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藝術的誕生與發展,是人類勤勞與智慧的結晶。藝術已成為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構成,藝術素養也已成為人類精神境界的重要內涵。在璀璨的藝術星空中,那些有經典性的代表作品,不但是藝術家本身的才華表現,也蘊涵著時代、社會、民族的興衰成敗,揭示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軌跡。源遠流長的中國藝術殿堂是多姿多彩的:精美的原始彩陶、輝煌的商周青銅器、神聖的曆代宗教壁畫、博大精深地雕刻以及美輪美奐的音樂、戲劇,無不體現著中國藝術的無窮魅力。在這裏,既有審美的欣賞,更有曆史的認知與啟示。《中國藝術史話》以精煉、淺顯的語言與精美的藝術圖片共同闡述人類源遠流長的藝術發展曆程,全方位展示了我國各種藝術的精華,多角度介紹了中國藝術的發展脈絡。
《中國藝術史話》雖然不是我國出版藝術類百科全書的第一部,但卻是目前國內內容最全、規模最大的一部。全書文字量達300萬之巨,收錄圖片3000餘幅。按照分卷內容編排,有繪畫、書法、建築、雕塑、音樂、舞蹈、文學、戲劇、影視、工藝美術、民間藝術、藝術品收藏等24卷。可以說,這部百科全書是我國出版界又一次大膽而成功的嚐試。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具有藝術修養的人。”一個富於藝術修養的人,他的精神生活一定比別人豐盈和充滿活力,他永遠不會真正寂寞,因為他是彙聚著人類的全部尊嚴和驕傲活著。一個又藝術修養的人,不論他擔任什麼工作,總會比其他人更能體諒人、更仁慈、更幽默,更易展現個性,更瀟灑從容。曆史上許多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能以他們的輝煌業績產生廣泛的影響力和巨大的震懾力,他們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往往是那一份藝術素質。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曆史使人明智。”曆史的經驗是前人巨大的代價才總結出來的。曆史經驗包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現實,理智地麵對將來,就應當自覺地回顧曆史。現代人隻有了解曆史,才能感受曆史啟迪現實的無窮魅力。惟有從曆史經驗這裏感知雜亂紛紜的現實,才能體會曆史智慧的美感與簡潔感。
藝術史當然也概莫能外,這種由曆史引發的智慧、魅力與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一個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隻有了解了中國藝術的曆史,才能提高一個人的藝術修養與人文素質,進而樹立民族自信心,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以他們的不斷傳承和新的創造,繼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在共同的血脈上發展起來的13億中國人和5000萬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應有這樣的共識,都應當承擔這樣的責任。
《中國藝術史話》把傳統的藝術教育和未來的展望,有機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引導當代中國人順應悠久古老的中華文明融入世界發展的現代潮流。
因本書規模較大,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