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克製憤怒:讓你的心如止水(2 / 3)

(7)同情憤怒

當我們看到他人受到傷害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憤怒。例如,當我們看到人們都在挨餓,就會對允許這種狀況存在的政府感到憤怒,這種憤怒會激發我們對他人采取某種行為。

以上這些情境有兩點共同的地方:第一,事情未按我們希望的發展;第二,我們對憤怒的對象非常重視。如果它們的重要性降低,我們將不再那麼容易發怒。例如,如果克裏斯是否幫忙家務對艾瑪不那麼重要,那麼她就不會為克裏斯的行為感到憤怒。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愛人會愛上他人,你將更容易擺脫婚姻關係,那麼你就不可能吃醋。在幫助自己戰勝憤怒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們對某些方麵過分在意,在某些情境所下的結論過於草率,或者過高地估計了潛在的傷害性。

3憤怒危害你的身心健康

生活中,誰都免不了要發怒。但憤怒不是人類的一種天性,而是人們對客觀事物不滿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應,表現形式有勃然大怒、敵意情緒、打人摔東西或是靜靜地怒目而視。它不單純是煩惱與煩躁,而且它會使你處在一種惰性的停滯狀態之中。

憤怒會變成一種習慣,它是你經曆挫折的一種後天性反應。事實上,憤怒達到極點時就是瘋狂。瘋狂就是不能控製自己的行為。當一個人大發怒火時,他往往隻考慮使他發火的這件事,認識範圍為發怒的對象所局限,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和後果,難以全麵考慮問題和慎重權衡利弊得失,容易輕率從事。兵法上的“激將法”,就是專門想法激怒對方,從而使對方犯錯誤。一個人隻要被激怒,當其怒火熊熊燃燒起來的時候,冷靜和理智就將失掉,全麵考慮問題就成為不可能。

憤怒情緒對人的心理沒有任何好處,它會破壞愉快樂觀的心境,容易使人陷入連綿不斷的不良情緒狀態之中,整天心情煩躁,憤憤不平。憤怒比其他情緒有著更強的感染性和蔓延性,發一次怒,會引起連續幾天心情不好。怒火的滋長,也標誌著對情緒的失控,一個怒火中燒的人猶如著了火的汽油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憤怒能導致胃潰瘍、高血壓、心悸、失眠,甚至有心髒病的危險。不少人在盛怒之下當場中風,因為他的血壓上升太高,一根腦血管“爆”了。人在發怒時,心髒的冠狀動脈也跟著緊縮,可能緊到發生狹心症,引起致命的冠狀動脈閉塞而突然死亡。公元1世紀時,古羅馬國王納瓦在一次禦前會議上,因臣屬的大膽頂撞和冒犯,不禁怒火中燒,拍案而起,瞬間即倒地死亡。加拿大生理學家謝爾耶通過多年研究,認為憤怒狀態的延續能夠擊潰一個人的生物化學保護機製,使人降低抵抗力,從而招致各種疾病。

從心理的角度而言,憤怒能使你的愛情破裂,同時也能破壞你與他人之間的感情。生活中,哪裏有怒氣,哪裏就會有爭吵和衝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火氣,隻能灼傷別人,燒痛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它會使人說出忘情的話,做出無禮的舉動,導致人們相互之間感情上的破裂。有的人一氣之下,說出一大堆傷人感情的話,致使多年的友誼和感情遭到破壞;有的人一氣之下,感情用事地把本來很小的事情鬧大,弄得不好收場。久而久之,這些不斷出現的憤怒的情緒就會成為事業上的絆腳石。

像所有的情緒一樣,憤怒隻是感情的一種。它的出現並不單純,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告訴自己說,本來就不應該這樣,於是你就有借口對它發怒。隻要你認為它是人的個性之一,你就有理由接納它,並且以它作為擋箭牌。如有人認為,發怒是“勇敢”的行為,是“男子漢”的表現,專愛在區區小事上爭勇逞強,同事之間的你磕我碰,也定要鋒芒畢露。在這些小事情上發怒,不是有力量的表現,恰恰相反,發怒不過表現了一個人的軟弱無能罷了。他不能平心靜氣地、理智地克服擺在麵前的問題和困難,卻隻會徒勞無益地叫罵。這隻是無能的標誌,絕不是勇敢的表現。

當然,你可以對不如意的事情發怒。比如你與別人約好下午3時整在美術館門口相見,那麼當別人遲到時,你便可以大發脾氣,並覺得你有權發怒,因為他使你等了半個小時。可你是否想過,你發怒的目的是什麼呢?無非是要他遵約守時,而他遲到半個小時已成事實,沒有辦法。發怒的惟一收獲是使你眼睛發紅,心跳加快。你如果是想他下一回別遲到,那你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盡管可以把聲音提高一些,也根本用不上動輒憤怒。

對別人的行為,你盡可以不喜歡,但你不必為之憤怒。在許多情況下,憤怒不但不能改變對方的一切,反而使對方變本加厲。盡管惹你生氣的人會害怕,但他卻得出一個結論:他隨時會使你動怒。於是他就一再惹你生氣,而使你陷入緊張和不安之中。

4冷靜,冷靜,再冷靜

自然界是個有條不紊、有規律運行的有機體。隻要正常運轉,一切都會秩序井然,按部就班。就像一台計算機、一架飛機、一台機器,如果操作正常,控製良好,就能發揮它們的正常作用。人的情緒也如一架機器一樣,一旦失控,就不能正常運轉,甚至給外界帶來危險。

我們也許看到過交通擁擠的十字路口紅綠燈失控時的“慘狀”,整個路麵成了車的海洋,不耐煩的司機在裏麵鳴笛叫喊,喇叭聲充斥於耳,整個交通處於癱瘓混亂狀態,如果沒有交警的管理疏導,不知道會拖延到什麼時候,造成什麼後果。同樣,如果一代人的情緒失控,這世界又會怎樣呢?

所以,當別人對你的缺點提出批評甚至指責時,當你和朋友為某件小事“鬥嘴”時,當你一時感到生活壓抑時,你一定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憤怒,讓你的大腦“冷卻”下來,讓你胸中的“驚濤駭浪”平靜下來,把你的粗嗓門壓下來,把你要伸出的拳頭收回來……

常言道: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必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我們不提倡無原則的讓步,但有些事不必要那樣“火上澆油”,那隻會使事情更糟,隻會破壞你跟別人的感情。

假如你發起脾氣來,對人家發作一陣,你固然非常痛快地發泄了你的情感。但那個人怎樣?他能分擔你的發泄嗎?你的爭鬥的聲調、仇視的態度,能使他容易同意於你嗎?

“如果你握緊兩個拳頭來找我,”威爾遜說,“我想我能應付你。我的拳頭會握得像你的拳頭一樣緊;但如果你到我這兒來說,‘讓我們坐下一起商議,如果我們意見不同,我們要了解為什麼意見彼此不同,爭執之點是什麼。’我們不久就可看出,我們的分歧並不是相距很遠,我們所不同意的地方很少,同意的地方很多,隻要我們有接近的忍耐、誠意及欲望,我們就可以接近。”

生活中當你怒不可遏時,假如你與發生矛盾的人們辯論,當著他們的麵激烈地舉出種種的事實來,假定你用憤怒聲調及暗示告訴他們,他們是錯的。假定你用所有的邏輯規則,證明了他們是錯誤的,結果如何?必定激起更多的憤怒,更多的仇恨,更多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