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先生聽到家鄉來人時,在欣喜之餘也感到有些驚訝,因為久不聞家鄉的訊息,突然有人來了,他疑惑該不會是招搖撞騙之人吧!張先生憂心忡忡,但出於禮節,他還是同王某見了麵。
王某一見張先生的神情,知道他還不是太相信自己。於是他挑起了家鄉的話題,隻講家鄉解放前及30幾年來的麵貌變化。他那生動的語言,特別是那濃濃的愛鄉之情溢於言表,令張先生深受感動,也將他帶回了童年及少年時期:那時的家鄉、那裏的爺爺奶奶,還有鄰裏親戚……很顯然,張先生記憶深處中的那塊思鄉領地已被王某揭開了蓋頭,蘊藏在張先生心中的那份幾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來,欲罷不能。
就這樣,經過3個小時的“聊天”,王某對借錢一事,隻字未提,隻是與張先生回憶了家鄉的變遷,猶如放電影一般。最後,張先生不但主動提出要為家鄉捐款一事,還提出了與家鄉合資辦廠的要求。
王某確實很聰明,他充分抓住了張先生的心理特點,抓住了張先生心中那份埋藏了幾十年的思鄉之情,與張先生聊了一個彼此都非常感興趣的、輕鬆的話題,引起了共鳴,不但使此行的目的圓滿達成了,還了卻了張先生那份心願,也處理好了對家鄉以後非常有用的老鄉關係。王某真是不虛此行。
這種借同鄉關係的辦事方法,很關鍵的就是抓住“情”這一字。那就是思鄉之情,這份情是熾熱的而又是“深沉”的,是愁苦的但又略帶甜味、平時又不能輕易觸動的。6從卓越人士那裏獲得幫助
當你與適當的人結伴同行時,你通往峰頂的道路就一定更為平坦。多與卓越人士交往,往往能夠獲得很大的幫助。
哪些人是有益的同伴呢?就是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更重要的是那些實際能夠給你勇氣的人。但千萬不要嚐試阿諛巴結某些人,那你是不會從他們身上得到任何幫助的。因為他們隨即就會察覺你的意圖。當然你也不會願意你的周圍有些阿諛奉承的人流連不去。在這裏關鍵的字眼是交往,而不是攀附。
那麼,你該跟誰交往呢?跟那些成功人士,那些已經功成名就或者正朝這個方向前進的人。
尋找那些熱情的人、樂觀的人、認為杯子半滿而不是半空的人、那些俗話說“生命給了他一顆檸檬,他就能夠做出一杯檸檬水”的人、工作勤奮的人,也就是那些卷起袖子、努力達到攀登頂峰路上每一個目標的人。
你需要那些自動自發的同伴,那些具有追求成功動機的人、自信的人、自我管理的人、自我救助的人、願意將所知傳授給別人的人,包括教師、教練、主管、同事、家庭成員中的長者和智者、訓練員和領袖。所有這些人通常也都樂意使你攀登頂峰的路途更為平坦。他們本身就是成功的人。
為了與那些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交往,應注意以下幾點:
(1)與優於自己的人結交
應盡可能結交優於自己的人,並朝這一目標而努力。結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見賢思齊;反之,若結交程度遠遜於自己的朋友,自己難免同流合汙。
當然,這裏所謂的“卓越的人士”,並非是指家世顯赫、地位超絕的人,而是指有內涵、讓世人稱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體上可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①立身於社會主導地位的人們;②有著特殊才華的人們。例如長袖善舞,對社會有著傑出的貢獻,才能特殊或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等等。此種傑出絕非憑一個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經由社會上的認同方可獲得。當然,其間或許有些例外。總之,希望你能結識這些人士。
至於怎樣與這些人結交,沒有現成的辦法,也許是厚著臉皮毛遂自薦,或是經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薦,當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會的團體裏去尋覓朋友。居於其間,仔細去觀察擁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觀的人們,不僅是件賞心悅目的樂事,更對你有所助益。
身份地位高的人們所聚集的團體,並不見得便是人們所稱道、喜愛的。因為,即使身份高高在上的人群裏,也有腦袋不靈光、不懂得人情世故、一無可取的人。聚集學識淵博者的團體,就不免有這種現象。這些人雖然已經獲得人們衷心的尊敬,但卻稱不上是交往的絕佳對象。這些人往往不知道快樂是什麼,不清楚世俗為何物,隻是一味地埋頭於學問的鑽研中。若是你參加此種團體,就必須不時地警告自己,經常性地探出頭來看看圈外的世界。如此一來,你的判斷能力也能日漸提高。然而,一旦你緊密地參與其間,成為不知世事的學者,那在你重新踏入鮮活的社會時,就很難步履輕快了!
