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的揭曉5
最大的鳥
鴕鳥屬恐龍時代的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鳥,具有很高飼養價值,其特點是:繁殖生產快、飼養成本低、經濟價值高。鴕鳥是從國外引進的畜牧種,其繁殖與飼養技術都是國內的科技人員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的,並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向科學化、規範化飼養發展。現在我們已經基本掌握鴕鳥飼養管理技術。
鴕鳥卵生,蛋重約15公斤,在人工控製的環境中經過3~44天的孵化,雛鴕鳥就可出殼。雛鴕鳥在三月齡之前,由於自身各種機能發育不健全,因此必須創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使雛鴕鳥安全、健康地渡過三個月的育雛期。三月齡以上的鴕鳥各種機能發育健全,進入正常飼養管理期。
成群的鴕鳥鴕形目中包括非洲鴕鳥、美洲鴕鳥、澳洲鴕鳥、鶴鴕等。因非洲鴕鳥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和抗病力強,所以國內外養殖的基本都是非洲鴕鳥。它在鴕形目中屬鴕鳥科,鴕鳥屬,非洲鴕鳥種。種是動物分類學中的基本單位,而品種則是畜牧學上的概念,主要是人工選擇的產物。
豬、馬、牛、羊等家畜的馴養曆史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末、新石器時代初。經過六七千年的馴化培育,形成了具有獨特的經濟有益性狀,能滿足人類的一定要求,對一定的自然和經濟條件有適應性的不同品種。野生動物中隻有種與變種,沒有品種,非洲鴕鳥被人類馴養的曆史才100年,形成較有規模性養殖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所以人工養殖的鴕鳥隻有3個品種,即藍頸鴕鳥、紅頸鴕鳥和非洲黑鴕鳥。
在遼闊平坦的非洲大草原上,個子高是一大優點,因為當敵人接近時很容易就能看見。像長頸鹿一樣,鴕鳥可以說是一座行走著的瞭望塔。它的脖子占了整個24米身高的一半。成年鴕鳥瞭望不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而是為了保衛它的蛋和雛鳥,因為幼鳥常處於胡狼及其他敵人的威脅中。
在交配前,雌雄鴕鳥會舉行一次求愛儀式。它們一起進食,合拍地抬頭和低頭,然後雄鳥再向雌鳥表示愛意。它會坐下來,身體左右搖擺,炫耀它那白色的羽毛,再把脖子扭成螺旋狀以示愛。幾隻交配後的雌鳥會將蛋產在一個巢中,然後由一隻占統治地位的雌鳥照看這些蛋。
一隻成年鴕鳥每小時能跑64公裏,它用強壯腳爪來保護自己。它的長腿和長脖子上沒有羽毛,這樣使身體更易散熱。而身體過熱對於生活在炎熱地區的大體型動物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一個鴕鳥家庭。雛鳥剛孵化出來時有30厘米高。它們幾乎馬上就能奔跑。父母會故意用誇張的動作把敵人從它們身邊引開。
鴕鳥生活在非洲,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別的不會飛的巨鳥:在南美洲有美洲駝,在澳大利亞則可以見到鴯鶓。因為它們有相似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們的體形也進化得很相像。
飛得最快的鳥
北極鷗分布於環北極地帶;我國東北各地,河北、山東、江蘇及廣東有記錄。常成小群或成對活動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飛翔能力強,亦善遊泳,在地上行走亦很快。主要以魚、生水昆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為食,也吃雛鳥、鳥卵。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陸地上捕食鼠類。
北極鷗繁殖期5~8月,3齡時性成熟,通常成對繁殖。營巢於臨近海岸的河流於湖泊岸邊和苔原地上。巢多置於靠近水邊的懸崖上或平地上。雌鳥也一同參與營巢。每窩產卵2~3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被有暗色斑點。卵長徑70~90厘米,短徑48~63厘米。孵化期27~28天,雌雄輪流孵卵。
北極鷗習慣於白晝生活,每當南極黑夜降臨的時候,便飛往遙遠的北極,因為北極與南極相反,這裏正是白晝,每年6月在北極地區生兒育女,到了8月便帶著兒女飛到南方,12月到達南極附近,逗留到翌年3月份,每年遠飛40000多公裏,是鳥類中飛得最遠的。
北極鷗身長30~38厘米,體重300克,壽命約20年,因遷移的距離最長而聞名。它來往於南極和北極之間,每年遷移的路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多。出生在北極的雛鷗從母鷗那裏學會飛翔後,一到寒冷的冬天,就跟著母鷗一起飛往南方。它們在飛往南極的途中,以小魚、鱗蝦、水蚤為食。大部分雛鷗停留在南極直到兩歲為止,便重新遷回出生地——北極,沒有母鳥或其他鳥的保護,就能準確無誤地到達。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雛鳥們是如何曆經數萬裏而準確回到故鄉的?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鳥類學家們的未解之謎。
通過無數科學家們的研究,得出幾種假設:第一,根據地形學的特征,就是憑借記憶重要地形或氣流的方向而遷移。第二,白天通過太陽辨別方向,夜晚以星星為向導。第三,利用地球經緯線形成的磁場,通過大腦中的生物指南針來確定位置和方向。第四,聞到各地區獨特的味道,記憶後並順著味道遷移。
優秀的科學家們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大量地研究,卻仍然沒有得到相對有說服力的理論。科學家們對於憑借記憶重要地形的理論有所懷疑,就給鳥戴上帖眼透鏡後放飛。那些鳥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依舊能準確地飛回目的地。白天以太陽,晚上以星星為向導的學說沒有說服力的理由是,太陽和星星的體積比地球大得多,同樣的時間內,在地球任何地方看它們都在同樣的位置上。即使因地球自轉,也隻能提示東西南北方向。為了證明受地球磁場影響的學說,就讓鳥在不受磁場影響的情況下飛行,它們依然可以飛到目的地。按照氣味遷移的理論,大雁可以聞著大醬湯的味道飛回韓國,簡直是荒誕無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