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守信:事業成功的招牌(3 / 3)

李責力總管接到詔旨,統兵進軍鬱督軍山,傳檄曉諭薛延陀酋臣們,勸他們歸順朝廷。酋臣們前來中軍帳歸附的不少。咄摩支怕朝廷不能相容,驚慌失措,帶了少數護軍,逃至南荒穀藏身。

李責力反複拜讀詔書,雙目久久停留在那兩句粗筆體字上,他身為主帥,隨皇上多年,皇上的心意他是深知的,征討是手段,並非目的。予以招撫,可以獲得戰場上沒法得到的效果——酋臣之心和民心齊歸。他聽歸附的酋首們傳說,咄摩支為人不錯,他決定招撫。遂把通事舍人蕭嗣業召至中軍帳,把聖旨給他拜讀,並把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告訴他,令他去招撫咄摩支。

蕭嗣業受令後,隻帶十來個隨從,經過了曲曲折的的小路,跋步了大半日,才到達南荒穀。

咄摩支得報,不得已,戰戰兢兢地出接。

蕭嗣業到了薛延陀帳內,待咄摩支以禮,說道:“伊特可汗,你逃奔這荒穀做什麼?”

“我、我怕……”咄摩支結結巴巴答道。

蕭嗣業襟懷坦白地說:“侵擾唐廷的真珠可汗;抗拒王師的多彌可汗,先亡後竄,與你剛嗣立的伊特可汗何幹呢?我唐天子聖明寬仁,度量博大,從不懲罰無罪之臣,你不必惶恐。李總管嚴遵詔命,寬大為懷,若對可汗征剿,隻須發一千兵馬足矣。再說,你這樣南奔北躲,終非了局,不如隨我投誠,我保你無虞。”溫顏悅色地曉以大義和利害關係,非常坦誠。

咄摩支見唐使句句話合情合理,很受感到,心悅誠服地欣然隨使投誠。

咄摩支投誠以後,主動向李總管請求,他願充前部,招降薛延陀餘眾。李責力很高興,當即應允。經過咄摩支的努力,招降了很大一部分餘眾。不久,薛延陀平定,李責力總管偕諸將攜咄摩支回京複旨。

唐天子在大明宮含元殿召見得勝帥將,按功大小,各賜封賞,天子親詢招撫酋臣情況,蕭融業出班,據實奏陳招撫咄摩支的過程,並將當時自己的諾言也直陳無隱。貞觀皇帝聽了,直誇通事舍人很稱職,做得很合朕意。嗣後,召見咄摩支。

咄摩支穿突厥便服,恭恭敬敬三步一跪上殿見駕,跪地請罪道:“罪臣咄摩支參見天子陛下!罪臣之叔父和堂兄,侵擾朝廷、抗拒王師,罪在不赦,請天子陛下坐罪臣以罪!”

貞觀皇帝道:“你叔真珠可汗和堂兄多彌可汗,的確有罪。你叔已故,就不說了。多彌若能自動來降,還可以從寬發落——赦宥。你初嗣立,並未入寇,你對朝廷未曾犯罪,而且自出投誠,又主動招降部眾,不應該叫你坐罪。”乃拜咄摩支為右武衛大將軍。

咄摩支再三謝恩後退出。到這時,他深感唐天子的確聖明,功過賞罰這樣分明,君臣都言而有信,感激至極。此後,一心忠於朝廷。

3以信相待,將相合好

秦、趙澠池之會以後,趙王回到趙國,因為藺相如功勞大,任命他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說道:“我作為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藺相如隻不過是耍嘴皮子的功勞,反而地位比我高,況且相如本是地位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處在他下麵。”並揚言道:“我要碰見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相如聽到這話以後,不願與廉頗會麵。相如每次上朝的時候,常常說自己有病,不願與廉頗爭位次的先後。過了一些時候,藺相如外出,遠遠望見了廉頗,連忙掉轉車子躲避,不讓他看見。這時,藺相如的家臣一齊勸他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而來投靠您,隻是仰慕您崇高的節操。現在您與廉頗職位平等,他口出惡言,您就怕他、躲他,這種膽小也未免太過頭了。普通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您呢!我們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走吧!”藺相如堅決勸阻他們,說道:“諸位認為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家臣們回答說:“趕不上秦王。”藺相如接著說:“像秦王那樣威嚴,也聽憑我在朝堂上大聲嗬斥他,侮辱他的大臣們,我即使愚笨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我考慮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隻不過因為我們兩人在趙國的緣故。現在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把國家急難放在首位,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後麵。”家臣聽罷,都萬分感動,又紛紛退回了自己的居所。後來相如的這番話被廉頗聽到了,他深受感動,便脫去上衣,露出肩膀,背上抽打人用的荊條,來到相如府上請罪,說道:“我這個庸俗卑鄙的人,想不到您胸懷寬廣到這種地步。”藺相如趕忙幫廉將軍抽去荊條,讓他穿上衣服。兩人終於和好如初,並結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4恪守信用,事業成功

在商言商,我國自古就有“民以食為天,商以信為本”之說,海內外成功的華商都是恪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守信。以誠實獲利,以信用獲得美譽。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古人告訴我們要廣泛結交朋友,即使知己離自己很遠,也像近在眼前一樣。這說明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不僅要協調好其內部的各方麵關係,也應處理好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即要做好公共關係。

企業公共關係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對外樹立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誠實、守信,以誠實獲利,以信用獲得讚譽,是企業公共關係中應有之義。

成功的企業都是那些講誠、信的企業。金利來的開創者曾憲梓先生自始至終奉守“勤儉誠信”的經營理念:勤能補拙,儉能守業,而唯誠和信,則是長期取信於消費者,使金利來獲得永續經營,開創名牌基業的根本所在。金利來的經營理念主要表現在堅持“不做騙人生意”這一樸素的商業道德觀方麵,具體體現在對產品的質量與品質的追求上,盡善盡美,一絲不苟,使消費者感受到購買金利來就是在享受上乘的、精美的產品,增強對金利來的信心。

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剛常說:“簽訂合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慣例手續。紙上的合同可以撕毀,但簽訂在心上的合同是撕不毀的。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應該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他恪守信用,從不誇海口,而是實實在在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擴展他的業務量。1970年,航運市場看好,許多公司都積極爭取在日本造船,船廠幾乎不肯接受訂單。沒多久,市場狀況發生逆轉,許多船隻都租不出去,建造中的船隻總噸位急劇下降。可是包玉剛仍然不斷地向日本訂船。1971年,差不多是在船運市場最糟糕的時候,包玉剛訂造了6艘船,總噸位是150萬噸,從而解了船廠的燃眉之急,所以,後來包氏在日本造船總是能一帆風順,而且被日本的造船界譽為:“我們最尊貴的主顧。”包王剛由於恪守信用,生意日益隆盛,最後成為一代船王。

因此,利用公共關係樹立企業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寄希望於一朝一夕便能取得成功,而應著眼於長遠,樹立誠信的形象,取信於消費者,獲譽於社會,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