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1)

雖然皇帝說是薄宴,但畢竟是天子的筵席,菜肴豐盛自不在話下。堂下有樂師奏樂佐宴,堂上有仆人魚貫呈上新菜,目不暇接。

侍臣們遠赴胡地,多年不曾嚐過像樣的中原筵席,舉酒相祝,其樂融融。

徽妍卻不敢十分放開。她旁邊坐著張挺,再旁邊,就是皇帝。坐得太近,以至於張挺與皇帝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她昨夜睡得晚,晨早趕著起來,早膳沒有吃多少,腹中已經十分餓了。盤子裏的肉很香,徽妍嚐了嚐,竟是長安風味的膾肉。從前在長安的時候,她在家中常常能吃到,在匈奴卻是吃不到這個滋味的。她覺得懷念至極,想大快朵頤,卻不能在皇帝麵前失了女史的風範,隻能正襟危坐,用箸文雅地夾起一小片,送進口中緩緩咀嚼。

“……單於身體如何?”上首,皇帝問張挺。

“稟陛下,單於康健,尚可控弓行獵。”

“朕若未記錯,公主所育王子,今年才六歲。”

“正是。蒲那王子雖六歲,已通曉漢文,能誦詩。”

“匈奴化外之地,六歲能識字誦詩,倒是難得。”

“公主深知教導之責,從未懈怠。且王女史通曉經典,每日教王子與居次識字讀經。”

“哦?”

徽妍聽到自己的名字被提起,抬眼,正正遇到了上首皇帝的目光。

她隻得停箸,恭敬道,“妾身為女史,助公主教導王子、居次,乃分內之事。”

皇帝看著她:“王太傅當年教授太學,造詣獨到,公主兒女雖居塞外,卻能得女史教導,亦乃幸事。”

他的話不緊不慢,不知是否有意,他沒有提王兆擔任太子太傅之類的成就。畢竟王兆終被罷官削爵,這話說深了,卻不是什麼愉快的事。

徽妍收起雜碎的心思,謙道:“陛下過譽。”

仆人來將新菜呈上,撤換各人案上的食器,談話未再繼續。徽妍瞅著自己最喜歡的那盤肉被換走,有幾分失落,隻得提箸吃別其餘菜肴。

筵席從午時一直到午後,侍臣們酒足飯飽,滿麵紅光,謝了恩之後,回館舍去。

皇帝似乎事務繁忙,徽妍與眾人一道拜謝之後,見有侍衛到近前說了些什麼,皇帝離席,往堂後去了。

“陛下也不清閑啊。”高坦之歎道。

“陛下真好看……”李芝和梁妙笑嘻嘻地交頭接耳。

朔方戍衛的司馬和幾位將官來拜見,稟報一些防務之事,說了半個時辰之後退下,皇帝又讓徐恩把光祿勳樊振召了進去。

“此處乃官署,爾等將街都封了,府吏進出都要盤查,還如何做事?”皇帝看著案上的地圖,頭也不抬,“換個去處駐蹕。”

樊振一臉為難:“可朔方城中,就這官署屋舍好些。”

“又不是養在閣中的閨秀,出門在外,隨和些。朕今晨四處看了看,城東不是有驛館麼,為何不住到驛館。”

“驛館人雜,昨日臣也問過,那邊館舍要用來招待瑜主的侍臣,如今都滿了。”

皇帝又道,“武庫隔街的那些屋舍呢?並非民宅,也無人居住,用不得麼?”

“那些本是營舍,近日才騰出來,預備改作府庫……”

“既然暫無用處,朕住進去有何不可?”皇帝將目光在地圖上抬起,看著樊振,“遇事多想想,此番出來是巡邊,若為招搖過市,朕跑到這朔方來做甚。”

樊振連忙應下,即刻去著手安排。

沒多久,徐恩進來,說朔方郡守、長史都到了,皇帝頷首,讓他們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