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君原是萬科公司的一名職員,可不知什麼原因,忽然不辭而別,被一家酒店挖去做了業務經理。
王石在公司與L君一起工作的時候,發覺L君很有才幹,且上下左右的關係也處理得非常融洽,這樣揮手而去,很是可惜。而且自己在有些方麵的不足,L君又恰恰有這些方麵的長處,兩人取長補短,不是更好嗎?
於是王石左思右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能說服L君回來的人。這個人就是王石的同學,與L君是表兄弟。這位同學果然不負所托,一個月之後,L君終於回來與王石見了麵,王石用誠心打動了他,使他重新加入了萬科公司,而且在L君的配合下,齊心協力,當年為公司賺了幾百萬元,使得公司營業額超過兩億多元,在深圳五家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
一個人,縱然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尼采鼓吹自己萬能,結果發瘋而死。所以一個人要想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要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幹。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主動。信息閉塞,就可能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泛地結交朋友,借助他人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手段。
陝西省某市,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特意每月舉行一次廠長經理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各廠長經理相互探討交流企業的管理經驗,研究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相互學習企業的經營之道,同類企業慢慢形成集團式公司,在集團公司內又相互交流信息,幫助打開市場,結果在一年內,各企業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借力辦事,雖說借的是別人之力,但起關鍵作用的還是自己,隻有自己敢借、會借、善借他人之力,才能“借”來光明,“借”來成功,“借”來一塊人生的新天地。
4構建有助於事業發展的關係網
哈佛行政學院的教授吉威特認為:每一個偉大的成功者背後都有另一個成功者。沒有人能僅憑個人力量就會達到事業的頂峰的,要成為出類拔萃的人,你就要吸收有助於你事業成功的資源,而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是你最大的資源。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們,構建有助於你的事業的“關係網”。談到如何構建“關係網”時,吉威特教授指出:
(1)詳細列出你現有的關係網
實際上,你的“關係網”遠比你意識到的要多得多。你實際擁有的網絡延伸到了每天你都有聯係的人,諸如與之共同工作和曾經一同工作過的人們,以前的同學和校友,朋友,你整個大家庭的成員,你遇到過的孩子的父母,你參加研討會或其他會議時遇到的人。你的網絡成員還包括那些你在網絡中認識的人,以及與他們有聯係的人。
有句諺語說得好,每個人距總統隻有6個人的距離。你認識一些人,他們又認識一些人,而他們又認識另外的一些人……這種連鎖反應一直延續到總統的橢圓型辦公室。而且,如果你僅僅距總統6個人的距離,那麼你距你想會見的任何人也就隻有6個人的距離,不管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還是好萊塢的製作人,還是你想讓其加入你的團隊支持你的名人。
人們樂意跟他們喜歡的人做生意,而且願意幫助他們喜歡的人。
當你或是你的產品無人知曉,而你又要將你的想法推銷給其他人時,關鍵的推銷策略就是與名人聯係在一起。或者就像哈威·邁凱所說的:“如果你沒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名字,那就借用一個。”
將你所有的與你有聯係的網絡列出來。想想你認識並有業務聯係的每個人,設計一個最有效地利用你的這些聯係的計劃。也許你想托人介紹某個特定領域的一些關係或是寫一封介紹信。要盡量使人們更加容易地幫助你。如果你想讓他們幫你寫封信,那麼你就應當打好信的草稿,你的草稿將節省他們很多的時間,因為他們不用再構思怎樣寫這封信了。當你寄這封信的時候,附上一個寫上你自己地址的回郵信封,這樣,許多人就會樂意幫助你了。這些人並不是消極的人,否則,他們是不會達到如此傑出的地位的。所以當強有力的人看到其他的人也具有這種品質時,他們會尊重這一點點的“膽大妄為”。不要害怕提出請求,如果你不請求,他們也不會主動地幫助你。
(2)發展你自己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