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個月訓練計劃
1第一周:讓你成為點子王
我們常說,一個人點子愈多,他的大腦愈聰明——事實正是如此。
密碼和數字級數對精於此道的人來說,也許很簡單。對於初學者來說,就一點也不簡單了。
因此,請找最簡單的謎題來做,有機會買百科辭典也很好。
在“飛毛腿”(Road Runner)卡通中,快如閃電的鳥兒“飛毛腿”,在山穀底下一溜煙地跑了過去,野狼威利在山頂上窺視,肚子饑餓得很。威利心想,這時若出現許多鳥餌,讓飛毛腿慢下來,該有多好啊!
突然間,可憐的威利有了一個好點子。看到這裏就知道,這個點子又是一種注定會失敗的擒拿工具。這一次,它訂購了一種灌了鐵的鳥食和一大塊磁鐵。但是觀眾全都哄堂大笑,因為這個笨法子根本沒希望,威利這一次又要無功而返了。
盡管飛毛腿並不知道,在路當中堆放鳥食的是野狼威利,但是它低下頭聞聞後,還是決定不吃為妙。它未曾看到磁鐵,也沒嚐過這種食物,但是它就是覺得,野狼威利跟這些食物大有關係。
這就是直覺。飛毛腿不必用邏輯或推理就能推斷出,一定是饑腸轆轆的野狼在搞鬼。你也許會把這種情形稱為它的動作本能,但是這樣說就不太對了。人們常把本能和直覺混為一談。其實本能和直覺的分別,就像自律神經係統和中央神經係統的差別一樣。本能幾乎完全獨立於欲望或推理能力之外,直覺卻包含較多的自由意誌。飛毛腿和野狼威利生來就具有本能,直覺卻要靠後天的發展。
洞察力和直覺有類似的地方,但是並不完全相同。洞察力是對狀況、對結構的清晰認知。盡管它也發自內心,卻需要輔以邏輯、推理和類似的經驗等外來因素。直覺完全發自內心,無需用到推理、邏輯或任何形態的邏輯思考。它能夠立即從內心深處得知事情的真相。
以下就是一個洞察力的簡單例子:一隻猴子想找他的玩具熊。可是打掃房間的人卻把玩具熊收到他夠不到的架子上。不過,打掃房間的人也留下了一把掃帚。猴子拿著掃帚,把熊寶寶從架子上打到地板上。這種把問題跟解決方式連在一起的本事,就叫做洞察力。它可能如猴子對熊寶寶的聯想一般簡單,也可能如阿基米德坐在澡缸裏發現比重原理一般複雜。
阿基米德大叫“我發現了!”是因為他洞悉固體可以被可測量的液體所替代。這位數學家由洞察力,把自己的身體跟浴缸中的水扯上了關係。成千上萬的人購買魔術方塊,狂亂地把這個益智玩具東轉西轉。他們所要尋找的就是洞察力。有了這種洞察力,才能找出把色彩重新排列整齊的方法。
洞察力即領悟力。
有人稱洞察力為天才;有人稱之為“領悟力”。我卻稱它為動機、努力加毅力。需要是發明之母,洞察力是為發明接生的助產婆。
當然,擁有一連串的小洞察力,卻在最重要的關鍵時刻馬失前蹄,絕對有可能發生。野狼威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無論受了多少教訓,他總是無法獲得最重要的洞察力。如果可憐的威利改為依靠直覺,應該直接走進賣比薩餅的“必勝客”餐廳飽餐一頓,不再苦苦追趕飛毛腿。
威利所欠缺的洞察力是,飛毛腿比他聰明太多了,永遠不可能成為他的晚餐。此外,威利無可避免地受製於自己的計謀。他一次次地衝下懸崖,在荒謬的情況下被炸成碎片,或是被疾駛的火車輾過。觀眾對他的下場了然於心。他們所以會發笑,正是基於擁有洞察力。
找到自己的風格,也就是找出一種用起來最自然順當的表達方式。
腦能操練:你的表達能力強嗎?如果你擅長以言語處理問題,請搬出字典來,用能找到的,最具說服力和最恰當的字眼,來支持你的論證。你傾向於找一個更高的權威,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嗎?請翻閱百科全書,找出適當的文章,用事實來支持你的論證。你是不是那種寫張單子,把事情記下來的人呢?請開張單子,整整齊齊地寫下對你有利的論證,別忘了依重要性由上往下排列。
