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郎北張

20世紀30年代,中國攝影藝術步入了一個繁榮時期。這期間,一大批攝影名家脫穎而出,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人稱“南郎北張”的郎靜山和張印泉。

一、 郎靜山

郎靜山(1892~1995)生於江蘇淮陰。他的父親喜歡收藏書畫、唱戲和照相,使他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熏陶。12歲時,郎靜山進上海南洋中學讀書;在圖畫老師李靖蘭處學會攝影原理、衝洗和曬印技藝,於是和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後來,郎靜山先後進入上海《申報》和《時報》,成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他雖以攝影記者為業,但卻以仿畫攝影作品見長。他借鑒傳統繪畫藝術的“六法”,潛心研習,加以發揮,攝製了許多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風光照片,自成一種超逸、俊秀的風格。這些作品,受到了人們的好評。1928年11月,周瘦鵑在參觀華社2屆影展後寫道:

郎靜山竹枝一幀,裱以黃綾,題曰“板橋畫本”,觀其清影婆娑,宛然板橋道人手筆也。

此後,郎靜山專注於多底合成的集錦攝影。1934年,他的第一幅集錦攝影作品《春樹奇峰》,在英國攝影沙龍入選。從此,郎靜山創立的集錦攝影,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

在談及集錦攝影的創作時,郎靜山寫道:

攝影固屬於科學,然亦具別有紀象以外之情趣,故其藝術必賴理法與技術之綜合。竊以中國繪畫藝術,有數千年之曆史,而理法技術已達神妙之境。攝影為圖畫,繪畫亦為圖畫,其工具雖異而構圖之理則相同,尤以集錦之法,更能與畫理相通。

集錦照相,即選擇攝影多數底片中景物配合於一紙而參融之,亦即舍畫麵之所忌,而取畫麵之所宜者之成也。

郎靜山的早期創作,多是表現佛門的幽靜、獨坐的賞溪者、悠閑汲水之人,以及山水風光、亭台樓閣。後來,他以鶴、鹿為題材,創作了《翠竹仙禽》、《綠陰雙侶》、《鬆鶴延齡》和《鹿苑長春》等作品。20世紀60年代起,郎靜山轉而創作帶人物的風景,模特兒主要是國畫大師張大千。他將道家裝束的張大千,作為集錦山水中的主角,創作了《鬆蔭高士》、《鬆蔭靜坐》、《飛泉幽澗》等作品。這些作品,有的是模仿古代著名畫家之作,如《鬆蔭高士》,與南宋馬麟的《靜聽鬆風圖》十分相似。

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仿國畫、重意境、師古法,在形式上模仿傳統國畫,題材和主題意趣,多取自古畫、古詩詞,是中國繪畫風格和攝影技法的統一,既具有個人的藝術風格,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國攝影學會會長甘乃第(Kennedy)所指出的:

郎先生為中國人,並且又研究中國繪畫,所以他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的第一個人。

二、張印泉

同樣是自幼習畫,熟知中國畫畫法畫理的張印泉,其作品與郎靜山有著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他認為,攝影藝術的魅力,在於“能夠真實地把自然景色記錄下來”,這種“真實地再現客觀景物的能力”,是繪畫所不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