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用藝術 設計藝術(2 / 3)

(3)環境設計。

環境設計是指對人的活動空間的設計,是對生活、工作環境所需的相應條件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它是創造人類生活的藝術化生存空間的藝術。如果按照空間形式,這個領域主要包括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公共藝術設計、都市環境設計等,它們都是以“空間與實體”作為設計對象與表現手段。

環境設計是以人為主體和服務目標,人的需求決定著環境設計的方向。這個領域的設計作品,通常需要人們進入作品來使用和欣賞,它始終與功用聯係在一起,是功能、藝術與技術的統一體

雖然我們按照上述三種分類來認識設計藝術,但在實際的設計藝術實踐中,跨領域的運作是非常普遍的。設計藝術領域的分類並不是概念地區別其內容和相互關係,而是著重在總體上了解設計各領域的特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設計藝術也在不斷擴展新的空間,範圍也越來越廣泛,這就使得設計藝術的分類形式越加顯得模糊而不明確。

設計藝術的原則與特點

如何理解設計藝術,不同的人由於不同的目的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我們可以從設計的目的與原則和設計藝術美的特點這兩個角度,來探討設計藝術的意義。

1設計的目的與原則。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藝術有著它自己的研究對象。由於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科學技術的關係,使得設計學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征;由於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係,又使得設計學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設計的思想源於社會生活,設計的目的在於改善人類的生活,為人服務。設計注重人與物的關係,人與物的和諧是設計藝術的立論基礎,也是設計美學追求的境界。設計的著眼點是現代科技水平、材料水平、人的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以人為本已是當今世界設計藝術的宗旨。依據人對設計的需要,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

(1)功能原則。

廣告是要讓人知曉的,標誌是要人辨認的,服裝是給人穿的,椅子是給人坐的,房屋是供人住的。“任何一件東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實現其在功用方麵的目的,它就同時是善的又是美的。”設計通過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作用,來體現設計藝術的價值和意義。“物與物,人與物,物與社會的關係,即考慮物的使用是設計方麵所必需的。”功能主要是實用功能,也包括精神功能,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2)經濟原則。

設計藝術是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設計要滿足使用者需要,從材料、工藝、視覺形象、文化內涵以及個性化需要等方麵,把握設計創造的規律,使設計在為人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設計還要考慮消費水平,考慮費用、成本、價格等因素,以最小成本達到實用、質優、美觀的目的,使人在設計的經濟原則中正確對待產品需要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3)科技原則。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麵,不可分割。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設計的本質特征。技術與科學是共生的,科學技術在不斷改變社會生產,同時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如20世紀初流線型設計在家用電器特別是汽車領域的廣泛運用,形成了人們崇尚的流線型風格,這主要是科技進步和工業生產發展的結果,是消費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結合。物質生產的現代化往往靠設計的現代化來實現,而新科技手段的應用是設計師才能和智慧的體現。設計師要了解和掌握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從而更好地進行設計。例如,No14型托內特椅子是19世紀中葉設計生產出來的,它在市場銷售中創造了奇跡,這正是彎木工藝技術引發的結果。

(4)藝術原則。

設計離不開造型,離不開審美。設計藝術不僅強調審美,同時必須解決好材料、技術、功能、生產、環境、市場等相關的因素和問題。當技術和使用功能得以解決時,藝術就成為人們對美的永遠追求。藝術的原則要求設計創造具有審美特征和藝術品位,達到“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

(5)整體原則。

設計藝術所受到的限製因素很複雜,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同時,設計藝術的過程也是綜合複雜的,任何一個因素和環節都不可以獨立存在。功能、審美、經濟、科學等是相互統一相互製約的,設計藝術必須從整體上理解其關係和作用,形成一個係統,達到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使設計符合人的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產品設計已由過去的單純結構性能設計發展到今天的結構性能、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綜合性、係統性設計。這是一種觀念的更新,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的更新,這也是設計藝術的整體原則的充分體現。

2設計藝術美的特點。

設計藝術與高科技的同步發展決定其必須追求“真”,設計藝術以人為本的目的決定其必須追求“善”,設計藝術的藝術特征決定其必須追求“美”,因此,設計藝術是對真善美的整體追求。

(1)設計藝術美的多元性。

設計藝術很難界定審美對象的範圍,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不斷擴展到人、自然、社會的各個方麵,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設計藝術要具備符合多層次的精神與物質需求的特征,這就使設計美具有了多元性。

設計藝術美的構成元素非常豐富。設計作為藝術,是藝術審美元素的綜合體現。與造型藝術一樣,在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中處處體現和追求著藝術的形式。設計藝術的領域很廣,包括物理、心理、數學、材料、人體工程以及管理和市場營銷等。設計藝術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直接體現,設計的概念、內容甚至設計的對象無不受到科技發展的衝擊。因此,技術的美也是設計藝術永恒的追求。

(2)設計藝術的社會性。

設計藝術具有直接服務於社會的特征,產品的市場定位使設計師必須從普遍的美感來考慮設計,這使設計藝術具有了很強的社會性。同時這也是由設計藝術的經濟目的決定的,因為設計的主體是為消費者服務,這就決定了設計藝術要講求預測,尋求社會規律。設計師與藝術家的不同就在於設計師從事設計要研究他人的需要。例如,設計藝術非常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環保,關愛婦女兒童,考慮殘疾人的需求等,這使設計藝術具有很強的道德情感。因此我們說,設計藝術是一項社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