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心商: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心理健康
心商造就智慧(上)第一章心商: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心理健康一、心商是心理健康的商數與尺度
1什麼是心商(PQ)
心商是心理商數(PQ,Psychology Quotient)的簡稱,是指人的心理素質水平和健康程度狀況,簡單地說,心商就是測試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尺度。
從心商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主要方麵:
(1)有安全感
心理健康的人可以接納自己的一切方麵,不受情緒的支配,能承受挫折、恐懼和不幸,不會惶惶不可終日。
(2)情緒穩定,心情愉快
心理健康的人總是滿意、寧靜等積極情緒多於憂傷、痛苦等消極情緒。情緒本身具有波動性等特點,健康人能夠適度調節、控製情緒情感,避免狂喜狂怒、忽悲忽喜,心情多數時間保持樂觀、開朗、平和。
(3)意誌健全
心理健康的人有決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理想,不怕困苦、不怕艱難。意誌健全,能克服人生征途上的種種困難。
(4)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並作出恰當的評價
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情感體驗、正確的評估。如果摸不清自己的底細,把自己估計得太高或太低,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估計太低則自卑感強烈,估計過高,可能實現不了自己確定的目標。
(5)適應能力強
心理健康的人,不怕到新環境中去學習、工作、生活,能夠積極主動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心理不健康的人,如果麵臨一個新環境,則會恐慌、束手無策。
(6)能夠麵對現實、正視現實,樂於學習、工
作、社交心理健康的人能對現實作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對自己充滿信心,能夠妥善處理遇到的困難、麻煩。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逃避現實,或者用幻想代替現實,不敢接受現實提出的挑戰。
(7)人際關係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樂於幫助人、關心人,相應地得到別人的幫助、關心。與人相處融洽愉快,心中感到安全,講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忙。人際關係緊張的人,隨時擔心別人整自己、害自己,心理負擔極重,性格外向的人緊張不安,內向者則孤獨苦悶。
(8)人格完整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人格完整和諧,能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全作共事,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有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9)心理和行為與年齡相符合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有不同的人生任務。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與相同年齡段多數人相同的心理與行為特征。
2什麼樣的心商才算得上心理健康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人不僅沒有疾病,而且能夠對外界做出正確的、良好的適應,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潛在的功能。
評價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和檢查一個人的生理是否有問題截然不同,因為它畢竟沒有一個絕對準確的客觀標準。國內外的許多學者都力求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加以界定。
美國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下列品質:
√ 對現實具有有效的知覺;
√ 具有自發而不流俗的思想;
√ 能悅納自己,悅納他人,接受自然;
√ 在其環境中能保持自立,能欣賞寧靜;
√ 注意基本的哲學和道德倫理;
√ 對平常的事物能經常保持興趣;
√ 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誼,並有樂於助人的熱情;
√ 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並能承受歡樂和憂傷。
顯然,馬斯洛所界定的標準適用於美國人。對於中國人,特別是中國青少年來講,怎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人的心理健康以什麼為標準呢?
綜合國內外專家們的觀點與看法,結合我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