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逃離雷克星球 人類最初遷徙曆程(1 / 3)

我要讓你們了解,人類早期在太陽係能夠進行行星間的飛行,是一個漸進而又漫長的過程。最初人類第一次登陸上地球的衛星月球是一個曆程碑,在這之後,人類又經過很多年的努力,開始把再次登陸地外星球的目標定位在火星上。

人類最早成功登上火星,是在我離開太陽係之前的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太陽係時間公元二零五零年,一艘宇宙飛船發射前往火星,飛船攜帶著六名宇航員。當時是依靠化學原料作為飛船的動力推進器,到達火星也必須耗費大量的財力、人力及時間。雖然現在看起來這種飛船隻能算是最原始的星際飛行器,但你們一定要知道,你們現在之所以可以很輕鬆地在地球係內的行星之間來往自如,正是這些原始飛行器所奠定的基礎,包括你們馬上要利用到的超光速飛船。

人類第一次登陸火星雖然是成功的,但就是這次最簡單的火星登陸卻是在過程中麻煩不斷。

按照計劃,飛船在圍繞火星運轉時,四名宇航員乘坐登陸器登陸火星地麵,與早先發射到指定目標的生活艙與工作艙彙合,兩名宇航員則在飛船上待命。

四名宇航員成功登陸到火星的指定位置上,並進入生活艙與工作艙開始生活及室外科學研究。

這是人類在火星上建立的第一個基地。也是人類星際探險的******的開始,而這種探險卻是在人類克服極大的情況下所完成的。你們想想,四個人生活工作在非常狹小的生活艙與工作艙內,出艙外攜帶的氧氣隻能供應一個人呼吸二個多小時,所有一切都受的限製。

雖然事先與生活艙與工作艙一起到達火星的火星運輸車可以讓宇航員到基地更遠的地方考察,但距離還是局限在基地周邊五十公裏的範圍內。

當時就算是做到這樣,也引起了全球人類共同的關注,所有的人都為人類巨大的成功而歡呼。

四名宇航員在火星上待了十天,按照計劃乘坐登陸器升空與火星軌道上的飛船相彙合。但登陸器在啟動檢查時儀表顯示有故障,需排除故障後才能啟動。

這件事情讓宇航員們緊張萬分,以為就此將埋骨於火星上。而地球上的宇航部門更是調動了一切資源進行全力研究。

好在登陸器的故障很快被修複,四名宇航員也成功乘登陸器升空與軌道上的飛船彙合。又經曆一段時間,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這六名宇航員成為了人類的英雄。

在這之後,又有幾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載人飛船,基本上都成功地將宇航員送上了火星,並成功將宇航員接回地球,直達一次火星登陸失敗,讓人類登陸火星的熱情大大降低。

人類之所以在之後的僅百年裏停止了對火星的登陸,最為關鍵是人類無法在火星上長期生活,也無法從火星上取得利益,像稀有金屬的開采,這些都無法做到,那麼在現有技術下花費巨大財力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沒有意義。

真正做到移民火星上,還是在核動力飛船研製成功後得以實現。

最初的核動力飛船就是一個龐然大物,飛船直徑約為一百二十米,高度為六十米的扁圓體,關鍵部位在飛船的底部,底部有一隻直徑為直徑一百八十米的金屬杯,金屬杯上部與飛船的圓柱體底部固定,接近二米厚的金屬杯口朝下。

從金屬杯的底部,有三隻核球發射孔及三隻高能量激光發射孔。飛船起飛時,三隻發射孔同時向金屬杯中心發射直徑為五十厘米的銅球,在銅球的表麵嵌入的一厘米直徑的鈈。

同時,三隻高功率的激光發射器對準金屬杯中心發射激光,當三隻被發射出來的銅球到達金屬杯中心點,激光產生的超高溫瞬間將金屬球上的鈈引爆,鈈產生的高溫瞬間將銅球汽化,汽化的銅離子噴出金屬杯產生強大的推力。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