弱的戰列巡洋艦。兩艘艦於1915年1月開工。
聲望號戰列巡洋艦/HMSRenown
聲望級戰列巡洋艦采用長艏樓船型,外飄型艦艏,適航性好。高航速被置於優先考慮的地位,動力裝置采用多達42台燃油型鍋爐。沿用複仇級戰列艦的15英寸口徑主炮,數量減少到6門。副炮安裝在三聯裝炮塔中,全部位於露天甲板之上,提高了射界,減少了高速航行時以及惡劣海況時海浪的影響。
為了獲得更高的航速動力裝置占用重量導致防禦裝甲占用的重量被削減,在當時英國海軍在役的戰列巡洋艦中聲望級的裝甲防護水平算是比較差的。其設計主導思想就是針對敵方的巡洋艦艦隊,大口徑火炮可以在敵艦射程外發起致命打擊,高航速可以機動自如或逃避敵人的主力艦。
這是英國海務大臣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速度就是最好的防禦”觀點的具體體現。由於艦體結構重量較輕,在全部主炮射擊時,會發生劇烈震動。
日德蘭海戰之後,根據海戰的經驗新服役的兩艦接受強化裝甲和結構的改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艦再次進行強化裝甲的改裝,並增加航空設施。由於兩艘艦長時間在船廠進行改裝所以曾被英國水兵戲成為“改裝”號、“修理”號。聲望級兩艦在服役生涯中曾多次運送英國皇室政要出訪。
1930年代進行現代化改裝,改裝的重點依然是防禦裝甲,聲望號改建較大,艦橋全部拆除進行重建,動力係統換裝新型的鍋爐,副炮全部拆除安裝新型高平兩用炮,加裝各型高射炮及新型雷達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聲望號憑借其較高的航速,執行獵殺敵方襲擊艦,護航航空母艦等很多作戰行動,1940年4月9日在北海海域攔截德國戰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戰鬥中聲望號命中格奈森諾號,迫使德艦撤退。聲望號大部分時間在地中海H艦隊服役,伴隨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參加了很多作戰行動。
1941年5月18曰隨皇家方舟號參加了圍殲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鬥。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反擊號未能進行與聲望號類似的大規模改裝。反擊號於1941年11月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組成Z艦隊前往新加坡威懾日本,12月兩艦在馬來亞東海岸海域被日本轟炸機用魚雷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