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固健康長城(2 / 3)

◇ 肌體過濾器——腎髒

腎髒的主要工作是過濾血液,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盡管我們的身體是那樣的複雜,它們的主要功能又出奇地簡單。液體和水隨食物進入體內,清洗代謝垃圾排出體外。流經腎髒的血液都要被過濾一遍,濾出的液體離開腎髒,流到膀胱,即成尿液。腎髒就這樣,長期不懈地努力工作,使血液中的物質保持著生理平衡。

◇ 後備攻擊手——其他免疫細胞群

在骨髓中造血幹細胞以每分鍾8000萬個的速度形成著,隨所在部位不同而名字也不同。此部分細胞分化的細胞中有稱為巨噬細胞的細胞。巨噬細胞在末梢血中以單核細胞的形態存在,進入組織內後就成為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的特點是具有吸取小顆粒(吞飲)或整吞東西(吞噬)的功能。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認識和處理抗原。對結合在細胞表麵的抗原進行分解,把抗原信息傳給輔助T細胞從而開始免疫應答,即作為抗原呈遞細胞進行工作。

有此抗原呈遞作用的巨噬細胞和吞食活動旺盛的巨噬細胞的性質有若幹差異。此外,巨噬細胞也有各種生理活性物質,即所謂的分泌功能。

血液中有白細胞存在,其中有稱為粒細胞的。粒細胞由於其性質不同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這些人體細胞群,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消滅各類入侵病毒最強大的後備軍。

3人體免疫力的功能

人體免疫原理對人體健康意義重大。了解免疫原理應從抗體、抗原開始。

◇ 抗體的功能

抗體對外來侵入的物質(抗原)能特異地結合,如能與細菌放出的毒素或細菌本身以及血清中的細菌結合。

細菌毒素是通過各種細胞表麵上的受體而進入細胞的。在進入細胞前如果已經有抗細菌毒素抗體產生的話,那麼當毒素進入細胞的同時,抗體就會與之結合。徹底與毒素結合的抗體,使得毒素不能對身體產生傷害作用。

抗體的這種功能是在巨噬細胞協同作用下進行的。巨噬細胞的表麵上具有能與抗體的恒定區結合的受體,通過它們把抗原、抗體複合物吸納進來。巨噬細胞好像體內的“清潔工”,將吸納進來的複合物完全破壞,使其失去功能。這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此外,細菌如在細胞外,也如前述例子一樣,細菌本身會與抗體結合。隨後由巨噬細胞表麵對抗體特異的受體將這些複合物吸納進細胞,將其破壞。這種活動稱為調理作用。

再有,如細菌侵入含細菌的血清時也會發生幾乎相同的作用,隻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即血清中有補體。補體的作用是當細菌與抗體結合時有部分抗體與補體結合,補體的成分與抗體合作在細菌上鑽開小孔,把細菌破壞掉。還有通過受體也可以殺死細菌。除此之外,一種稱為IgE的抗體則能引起變態反應。

◇ 抗原的作用

抗原通常是最初刺激免疫係統的物質,病毒或細菌就是抗原群中的代表。此外,還可舉出的有空氣中的塵埃,寵物的毛等等。總之,我們周邊存在的機體成分以外的非自身的物質都可能成為抗原。

如給抗原嚴密定義的話,那麼,抗原就是單獨靠它就可以誘生抗體的物質。以細菌為例,其結構是非常複雜的,是由蛋白質、核酸、脂肪,以及多糖物質構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完整的細菌本身可作為抗原,但實際上是細菌的中心結構成分的蛋白質才是抗原。蛋白質中與抗體結合的隻是其結構的一部分。

再有,分子量為1000~2000的肽(兩個分子以上的氨基酸進行結合的化合物)也可以成為抗原。此外,多糖、核酸也可作為抗原。

就是說分子量不達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成為誘發抗體的抗原。再有,脂質或低分子化合物不能單獨引起抗體的生成。但若與蛋白質等結合,可以生成抗脂質特異的抗體。

