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戰爭與夢想 (4)(1 / 2)

12月18日,日軍開始撤退,中國軍隊的第18軍、第79軍、第44軍又乘勢追擊。中美空軍協助地麵部隊對敵轟炸掃射。同時外圍部隊也輕而易舉地投入反攻。至21日,便收複了南縣、安鄉、津市、澧縣、王家廠、枝江、洋溪等地。23日至25日,分別到達鬆滋、公安,全麵恢複了戰前態勢。

昨日的夢想在今天輝煌

昨日的夢想,是日本大和民族希望稱雄世界的夢想。

今天的輝煌,是現代日本以它不容置辯的經濟實力領導世界潮流的輝煌。

畑俊六的兒孫們、橫山勇的兒孫們、岩永旺的兒孫們,每年都要去東京參拜靖國神社。在那座廟宇式的大房子裏,有他們父親和爺爺的靈位,也有他們父親和爺爺的遺願。

中畑護一的孫子、日本作家中畑玉在他的著作裏寫道:

“冠以‘日本製造’字樣的收音機、錄音機等雖是發聲機器,但從那裏不可能向外國傳播日本人發出的日本是什麼的聲音。日本的強國自我標榜不是由人類的聲音發出的,而是由不會說話的日本製造的商品來完成的……”

1993年春天的一個日子,我乘坐日產“五十鈴”汽車,前往廣東省番禺縣縣城市橋鎮,采購日本電器。番禺,是本書的主人公——抗日英雄、國軍將領餘程萬1918年讀師範學校的地方,80多年過去了,番禺人根本不知道餘程萬為何許人也,但他們熟識“SHARP(夏普)”、“SANYO(三洋)”、“SONY(索尼)”、“NATIONAL(鬆下)”、“TOSHIBA(東芝)”、“CYOWN(皇冠)”這些著名日本商品的商標。我要到市橋去買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市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最超級的走私家用電器城,在這座城裏,有全國各地湧來的顧客,而日本貨在這裏統霸天下。

日本人不僅用刀槍般的日本工業品攻陷了中國巨大的市場,而且連美國、俄羅斯、西歐這樣的強國和地區,都對它的進軍望而生畏。實際上,日本今天的努力,從它戰敗那天就已經開始了。

天皇宣布投降後,“索尼”電器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回憶說他當時是個軍官,要趕回駐地去,因為軍官有特殊照顧,所以他順利地買到了一張晚班車的車票。坐在車站上等車,他望著一片戰亂景象,心想這下可能要等一夜了。但沒想到,火車卻一分不差地到站,這是純粹的日本精神的體現。

1946年,占領軍接管了日本廣播公司(NHK),這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日本的翻版。他們需要諸如混頻器、播音室設備、廣播器材等新的技術設備,一個日本電器工程師井深對這些東西很熟悉,他遞交了一份報價表與日本廣播公司訂立了合同,為之建造一個大型廣播混頻係統。負責該工程的美國人是一個準將,他光顧了井深的小棚房,來了解這個未見經傳的工廠及其經營狀況,並討論工程細節。當準將看車間是那麼原始時大吃一驚,不住地搖頭。他弄不懂日本廣播公司的人為什麼會推薦這麼個渺小的、不為人知並且是在原始條件下工作的公司。井深的朋友隻得請將軍相信日本人的保證。最後準將被說服了,接受了推薦。但他仍然十分擔心井深簡陋的工棚,建議他們在房子周圍準備沙桶和水用以防備火災。

合同時間到了,井深把設備送到日本廣播公司總台。總台離東京市中心麥克阿瑟將軍的司令部僅僅半英裏。所有的人對設備的質量都驚歎不已,尤其是那位疑慮重重的準將。他對一個在手工作坊中工作,既新且小的公司居然能製造出如此漂亮的高技術設備感到大為驚訝,他對日本人既敬佩又深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