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與你意見不和,你不能用基督教世界裏所有的邏輯使得他同意你。應當明了,當人們不願改變他們的心意時,不能勉強或驅使他們改變。但如果我們溫和友善,非常溫和,非常友善,我們就可以化解他們的憤怒。
一句古老真實的格言說:“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捉住更多的蒼蠅。”對人也是這樣,如果你要使得人同意你的主張,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真實朋友。
在你的一生中,或許永遠不會憤怒地失去了理智,但你毫無疑問地會碰到使你憤怒的事情或人。在這種時候,如果你想正確地解決問題,就一定要記住這樣一條原則:冷靜,冷靜,再冷靜,告別狂暴的憤怒,友善地對待他人。
5調適憤怒心理的方法
調適憤怒心理的方法如下:
(1)學習忍耐及寬容
遇事持寬宏大量的態度,可止息心中的怒火,化怒火為祥和。學會寬容,放棄怨恨和懲罰,你會發現,將憤怒的包袱從雙肩卸下來,會幫助你克製錯誤的衝動。
(2)承認難題,保持清醒
請告訴你的配偶和親朋好友,你承認自己以往愛發火,決心今後加以改進,要求他們對你支持、配合和督促,這樣有利於逐步達到目的。當憤憤不已的思緒在腦海中翻騰時,請提醒自己,保持理性,你才能避免短視,恢複遠見。
(3)不要積壓怒氣
壓抑自己避免衝突發生,隻會像定時炸彈般,最後情緒失控,爆發出來便一發不可收拾。要學會自我排解,釋放、消除怒氣,舒解壓抑。
(4)表達怒氣,但要反應得體
生氣有時是發泄怒氣最健康的做法,適當地表達自己情緒,可舒緩心理壓力。受到殘酷虐待時,任何正常的人都會怒火中燒。但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不可放肆地破口大罵,而該心平氣和、不抱成見地讓他明白,他的言行錯在哪兒,為何錯了。這種辦法給對方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改弦更張。
(5)稍事休息,忙裏偷閑
生氣時可先讓自己停一停,深呼吸並放鬆肌肉,可幫助控製自己的情緒,了解生氣的原因,避免讓事情惡化。若因生活繁忙而急躁發怒,可讓自己偷一會兒懶,讓心情平和後再去麵對。一些易怒者談及以往,他們常常說:“我過去經常發火。自從得了心髒病,我認識到以前那些激怒我的理由,根本不值得大動肝火。”
(6)改變心態,嘲笑自己,推己及人
許多時候怒氣都是因對事物有所要求而未盡如人意時產生,導致不滿、憤世嫉俗的心理。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不要執著,怒氣自然也少。在那種很可能一觸即發的危險關頭,你還可以用自嘲的方法,從自己多疑的性情中尋找樂趣,幽默是“製怒”的最好手段。把自己擺到別人的位置上,你也許就容易理解對方的觀點與舉動。在大多數場合,一旦將心比心,你的滿腔怒氣就會煙消雲散,至少覺得沒有理由遷怒於人。
(7)訓練信任,轉移視線
開始時不妨尋找信賴的機會。事實會證明,你不必設法控製任何東西,也會生活得很順利。這種認識不就是一種意外收獲嗎?用其他方法也可消除心中憤怒,如通過一些活動來轉移憤怒的情緒,做運動、聽音樂,與人傾訴等都不失為好的方法。
(8)約見心理醫生,掌握心理調適方法
若時常感到怒氣難消,可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采用各種心理學方法進行自我調整。
6製怒與釋怒的技巧
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憤怒都會給你帶來情緒上的不快和行為上的惰性。但如果那該死的怒氣一旦湧進了你的心頭,你就應加以製止或把它釋放掉。下麵向你介紹幾種製怒和釋怒的方法。
(1)克製
一般說來,怒氣在剛開始產生時是脆弱的、容易控製的。如果這時不能以理智來抑製怒氣,而聽憑它自由奔流,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因此,當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感到很氣憤時,要特別注意克製自己,防止衝動的發生。比如,當你認為自己受到別人不合理的責備和惡意的誹謗時,要盡量保持冷靜,暫時壓住心頭的怒火。你可以試一試推遲動怒的時間,第一次推遲10秒鍾,第二次推遲20秒鍾,然後不斷地延長動怒的間隔時間。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可以推遲動怒,你便學會了自我控製。另一方法是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怒火已經起來時,最好的辦法是強迫自己不要講話,采取靜默的方式,熬過了最初的10秒鍾,你也許會冷卻下來。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曾勸告情緒容易激動的人:“在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裏轉個圈。”動怒之時不講話,確實是緩和激情、冷卻頭腦的一個有效方法。
(2)轉移
從憤怒情緒發展的規律來看,自我克製越早越好。但一旦動怒,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離開情緒現場,或幹別的事情,或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在怒火中燒時,最好采用“逆情性思維”,逆情性思維是指沿著激情的反向去考慮問題。假如你要發怒時,把思路從“恨”的方向抽步回頭,朝相反的方向想想,看看自己恨得是否完全對頭。對方損害了自己什麼?是不是就成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敵?我對他發火有什麼好處?若能從這幾個方麵反複考慮,你就能被這種“回頭想”的思維從憤怒的指向中拉回來。
(3)提醒
在發怒時要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見解,你若希望對方改變他的觀點,隻不過會延長你發怒的時間而已,為何不允許他人有自己的選擇呢?正如你有你的選擇一樣,有時光靠自己內在的努力還難以奏效,這時就需要得到外界的提醒和幫助。林則徐每到一地,都要在房間的牆壁上貼上“製怒”二字,目的就是經常提醒自己戒除好發火的脾氣。應該記住:不要苛求人人都讚同你的意見與行為。
(4)釋放
有時候,怒氣確實膨脹起來,一時控製不住,那就應設想把它釋放出來,但不能傷及他人。你可以找你的知己,盡情地傾訴你的苦衷。你還可找一個空曠的地方,用力喊出你想要講的話,或一氣跑上30米,跑得滿頭大汗,讓你的怒氣隨汗水一起流淌,然後用溫水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日本鬆下電器公司所屬的各個企業,都設有“出氣室”。牢騷滿腹的工人,走進“出氣室”,盡可拿起木棍,對準安放在那裏的象征著經理、老板的橡皮塑像揍個痛快,然後可進入“懇談室”,將心中的不快盡情傾吐。有時把心中的怒氣隨便地寫在紙上,也會使你輕鬆。
一位名叫阿柏拉德的哲學家說過這樣的話:“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的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對於處在新世紀初不斷迎接挑戰的人們,掌握一些製怒與釋怒的藝術,對於生活與工作大有裨益。第五章拆開心中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