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芬

(1860~1960)中國京劇演員,名謙,字豔秋,號美仙。湖北漢川人(一說安徽人)。7歲拜陳蘭笙為師,學老生。18歲倒嗓後改任場麵,為程長庚操琴。程長庚故去後,噪音恢複,於光緒八年應聘在春台班演出。唱法宗程而有所改變,與孫菊仙、譚鑫培並譽為老生新“三鼎甲”。曾為清“內廷供奉”。他嗓音高亢,唱腔激越,善於表達悲憤慷慨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汪派”。他一生秉直,不畏權勢,我行我素,中年後信佛,潦倒而沒。代表劇目有《文昭關》、《取成都》、《戰長沙》等,兼演老旦戲。

梅雨田

(1869~1914)京劇琴師。原名啟勳。祖籍江蘇泰州。久居北京。名旦梅巧玲之長子,梅蘭芳之伯父。雨田初習文場從其姨兄賈祥瑞學藝,並隨同在四喜班獻藝。賈故去後,又拜李春泉為師,繼學胡琴。光緒十八年(1892)改搭三慶班。曾長期為譚鑫培操琴。他博采眾長自成風格。琴音美妙,托腔嚴謹,手法純正,講究順逆。好用長弓,腕力矯健靈活。弓如行舟四平八穩。與譚配合絲絲入扣,被譚倚為左右臂,同為譚司鼓的李五,譽為“雙絕”,並有“胡琴聖手”之稱。他與孫佐臣成為兩大胡琴流派、影響深遠。對於他的風格,陳彥衡讚為“剛健而未嚐失之粗豪,綿密而不流於纖巧”。後世胡琴大多承襲梅派。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十二日(農曆)選入升平署為內廷供奉。梅還是一個多麵手,他曾從南昆名笛家錢青望習笛,能吹奏300餘出戲,亦工嗩呐,對諸多曲將無不嫻熟。譚鑫培在百代公司錄製的《賣馬》、《洪洋洞》等唱片,均為梅雨田操琴,為後學者留下珍貴的資料。

劉寶全

(1869~1942)京韻大鼓演員。原名毅民,河北深縣人,生於北京。9歲時,隨父學唱怯大鼓,11歲登台演出。後在天津改學京劇,唱老生。不久,又拜“怯大鼓”藝人胡十為師,重唱大鼓,並同時向霍明亮、宋五學藝。他繼承前輩藝人的特點,吸收京劇。梆子等唱法,結合北京語言,發展創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成為京韻大鼓中影響最大的“劉派京韻”。他藝術上勤學苦練,嚴肅認真,精於求精。表演上注意“寓情於聲”和“手、眼、身、步”的準確運用。嗓音清脆嘹亮,高亢挺拔、高低兼備,運用自如。當時有“鼓王”之譽。演唱曲目有《單刀會》、《古城會》、《群英會》、《長阪坡》、《白帝城》,《大西廂》、《醜末寅初》等。

成兆才

(1874~1929)中國評劇演員、劇作家。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灤縣人。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曾為地主傭工。18歲從蓮花落藝人金開福學藝,22歲正式成為彩扮蓮花落演員。吹、打、彈、唱無所不能。初演旦角,後演老生、老旦、醜等腳色。輾轉演出於冀東各縣。1910年與月明珠、餘鈺波、李春盛、張玉琛等創辦慶春班(永盛和班與警世戲社的前身),進入唐山。期間廣泛吸收河北梆子、皮影戲等音樂和表演藝術,對蓮花落進行全麵改革,發展和創立了評劇這一新劇種。一生創作、改編劇本90餘種,代表劇目有《馬寡婦開店》、《王少安趕船》、《花為媒》、《杜十娘》、《占花魁》、《楊三姐告狀》等。1919年後,隨班到東北各地演出,並擔任教師和編劇。1958年,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市文化局及戲曲團體曾聯合舉辦“成兆才紀念會”,出版《成兆才先生紀念集》和《成兆才劇本選集》。

後記

《中國藝術史話》以精煉、淺顯的語言與精美的藝術圖片共同闡述我國源遠流長的藝術發展曆程,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各種藝術的精華,多角度介紹了中國藝術的發展脈絡。全書文字量達300萬之巨,收錄圖片3000餘幅。按照分卷內容編排,有繪畫、書法、建築、雕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影視、工藝美術、民間藝術、藝術品收藏等24卷。

《中國藝術史話》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大圖書館、文史研究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文史專家與學者提出了大量的寶貴意見與建議,在此一並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出版社的責任編輯也為本書的出版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並致謝。在叢書的編輯過程中,參考並引用了國內外大量的文獻資料,但由於時間的關係,未能與原作者一一聯係,在此謹表謝意的同時,也表示深深的歉意。希望作者朋友們在見書後,能及時與我們聯係,以便敬奉稿酬。

本書編委會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