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順手牽羊——切勿放過推銷與談判中的小機會(2 / 2)

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我方堅持再降為340美元,談判陷入僵局,雙方爭執不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複磋商,日方權衡利弊做出了讓步,同意以340美元成交,我方初戰告捷,但談判並未就此結束。

我方轉而又提出能否通過增加購進數量而在價格上進一步優惠。又一個難題擺在對方麵前,日方反複比較計算成本、費用、利益,最終同意在購貨數量從1000台增加到1500台的基礎上,以每台338元的優惠價成交。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我方經過察言觀色,發現對方傾向於用日元成交,於是,我方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最好用美元成交,如果對方堅持用日元成交的話,那隻能按當時的彙率的335美元折算成日元,因為當時美元有下跌趨勢,日方對此表示理解和同意。接著,我方又提出希望能把原來的條款做一些改動,即由我方負責租船訂艙和辦理投保業務,運輸、保險費另行計算,對此,日方沒有表示異議。

最後,我方表示請日方考慮把原來的即期信用證改為見票後120天付款的遠期信用證,日方開始露出為難情緒,表示對這個問題沒有再討價還價的餘地。對此,我方開誠布公地向對方分析了我方麵臨的一係列困難。為使本項交易最終能順利成交,日方又再次做出了一些讓步,同意改為見票後60天付款的遠期信用證。

成交後,我方核算下來,該商品實際進口成本尚不足330美元。

本例談判中,我方先讓對方自己減價,等到對方打出最低價的旗號後,我方再還價,在價格上還得差不多時,再從運輸、保險、結算貨幣、支付方式上下手,終於把350美元的報價降到了330美元以下。“唯利是圖”固不足取,“惟利是圖”卻寬廣,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也正是“順手牽羊”之計的靈活運用。

機遇總是光顧有準備的頭腦,隻有胸中有“羊”的人才能適時發現“順手”之機,並能迅速倒出手來進而“牽”之。

“順手牽羊”是個比喻,喻指意外獲得某種便宜,或毫不費力地獲得某種平常要花大氣力才能獲得的東西。

順手牽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除了科學技術中不期而然的發現發明外,順手牽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貪小便宜之嫌,都不那麼正人君子氣。

作為一種計謀,順手牽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動找上門來,而是著意尋找敵方的空子,或誘使敵方出現漏洞並進一步利用漏洞,從而使自己牽羊時很“順手”。

楚王外出狩獵,順手牽了息媯這隻美麗的“羊”回家,立為夫人,牽羊是真,順手恐怕僅屬表麵的手法;司馬懿千裏急行軍,在孟達工事未固時,平息了叛亂,斬了孟達,因為抓住了機會,鑽了孟達的空子,也算得上是成功的順手牽羊了。

在各種爭鬥中,機遇是非常重要的,敵方的疏漏往往是我方的機會。善戰者,沒有不明白這一道理的。

智慧寶庫:

在現代經商賺錢的經營活動中,此計在市場廣告競爭中常常被采用。經營者為了突出本企業產品的優點,在宣傳本企業產品優點的同時,往往順手牽羊,與競爭產品進行比較,間接貶低對方,提高自己。這種比較性的宣傳廣告,在我國乃至世界的電視上、報紙上頻頻出現,是達到自己經營目的切實可行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