這樣結合的脂質及其他低分子化合物過去就稱為半抗原(其本身不具有引起免疫反應的能力),蛋白質稱為載體。

抗原的分子量不達到一定大小,就不能與抗原呈遞細胞或T細胞結合,不能刺激抗體生成細胞。

那麼,當對機體有害的低分子化合物侵入體內時是怎樣處理的呢?多數情況下是由肝髒來把它分解掉。

◇ 防禦病毒的作用

病毒進入機體後,並不是原樣遊離存在的,而是向宿主的某些部分靠近。病毒把自身的成分打入宿主體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中,混入到宿主的基因裏去。也就是,在我們的身體中不隻有自己的基因,有時也會有病毒的基因存在。

病毒對人類來講是異物,如果不將其排除,它就會在宿主細胞內分裂、連接不斷繁殖的同時,與宿主的基因一起分裂繁殖,這稱為病毒增殖,如果不殺死體內病毒,對自身的生命是有危險的。於是,出現了以細胞作為免疫主力的機製,這就是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的功能是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同時使病毒停止增殖。簡而言之,就是免疫細胞與被病毒感染的細胞進行特異結合後將其殺死。我們的身體用這種功能防禦病毒的冒犯。此外,還有遲發型過敏反應或特殊反應。

隻是這個免疫係統的機製還不能說是萬全的,看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況等,就知道現在的醫療還是有些做不到的事情。

4積極鍛煉,增強人體免疫力

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保護身體,預防病毒感染。我們生活在細菌和病毒的海洋之中,抵抗細菌和病毒侵害的能力建立在複雜但至今人類尚不完全清楚的身體機理上。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發現了人體內的數十種保護我們的化學物質。體育鍛煉已被證明能更多地產生這類防護性化合物,經常鍛煉的人感冒的次數就少。亞特蘭大疾病控製中心發現,每周慢跑25英裏的人每年隻有一到二次呼吸係統感染,而人口總體上平均每年則要患三次感冒。

不過,人們也發現,參加1987年波士頓馬拉鬆賽跑的運動員中,有30%的人在賽後一周得了流感,而觀眾中感冒的人隻有20%。英國的奧林匹克金牌選手塞巴斯蒂安·科因為患重感冒而未能獲1988年奧運會參賽資格。為什麼?因為過度鍛煉不僅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體育鍛煉怎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呢?鍛煉能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腎上腺素是種能使心髒加大供血量,使身體出汗和調整身體適應高血糖等情況的化合物。在身體受到感染時,它還能使體溫升高。腎上腺素能促使脾髒釋放免疫物質,抑製感染的白血球數量也會增加。它也可能對過敏症患者有好處,許多抗過敏藥物都將腎上腺素或有關的化合物作為主要成分。

5用飲食打造人體免疫力的盾牌

沒有任何東西會像功能強大的免疫係統一樣影響你的身體,它可將你從各種疾病,由較小的局部感染到較嚴重的癌症中挽救回來。你的基因組成確實可以影響免疫功能,而環境因素亦然,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你的飲食了。隻是在最近,科學家們才開始研究並初步揭開了免疫係統複雜而又有趣的工作的麵紗,發現其對食品有一定的依賴性。

吃的食物可以強烈影響白細胞的表現和抗感染、抗癌症的一線戰鬥力,包括吞噬殺死細菌與腫瘤細胞的中性粒細胞,T、B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B細胞可分泌產生致死性抗體,破壞外來入侵者,包括病毒,細菌和腫瘤細胞。T細胞指導許多免疫活動,並產生兩種化學物質幹擾素和白細胞介素,其中白細胞介素對清除感染與腫瘤是必需的。自然殺傷細胞是防止機體發生腫瘤的第一道防線,他們可以破壞腫瘤細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許多研究顯示,眾多的食物及其成分有助於控製血液中白細胞的濃度及活力,因此食物作用於免疫係統,可刺激、增強免疫係統功能,消除感染與癌症。

如果你未對免疫係統采取其他措施,就喝點酸牛奶。長期以來酸牛奶就是一種有力的疾病抵抗性物質,其在科學界的聲譽及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人們很早就認識到酸牛奶可以殺死細菌或使其失去活力,現代研究顯示,酸牛奶廣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並發揮作用。對動物和人的最新研究證明,酸牛奶可刺激機體產生γ-幹擾素,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的產生。許多年以前,意大利德西蒙醫學教授通過細胞培養進行研究表明,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麵,酸牛奶與人工合成藥物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