(2)掌握適當的交往方法
不論與何人交往,都應保持判斷力,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均渴望能和才華橫溢的人物成為知交。如認為自己也小有才氣,那更是如魚得水。即使達不到此目的,也能滿足自己與其共榮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這些才氣超凡、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喪失判斷力,才是最適當的交往方法。
並非每個人均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才智這種東西。相反,才智往往會令人產生恐懼的心理。一般來說,在眾目睽睽之下,人們每每對鋒銳的才智感到懼怕。這就似婦人、女子一見著槍炮便會恐懼對方會突然扣動扳機,子彈便“咻”的一聲朝自己飛了過來一樣。但是,認識這些人,繼而親近、了解這些人,確實是件有意義、令人歡欣的事。隻是,不論對方多麼有魅力,如果自己就此終止和其他人的交往,單和這群人往來,那將會得不償失。7借朋友的社會關係
朋友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你贏得勝利誠然是要靠個人的才智和努力,但是沒有社會關係,則非常困難,因為社會畢竟是一張由人織成的網。
辦事需要社會關係已成為人們的常識。可每個人的社會關係總是有限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要辦什麼事,可是沒有相關方麵的熟人,急得團團轉;這時候,必須向朋友們打聽,詢問他們有沒有這方麵的熟人以解決難題。這種做法,可謂是:“借”朋友的社會關係。每當這個時候,好朋友也總是慷慨解囊,介紹自己的社會關係。可見,朋友之間“借”用對方的社會關係,已成為朋友的“功能”之一。
交朋友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更多的情況是,朋友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另外的朋友,使他們也成為朋友。一些彼此天南海北的人在初次交往後會發出這樣的驚歎:“嗨!這世界簡直太小了,繞了幾個彎子,大家就成熟人了。”其中奧妙就在於此。
對於平時不熟悉的人,要與他一見如故,不是件容易的事。初次見麵,最多握個手,說幾句客套話,再想深聊,又沒有多少話題,多揀應酬的客套話說吧,易使對方生厭。然而,假使相互扯上朋友關係,自然使對方精神興奮。那麼,在適當時機提出自己的一點小請求,再補充道:“我的朋友說起過您,並囑咐我向您請教,必能得到寶貴的指示。”那麼大多情況下,不過分的懇求會得到很好的滿足。這樣,就借助朋友的社會關係而擴大了自己的社交範圍。
俗語說:“多個朋友多條路。”社交範圍的擴大,必定會對自己的事業大有助益。
8借用鄰裏關係辦成急事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建立一種和睦加朋友式的鄰裏關係,會使自己在家在外,辦起事兒來既順手又方便。
鄰裏關係是最簡單也最經常用得上的關係。
鄰裏近在咫尺,他們的適時照顧、幫助,能解決燃眉之急,婚喪嫁娶,大事小事,離不開鄰居。無論你的鄰居能力有多小,有些日常瑣事可能還離不開他們。
如果和鄰居處不好關係,或者有事兒時不知道去找鄰居幫忙,則在社會生活中就會出現很大的紕漏,有時甚至會步履維艱,以至於抱憾終生。那種“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那麼,怎樣利用鄰裏關係呢?
(1)找鄰居解決家務事
有一個好鄰居,可以幫自己解決麻煩的家務事兒。
好鄰居會為和諧的鄰裏關係而努力,當別人家有了不愉快的事,會全力幫助解決,尤其是一些吵吵鬧鬧的家務事,鄰居咫尺之遙的位置,再加上恰當方法,能幫助家庭恢複往日的歡樂氣氛。
(2)暗示鄰居幫忙
當有鄰居做伴時,該如何爭取到他們的幫助呢?這是要講究技巧的。
要讓鄰居知道自己的困難。我們不必直接告訴鄰居“我現在想請你幫個忙”,以免造成尷尬,影響鄰裏關係。當鄰居知道我們有困難時,如果鄰居是個熱心腸的人,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如果鄰居是個有心計的人,他會考慮自己有沒有必要幫這個忙。
我們可以在與鄰居的閑聊之中告訴鄰居,現在自己正處於困境之中,麵對的這個困難是自己無法解決的,需要有人幫助。
有一個家庭原來生活比較富裕,但是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由於要交學費的關係,家裏生活就緊張起來。這家女主人就想向鄰居家借些錢,但她並沒有直接向鄰家借錢,隻是在閑聊中告訴鄰家自從孩子們都考上大學,日子就比較清苦。鄰居家自然知道她所遇到的困難,最終問題得以解決。
我們平時也不妨借鑒這樣的經驗,先告訴別人遇到怎樣的困難,然後順其自然,相信問題必會圓滿解決。
(3)訴說難處並讓鄰居幫忙
任何人辦事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例如,資金周轉不靈,聯係客戶不夠,或是自己缺乏信心,缺少經驗等等,如果自己求助於鄰居,會發現鄰居能給予自己許多有價值、有建設性的意見。
有一個人和商人為鄰,這個人特別想自己幹一番事業,就從銀行貸款投資做生意,可他畢竟年輕,涉世太淺,沒多久就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困境。這時,他想起了平日和自己關係不錯的那個商人。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找了個合適的時間來到商人家,告訴他自己的難處。商人聽後,笑著說:“不奸不為商,你還很年輕,有許多事還沒有看透。不過,我會給你談談我這些年來在商場摸爬滾打的經驗,也許對你還有些用。”
商人一番“憶苦思甜”後,青年人似乎覺得自己明白了不少事理,也似乎從中摸出了一些經商門道。後來,他告訴商人:自己現在資金周轉不靈。商人說:“我可以幫你渡過這個難關,但這些錢必須用你賺了的錢來還我。”年輕人聽後,深表感謝。
年輕人在自己身處困境的情況下,在鄰居有能力幫自己渡過難關的情況下,請求鄰居幫助,這是十分正確的方法。鄰裏之間本應該守望互助,但我們必須努力去爭取,才能夠得到幫助。否則,坐在家中等著錢從天上掉下來,隻能是白白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