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好人緣:源源不斷的財富之源
1良好的人緣就是財富
好人緣對渴望創業的人來說,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財富。好人緣可以給創業者創設很多便利的條件,可以使創業者通過人際關係得到最大的發展。創業者有了來自他人的資助,無疑會有利於財富的增值。在這方麵,美國富豪石油大王哈默的經曆恐怕更富有傳奇色彩。美國億萬富翁哈默素有“點石成金的萬能商人”之稱,他的事業起步與他和列寧的關係緊密聯係在一起。
哈默的父親是個俄國移民,一個熱情的社會主義者,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哈默父親的身份使哈默在訪問蘇聯時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哈默第一次訪問蘇聯正值蘇維埃內戰時期,由於連年的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力量的幹涉及封鎖,蘇聯經濟已凋敝不堪,國內食品供應非常緊張,而當時美國糧食連年豐收,價格相當便宜。盡管哈默從未做過糧食生意,但他見此情形,決定要做一筆跨國大買賣,即從美國購買糧食,賣給蘇聯。哈默的建議得到了列寧的賞識,列寧接見了哈默,並指示外貿部門確認這筆貿易。哈默與列寧因此締結了真摯的友誼,通過這次貿易他也賺取了很多錢,從此他的錢“開始數不清”了。
1921年哈默在蘇聯做完一筆生意準備回國時,偶然想起要買一支鉛筆,這個偶然的想法又給他創造了絕好的機遇。他到商店一問鉛筆的價格不禁大吃一驚,每支鉛筆竟賣26美分!而當時在美國不過兩三美分而已。吃驚之餘,一個設想打消了哈默回家的念頭。
盡管他對製筆業一無所知,但他毅然決定在蘇聯建立一個鉛筆廠。哈默憑著與列寧的特殊關係,取得了在蘇聯生產鉛筆的許可證。但是哈默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當時蘇聯還沒有製鉛筆的技術。哈默了解到德國紐倫堡的德伯鉛筆公司是當時世界鉛筆生產的壟斷者,要獲得技術,就必須去德伯公司求經,但是德伯公司對這項技術嚴守秘密,拒不外傳。哈默在德伯碰了釘子後,並未灰心,他明察暗訪,終於得知一名懂這項技術的叫喬治·拜爾的德伯公司的工程師對公司不滿,於是哈默私下裏找到喬治·拜爾,許以重金請求他去蘇聯幫助自己。得到應允後,哈默把從德國購買的機器拆散,帶著喬治·拜爾一家一同來到蘇聯。鉛筆廠建成後,第一年的產值就達250萬美元,第二年迅速增長到400萬美元,到1926年,產量已達1億支,不僅滿足了蘇聯市場的需求,還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從這個鉛筆廠,哈默賺取了幾百萬美元的財富。從上述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良好的人際資源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此種人際資源有助於創業者實現財富的增值與飛躍。
2做生意離不開好朋友
中國清代有位享有“紅頂商人”之譽的商人,叫胡雪岩。他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有“貴人”相助。
其實胡雪岩所指的“貴人”,就是他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他們在關鍵時刻都能夠幫助他。胡雪岩創業之初,想做一筆較大的珠寶生意,需要一大筆錢,找別人借,因為數目太大,都沒有成功。最後胡雪岩找到了他的堂伯。由於胡雪岩平時人緣很好,對堂伯極其尊重,並不時上門問候,給他的堂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另一方麵,胡雪岩當時已經嶄露頭角,表現出過人的經商才能。很欣賞他的堂伯是當時富甲一方的茶葉商人,家財萬貫,仗義疏財。當胡雪岩提出自己的要求後,堂伯當下就借給他300萬兩銀子,幾乎相當於自己家產的三分之二。
胡雪岩的珠寶生意進行得很順利,按時歸還了借款,並附帶紅利。他自己則淨賺200萬兩銀子,從而為他成為“紅頂商人”鋪下了第一塊基石。試想,假如他的堂伯不願借給他300萬兩銀子呢?那可是堂伯家產的三分之二啊!
如果胡雪岩平日口碑及行為不好呢?誰願意無緣無故把這麼多錢借給他呢?
胡雪岩創富發財的事實告訴我們,善於建立和利用社會關係,是創造良好經商環境的法寶。
3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錢”程
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迅速發展,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競爭非常殘酷,單靠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取得事業的成功的。因此,必須借用別人的力量,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就和創造燦爛的人生。王石是萬科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一位善借他人之力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