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逃離雷克星球 超光速星際飛船(2 / 2)

最初在太陽係內的試驗性飛行相當成功,接下來就是向比鄰星發射的超光速飛船,然而結果大出所料,在幾十天後消失所有信息,第二艘向鯨星座T星,12光年遠,發射的飛船也在一百多天後失去信息。

太陽係內的無數專家的分析結果是,星際空間散落著大量的氣體分子,甚至是小顆粒,超光速星際飛船可以消除前端的真空,但無法消除氣體分子,更談不上消除星際空間遊蕩的小顆粒、小塊物質。研究的結論是,超光速星際飛船在飛行中,在飛行途中被星際遊蕩氣體分子擊毀。

對第三次超光速星際飛船飛行,經專家的意見,將超光速飛船的速度設定為光速的三倍。對飛行空間的測定是超光速星際飛船出發前所必須完成的工作,首先使用引力測定儀測定飛行方向的引力線性,根據線性圖分析飛行方向的物質分布圖,再找出最純淨的星際空間作為超光速星際飛船的飛行路徑。

在太陽係行星軌道的兩端尋找出最為幹淨的真空區域後,進行了設定飛行距離為十個光日,一百光日,二百光日,三百光日的試驗性飛行。也就是超光速飛船在第一個飛行距離六天多點時間就可以飛個來回,第二個飛行距離花費六十六天飛個來回,第三個飛行距離花費一百三十天飛個來回,第四個飛行距離花費二百天飛個來回。

試驗飛行的結果是,第一個飛行距離的飛行,超光速星際飛船飛回後的檢查表明,飛船的前端有輕微損壞,第二個飛行距離的飛行,飛船的前端損壞很明顯,第三個飛行距離的飛行,飛船的前端已經處於結構性損壞。第四個飛行距離的飛行,飛船在返回途中信息消失。

人類向太陽係外拓展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最大動力。針對超光速星際飛船目前所遇到的問題,太陽係人類開始建造一種全新的超光速星際飛船,這種飛船的建造體現了人類走出太陽係的決心。

在仔細研究前麵超光速星際飛船所遇到的星際遊蕩氣體分子損毀飛船問題之後,太陽係專家群決定在飛船的前端加設一道強大的等離子弧,這道等離子弧可以將星際空間裏的星際氣體分子瞬間分離成等離子體.另外對飛船的前端加厚到十米,這樣在與微小的星際小顆粒相撞時可以避免星際飛船的瞬間瓦解.

新的超光速星際飛船可謂是巨型飛船,飛船外觀依然是圓柱形巨型,

星際飛船長500米,直徑約80米,圓柱型。裏麵攜帶人類、動物的DNA,及各種動植物的種子及胚芽。同時飛船內還有各種動物的孵化器,簡單地解釋就是動物原體時的胚胎生長器-子宮。當超光速星際飛船一旦抵達合適的星球,就可以重新建立新人類居住地。確實,太陽係最高管理委員會的目的不僅是要探索其它恒星係,最主要的是把超光速星際飛船當成人類的播種機,把人類散布在銀河係的各個角落,甚至更遠。

飛船內有製造車間,可以製造飛船的零件及電路板。有150個大型機械人在飛船上工作,另外還有數千個微型機器人,小到一毫米,中等螞蟻大小,稍大的尺寸在五十厘米左右,它們有各自的分工及職責,有些機器人專門從事星際飛船的內部維修及保養,有些機器人負責星際飛船的外部檢查。還有6艘飛行探路超光速星際小型飛船,這種飛船比較小,全部安置在超光速星際飛船的內部。另外還帶有各種開發星球所需要的智能機械設備。

探路超光速飛船也有著其載體巨型超光速星際飛船同樣的飛行原理,可以超光速飛行。因為鑒於過去超光速星際飛行的失敗,這次設計的小型超光速探測器,它所具備的能量隻能每次以超光速五倍的速度飛行二百個地球日。這樣也就意味著我每次飛行前都要先對需要去的空間發射一隻探路超光速飛船,在待它安全返回時其載體星際飛船才能前往。雖然說這樣很耽擱時間,但很安全。

第一批八艘超光速星際飛船分別在火星、土星、木星的軌道上空製造出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在所有已經轉化成生物機械人的人類中招募誌願者,進入超光速星際飛船去駕馭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