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於反間,不戰而勝(1 / 3)

二、巧於反間,不戰而勝

古語說: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大概意思是說:在敵人設下的疑陣中,我再給它布下疑陣,對於假象一定要以假象來對待。利用隱藏在自己內部的敵人間諜去傳遞假情報,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不遭受損失。

我國古代就把間諜用於戰爭。在戰爭中使用間諜,往往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敵我難分,防不勝防。古人對間諜在軍事中的作用看得很重要。《孫子·用間篇》中,把間諜分成五類: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即通過巧妙的方法,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效力,是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計謀。杜牧在《十一家注孫子》中更進一步解釋道:“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間;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意思是:在敵方派間諜來刺探我方軍情時,我方應及時查獲,然後用重金收買,為我所用;或者佯裝不知,故意讓他獲得並傳遞假情報,使敵方判斷錯誤,造成對我方有利的局麵。

古今中外施用“反間計”的戰例頗多。《三國演義》中“蔣幹過江盜書,曹操中計折將”的故事,堪稱反間計的典範。

1周瑜施間蒙騙蔣幹

三國時,魏吳兩國水上交戰,吳國都督周瑜夜窺魏軍水寨,發現他們深得水軍之妙,便想除掉水軍首領蔡瑁、張允。此時,曹操也想找人勸降周瑜。曹操幕僚、周瑜故舊蔣幹自告奮勇,去做說客。

這一天,周瑜正在議事,兵士傳報:“您的老友蔣幹來訪。”聽到這個消息,周瑜笑著對眾將說:“說客到了。”便低聲吩咐眾人這般去做。當晚,周瑜大設宴席,奏起音樂,文武百官輪流勸酒。周瑜告訴眾官員說:“這是我的同學故友,雖然是從江北曹操那裏來,但絕不是曹家的說客,大家不要懷疑。”說著就解下身上的佩劍交給太史慈說:“你帶著我的劍監酒,今天宴飲,隻敘朋友交情,如果有提起曹操和我們東吳軍事的,就斬了他。”蔣幹聽了很害怕,不敢多說一句話。周瑜說:“我自從領兵作戰以來,滴酒不沾,今天老朋友來了,當一醉方休!”飲到深夜,蔣幹辭謝說:“已經不勝酒力了。”周瑜便命令撤席,諸將都辭別而去。

周瑜對蔣幹說:“很長時間不與你一起睡了,今夜就住在一塊。”於是便假裝大醉,攜蔣幹進入帳中共眠。周瑜衣服也沒有脫,吐得滿地都是。此時蔣幹怎麼能睡得著?他悄悄起來,借著一絲殘存的燈光,看見周瑜已經睡熟。蔣幹看到桌子上堆著一卷文書,就偷偷看起來,發現都是些往來信件,其中有一封上麵約略寫著:“我們投降曹操不是貪圖高官厚祿,不得已才這樣。隻待方便,我們將把曹操的首級獻來,請不要懷疑。”看罷,蔣幹暗喜:“這次東吳之行沒有白來。蔡瑁、張允勾結東吳,我可上報曹操,奪個頭功。”想著就把信藏在了衣內。蔣幹還想翻翻別的信件,床上周瑜翻身,嚇得他趕緊吹燈上床。周瑜口裏含含糊糊地說:“蔣幹,我幾天之內讓你看曹操的頭。”蔣幹勉強應著。周瑜反複說了幾次,等到蔣幹要問,周瑜又睡著了。

將近四更時,隻聽有人進入帳中,輕聲問:“都督睡了嗎?”周瑜假作從夢中忽然醒的樣子問:“床上睡著的是什麼人?”來人回答說:“都督請蔣幹一塊就寢,怎麼忘了呢?”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不曾喝醉,昨天酒後失言,不知道泄漏什麼沒有?”那人又說:“江北有人來了。”周瑜趕緊說:“小聲點!”便呼:“蔣幹。”蔣幹隻假裝睡著。周瑜溜出帳外,蔣幹張開耳朵偷聽,隻聽外邊人說:“張、蔡二都督說:急切之下,下不得手……”下麵的話便聽不清楚了。過了一會兒周瑜回到帳中,又叫了一聲:“蔣幹!”蔣幹隻是不應,蒙頭裝睡。周瑜重又脫衣入睡,蔣幹心想:“周瑜是精明人,天明找不著信,一定會害我。”睡到五更,便喊周瑜,周瑜卻睡著了。蔣幹穿戴好,躡手躡腳溜出帳外,守門士兵也不加阻攔。蔣幹上船便飛快回到江北,向曹操曆數所見所聞。曹操盛怒之下,頓時火起,斬殺了蔡瑁、張允。隨即,他又發現信是偽造的,他中了周瑜的反間計了。但為時已晚。殺了張允、蔡瑁之後,曹軍中失去了熟知水戰的得力戰將。這也成了後來曹軍赤壁大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施展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隻有造假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會使敵人上當受騙,出現錯誤。

2給你個反耳光

利用敵諜施展反間計的辦法千變萬化。概括起來,大致有兩種: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

明朝時期,四川永寧安撫使奢崇明叛亂。布政使朱燮元率兵抵抗,破了叛軍所研製的呂公車,大敗奢崇明的軍隊。

奢崇明不甘心,於是派出間謀,讓其部將羅乾像假意前去投降,見機破壞。朱燮元聞知有人來投降,知道是對方派來的間諜。於是想了個收買的計策。

在做了周密的布置之後,失燮元就讓羅乾像和他一起飲酒。羅乾像穿著鎧甲,佩著大刀,失燮元表現出毫無戒意的樣子,兩人一起飲酒,而且同床而臥。

羅乾像見朱燮元真誠待他,很是感動,發誓一定要以死相報。

這樣,羅乾像回營後,奢崇明軍營的大小舉動,朱燮元都通過他了解得清清楚楚。

像上述例子中,用利益誘使或設法收買人心,使敵奸為我方服務,是“厚賂誘之,反為我用”的最好說明。

宋代抗金名將嶽飛十分擅長使用“反間計”。

南宋時,曹成聚合十餘萬烏合之眾由江西到湖湘,占據了道、賀二州。皇上命令嶽飛帶兵招降曹成。

曹成得知嶽飛將至,便把軍隊化整為零,分成幾路逃走。嶽飛來到茶陵,以皇帝的詔書招降曹成,曹成不肯從命。不得已,改撫為剿。

嶽飛率軍進入賀州境內,抓到一個曹成派出的間諜。嶽飛靈機一動,便把間諜捆綁在自己的軍帳之外。嶽飛在帳中調遣軍糧,管事的官吏有意大聲說:“軍糧已經用盡,怎麼辦?”嶽飛則說:“暫時先到茶陵去。”說完裝出看到那個間諜和後悔泄露軍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