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早在1937年3月,張印泉就在《飛鷹》雜誌上,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藝術主張:
簡潔、明朗、生動、有力。
這八個字,是張印泉一生對攝影藝術的追求。
張印泉(1901~1971)19歲開始學習攝影,那時懂攝影的人少,有關攝影的書刊也少,主要靠自己鑽研。1921年,他考入國立北京法政大學經濟係,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英文原版的攝影書籍。
當時,攝影術和照相機傳入中國不久,不光攝影器材全是舶來品,連攝影藝術思想也受到西方影響,講求“唯美”,學習“繪畫派”,拍些風花雪月,仕女靜物。張印泉把鏡頭對準勞動人民,拍攝了一些揭露當時社會黑暗貧困,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這在當時的攝影界是難能可貴的。正如他自己所說:
目下中國所需要的藝術,不是風花雪月,不是旖旎溫柔,而足披荊斬棘,開創奮興,我很希望拿這種主義來鼓舞自己,以自己的攝影為救亡活動以萬一的裨益。
於是,張印泉使用照相機這“另一種畫筆”,描繪山川景物,反映社會人生,去發掘蘊藏在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真實、典型和美”。
張印泉主張抓拍,並且具有熟練的抓拍技巧。他拍攝的昆蟲和鳥類題材的照片,如采蜜的蜂、戀花的蝶、迅飛的燕子,以及古木飛鷹、雪地驚鵝,都無不動感強烈,姿態優美。
如何才能拍好動態照片,張印泉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說:
要找出一個動作從頭到尾發展過程中的最高點(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點)。這一點可以注明和代表其全部動作,是關鍵性的一點。
事先有預料,看準了,一出現就馬上抓住。
拍攝動態照片時,張印泉還十分強調快門速度的設置。他認為:
若太高,把動態全部凝固住,影像雖然清晰,動感反而不強。最好是主體清楚,動作大部分略有一些模糊。
不過,快門速度越慢,也就越難掌握,需要經過不斷試驗和細心地積累經驗。
張印泉拍攝的《力挽狂瀾》,就是一幅抓住動作高潮的佳作。它攝於1935年夏的湖北黃岡江麵。當時正是長江汛期,風大浪急。一隻小船在清晨的逆風中奮力向江輪劃來,船上的水手勇敢地與風浪搏鬥。就在小船快要靠近江輪,迎接淩空飛來的纜繩時,張印泉快速地抓拍下了這一動作的最高潮。畫麵中,風在勁吹,浪在狂湧,船在搖晃,纜繩在飛舞,表現出強烈的動感。
張印泉多才多藝,在照相機的研製方麵也取得了許多成果。抗日戰爭時期,他毅然拒絕日寇的“邀請”,不去大學講課,在家中埋頭鑽研光學,製作了一些長焦距鏡頭。其中,有一隻當時少有的變焦距鏡頭,它設計簡便,隻要轉動套筒,就能變換85、135、195厘米三種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