腦能操練:嚐試以不熟悉的方式來解決某個問題。換言之,就是不依慣用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練習與上一個練習目的相同,作法卻完全相反。習慣把事情記錄下來的人,不妨改為口頭處理。經常引用權威人士發言的人,不妨在引述任何名言,不參與別人意見的情況下,寫出自己的看法。
這類練習不僅能夠拓展既有的洞察力,也能學得其他派得上用場的方法。
以下是需要運用洞察力的實例。
腦能操練;你的闊舅舅將在一小時內前來共進晚餐。你是他惟一的繼承人。此時你忽然發現,自己忘了把舅舅送你的照片給掛起來。你到處找榔頭和釘子,卻怎麼也找不到。十分鍾之後,他就會來按門鈴。舅舅當然希望看到他的照片,掛在醒目的地方。
你該怎麼辦?
顯然,解決之道不隻一種。譬如說,你可以清出一張小茶幾,或是把客廳理一理,把照片放在顯眼的地方。或者把其他照片從牆上拿下來,換上舅舅的照片。或者用大頭針代替釘子,用鞋跟代替榔頭。還能想到其它好主意嗎?
舅舅的照片掛在那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問題,處理的速度有多快,成功率有多高,以及變通的方法夠不夠多,這就是洞察力在生命中的任務。
花更多的心思在看來不相幹的事情上,看看它們有沒有相通的地方。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發掘出某些事情意想不到的一麵。這個方法對於擴展洞察力極具功效,也是智力測試的一個項目。
腦能操練:猴子和香蕉有那些相通的地方?以下是三個可能的答案:
①他們都有生命。
②在中南美洲可以發現許多猴子和香蕉。
③土著把這兩者都視為食物。
能提出更多的共同點嗎?
做這類練習時,請盡量列出能想到的答案。但是不要提“它們同樣是躺在動物園鐵籠裏的東西”之類的句子。
請試試下麵的腦能操練:
腦能操練:刀子和湯匙有那些共同點?
腦能操練:三溫暖和蒸汽浴有那些共同點?
腦能操練:黑色和白色有那些共同點?
在以下的練習中,先列出最明顯的共同點,再列出其他相似之處。利用洞察力,列得越長越好。這是對腦能的考驗。
2第二周:認清四麵八方
一個人如果連方向感都搞不清,很容易感到迷茫,說明他的腦能過於簡單,不能應變。
總是搭他人便車的人,永遠搞不清楚自己的確切位置。因此你若會開汽車,不妨坐上駕駛人的座位,載著一位熟路的乘客往目的地前進,這樣做跟熟門熟路的司機載著你相比,當然是前者更能助你變成識途老馬。
這種作法能一點點朝領航的司機座位挪近,直到方向盤全掌握在手中為止。
切莫做生命中的過客;不要老做跟屁蟲。你得獨立完成人生的許多事務。隻要走的是自己的路,即使走錯了,多繞幾個圈子也是值得的。
以下共有三種層次的方向感,依難度可分為物理方向感、精神方向感和智力方向感,天地悠悠,我在何方?
物理方向感視力在四周環境中,依如何看清自己的方位而定。也就是說,把自己放進陌生環境之前,先把環境給摸清楚。
精神方向感就比較難了。除了視力範圍所及,還需要其他的專注能力,例如對日期的敏感度。不確定今天是哪個日子,就像森林的迷途羔羊。不確定現在是那個月份,無異行屍走肉。在支票上寫下去年年份的人,顯然跟不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