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於有著強大的推力,重達幾萬噸的飛船在幾十萬噸的推力下騰空而起,所有在設計飛船的外形時就沒有必要依照空氣流體學原理來設計飛船的外形了。
核動力飛船起飛時每二點七三秒點燃一次銅球,在飛船飛出地球大氣層時將提高點燃小型核爆炸的頻率,這時候由於沒有阻力,核動力飛船速度將會極大地提高。
早期的核動力飛船速度空間飛行時就能夠達到每秒一千公裏的速度,這種速度使得人類到達火星的時間可以在數天裏得以完成。
核動力飛船的出現,還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攜帶物資的數量及重量上取得了極大的提高,這也使得火星移民成為可能。
第一次核動力飛船前往火星,是試驗性驗證飛行,核動力飛船飛往火星後,圍繞火星轉一個圈後接著飛回到地球的空間軌道上。
接著就是第二次飛行,這次共攜帶一千七百三十二人,其中飛船工作人員為四百六十五人,其餘人員全部都是去火星上進行基地建設的工作人員。
核動力飛船攜帶了大量施工機械,裝配式住房,水分解器,植物等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物資。
核動力飛船到達火星後,依靠其強大的動力緩緩地降落在火星表麵。人類到達火星後,雖然踏上火星的土地就開始從事勘察,但還必須依靠核動力飛船作為休息居住地。
接著就是建立密封的建築物,供人類休息生活。因為不可能永遠把核動力飛船作為永久***區,還必須依靠核動力飛船飛回地球再次運輸物資到火星上。
勘探結束後立即開始裝配半球形建築物,說到這裏你們應該明白為什麼雷克星球的建築物都是半球狀的,因為這種建築設計最能在惡劣環境中為人類提供最安全最合適的生活環境。
最初的房屋麵積有限,但很快專門為火星研製出的建築機械人送來了,建築機械人利用火星上的材料開始建造半球狀房屋,依靠高溫固化堆砌建築物牆體,而牆體內的承重梁則是從地球上攜帶過來。
很快,水分解工廠建立起來,接著植物園建立起來了,動物養殖場建立起來了,一批批人類開始移民到火星上。
最初,從安全保護考慮,在每一個建築物內都有緊急避難間,每一個建築物之間的連接通道口都設置密封門。但是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一塊隻有十厘米的隕石擊穿了半球狀房屋的兩層房頂,造成室內氣體急速外泄,最終導致了該建築物內七人喪命。因而,在火星上,每個人的任何時間穿著的服裝都是密封,隻是頭部、手腳裸露,在每種服裝上都有一個簡易頭盔背在後背上。當然,由於火星基地的宿舍都是建造在半球狀建築物之下,自身都是密封的房間,因而人休息時完全可以放心地睡眠。
早期的火星開發是呈現轟轟烈烈的場麵,從開采礦物開始,各種配套工廠被建立起來。當時工廠產生的廢氣都是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火星上空,因為有一個理論是在火星上排出大量廢氣可以很快產生溫室效應,當火星大氣溫度能長時間保持在零度之上,那麼就可以在火星上種植耐寒植物,而耐寒植物的出現將會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這樣就會在不遠的將來讓人類走出室外,直接在火星上生存。
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根源來自與當時火星基地建立時的特殊環境,因為從核動力飛船的建造到火星基地的建設,這一切所有的花費是由地球上幾十個國家出資完成,而根據出資比例,各國派出相應比例的人員成立了火星聯合管理委員會,而火星管理委員會最大的任務就是及時從火星的開發中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