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M-62遠程空射核巡航導彈(3 / 3)

1956年,諾思羅普推出了最後一種蛇鯊即N-69E,這也是生產型蛇鯊的原型彈,導彈空重比D型輕了900公斤,而發射重量卻增加了2000公斤,達到了空前的22噸。裝備兩台航空噴氣-通用的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助推器在燃料耗盡後就脫離彈體,主發動機開始工作,導彈和所有的地麵設備能夠用一架C-124運輸機空運到作戰地區。1957年開始試射,首發以失敗告終。同年10月由空軍的人員組成的發射小組開始試射N-69E,但空軍的首次導彈發射就充分體會到了蛇鯊的不可靠性,發射了7枚導彈,結果隻有兩枚導彈飛至目標區而且隻有一枚成功的將彈頭投擲在距目標中心區65公裏遠的地方。1958年開始進行全射程發射試驗,在實驗中隻有一枚導彈成功的飛行了8000公裏,落在離目標區10公裏的地方,後期的10次發射中,製導係統隻有50%的有效率,為此諾思羅普的工程師在總結後得出的結論是:該型導彈隻有33%的幾率能發射上天,而在上天的導彈中,隻有10%的幾率能飛行設計的距離。

雖然導彈在E型後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戰略空軍司令部似乎失去了熱情,首先,司令部官員認為蛇鯊無法在同溫層飛行,飛行高度(4500米)不足,容易被敵方攔截;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即蛇鯊糟糕的試射紀錄,1958年12月16日,戰略空軍總司令湯姆斯·S·保爾通知空軍副總參謀部長柯蒂斯·E·李梅立即取消發展蛇鯊,認為該型導彈對戰略空軍空軍力量的加強幾乎沒什麼作用。但此時空軍高層已經決定裝備該型導彈了,因為這種超長距離的武器能夠幫助美軍訓練導彈發射人員,而且不管其可靠性多差,射程在10000公裏的導彈畢竟還是會有一定的威懾效應的。於是1956年12月,空軍推出了一份成立蛇鯊作戰單位的計劃,從諾思羅普邀請了專家對導彈發射所需的地點、附屬裝備、人員配置進行了專門的討論,原計劃采用機動性較好的野戰卡車牽引蛇鯊的發射車,導彈分散部署,空軍考慮到經費、安全性等問題,後來還是考慮選取專門的發射基地,戰略空軍司令部派出了專門的隊伍開始選擇蛇鯊的發射基地,1957年3月,專家組提交了報告,選定緬因州的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為第一個導彈發射陣地。

蛇鯊正式開始裝備部隊,軍方編號SM-62,導彈出廠價4134萬美元。兩個月後,帕特立克空軍基地被選為訓練基地,並在同時成立了556戰略導彈中隊,這支中隊也是第一支裝備戰略地對地導彈的作戰中隊,中隊在成立後半年就發射了首枚SM-62。1959年初,戰略空軍司令部在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成立了第702戰略導彈聯隊,原先成立的556中隊歸屬於702聯隊,聯隊在成立後就配備了首枚剛剛出廠的生產型蛇鯊SM-62A,配備的彈頭為爆炸當量超過400萬噸的W-39核彈,556中隊原計劃5月進駐702聯隊所在地普拉斯庫島,但就在中隊劃歸702聯隊後4個星期被戰略空軍司令部撤編,隨後原計劃歸屬於702作戰中隊的702導彈維護中隊也被取消,第702戰略導彈聯隊變成了沒有下屬部隊的“光杆聯隊”。1959年後期,戰略空軍司令部再次激活了蛇鯊退役的報告,不過此時空軍司令部卻決定保留蛇鯊一段時間,直到在研製的彈道導彈服役。

1961年1月,SAC對外宣布702中隊裝備了30枚的蛇鯊開始擔負起戰備值班。但就在宣布蛇鯊擁有作戰能力後不久,新上任的肯尼迪決定砍掉了蛇鯊,稱其為“陳舊的並且是沒有軍事價值的”。半年後,第702聯隊被撤編。普拉斯庫島空軍基地隨後交付空軍國民警衛隊,隨後又被改成地區機場以及工業園區。在基地內還有一個702中隊的小型博物館。大部分的蛇鯊導彈則被送至戴維斯基地銷毀。

蛇鯊雖然沒有在冷戰初期做出什麼貢獻,但戰略空軍司令部通過組建556中隊和702聯隊取得了訓練、管理戰略導彈部隊的經驗,也得到了維護保養大型洲際導彈的豐富經驗,這些經驗對於維護後來的民兵,大力神等彈道導彈來說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