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逃離雷克星球 建設以幾何級增長(1 / 2)

前一章說了,一旦得到核原料,智能機械人的生產數量就是成幾何級數形式地爆發性增長。

這個時候,首先是依靠我攜帶來的冶煉裝置已經滿足不了生產,必須盡快製造出新的金屬冶煉裝置,因為我攜帶的三套金屬冶煉裝置已經全部處於飽負荷的生產模式,如果不盡快解決金屬需求的缺口,所有的智能機械人製造及房屋建造都將成為空話。

雷克年元年第712天,第一套金屬冶煉裝置製造出來。很快這套設備就被運輸到一處新發現的錫礦床安裝。在這之後,陸續又建造出十二套金屬冶煉裝置。

雷克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地表層的土壤中富含各種稀有金屬,我認為這跟雷克星球遭到大量的隕石撞擊有關,因為重金屬的來源就是死亡恒星的爆炸所遺留下的殘骸。

各類金屬製品是源源不斷地送到基地的生產工廠,在這一期間,基地每天都有幾十台智能機械人走出工廠,這些智能機械人包括智能運輸機械人、製造智能機械人的智能機械人、采礦智能機械人、精密儀器製造智能機械人、建築智能機械人。在這一百多平方公裏的台地上,到處都是成群的各類智能機械人在忙碌著。而且在通往各個基地外礦區之間的空中,運輸機械人在空中是來回穿梭。

接著我就開始讓基地建造核動力飛船,當然最初的核動力飛船體積較小,運輸能力也有限,但我所攜帶的運輸飛船已經無法滿足運輸的需要。

相比太陽係人類的航天器發展史,這裏的航天器的發展簡直就是一步到位。核動力飛船的製造,使得我將攜帶的運輸飛船收回到我的身體之中。雖然我想現在就能製造出超光速運輸飛船,但按照目前雷克星所具備的高精密能力還無法製造出真空消除裝置。

這個時候得將當時基地的平麵布置告訴大家,因為當時對基地的規劃與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基地情況有著很大的區別。

我最初是將基地的一百多平方公裏的麵積劃分為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的功能規劃是,第一個區域是工業生產區,這個生產區最初是基地的核心所在地,這裏是所有後續工作的起始點。第二個區域是倉儲區域,大量的開采金屬及生產出的構件、各類智能機械人成片零部件都需要存儲發送。第三個區域就是預留的人類生活區,因為最終的目標是在這顆星球上孵化出人類,而人類需要生活及活動的空間,第四個區域是動植物孵化區,這個區域將為今後孵化的各種動物提供一個安置點,另外就是植物種苗的培育,我得將各類植物在雷克星球上紮根生長。

在基地的區域中心地帶,我預留出一個直徑為六百米的圓形空地。我有一個設想,就是在這個圓形空地上建立為基地的中心廣場,在廣場的中心建立一個金屬塔,金屬塔頂上是一隻銅牛,也就是我的圖形標示。而圍繞金屬塔的四周的是八個人的銅雕像,這八個人是太陽係第一批駕駛超光速星際飛船進行宇宙深度探險的生物機械人。也許這樣會讓我感到我們這批生物機械人冒著巨大的危險深入深度星際空間的意義所在,也會讓雷克星球上未來必定會出現的繁榮人類社會記住第一批星際冒險的先驅英雄的身姿。

我將這個廣場命名為“先驅廣場”。

雷克星球是一個隨時出現暴烈天氣的星球,一次巨大的颶風襲擊了基地上空。

我在雷克星球的軌道上看的很清楚,這片颶風的麵積比地球的半球麵積還要大,中心的風眼直徑就有三百多公裏。

當這個颶風形成並向基地方向移動時,我立即讓基地做好了一切準備抵禦的工作,加固房屋,各類機械人與地麵的預留錨連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