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神號運載火箭(2 / 2)

在1960年代中期,泰坦二號火箭也曾發射過兩次雙子星無人太空船及十次雙子星有人太空船,泰坦23B火箭及其演變(24B33B34B)改裝後皆裝上安哥那D(AgenaD)型火箭的末端節。此時用來發射K-8優勢串聯間諜衛星,這時衛星由範登堡AFB基地發射至極地軌道酬載衛星約中7500磅(3000公斤)。

泰坦三號火箭

泰坦三號火箭是泰坦二號火箭的延伸,但可以隨意的選擇是否加固態助推火箭,是由美國空軍改良而成,可酬載離地重量的衛星,主要是為了協助美國空軍發射DSP快速警報間諜衛星和防禦通訊衛星,但泰坦三號E型火箭不同,它還有負責發射一些科學探測衛星,例如:航海家一、二號衛星至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及維京號(海盜號)一、二號探測船至火星。

泰坦四號火箭

泰坦四號火箭是泰坦三號火箭的延伸,但一定要加裝固態輔助推進器,它可使用半人馬座末端節引擎,,美國空軍很少使用此種酬載係統;雖然他過去被拿來發射卡西尼號到土星(1997年),在美國泰坦四號火箭是最有火力的自動化火箭,而其缺點為需要花費大筆資金。

火箭燃料

液態氧儲放在像導彈儲存室的密閉空間裏是很危險的,地圖集火箭和泰坦一號火箭曾發生多次液態氧槽爆炸的事件,馬丁公司改進泰坦二號火箭的設計,利用液態氧和煤油混合設計取代泰坦一號火箭全部依賴低溫儲存槽。相同的第一節引擎做了一些小修改;;第二節直徑則增加到與第一節相同粗度。

泰坦二號火箭是利用可燃性的燃料觸擊點火,但如此做法依然危險:有數起燃料槽爆炸,而有人因此喪命1965年8月,53名建築工人因輸入燃料至泰坦二號火箭一時不小心整個燃料槽起火導致這些人全部罹難,地點在阿肯色州的敘爾斯(Searcy)之西北部;

1980年10月另一個在阿肯色州的儲存槽因技術員因故將儲存槽外皮剝掉導致點火,破裂的火箭產生8000磅之核子彈頭威力,數百呎內皆受波及,這件事顯然使泰坦二號火箭從火箭變為長程洲際導彈,泰坦二號火箭在1980年代後期名稱為MX和平使者固態火箭;196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名稱為54泰坦二號火箭。

泰坦火箭現狀

2006年時泰坦係列火箭就成為曆史了。高價位的四氧化二氮及聯氨(胺)需特別小心及注意其毒性,煤油和液態氧燃料的比推力較佳,因此馬丁公司決定延伸擎天神火箭的類型,並除去過於昂貴的泰坦係列火箭朝著大膽的方麵去做,剩下的物品賣給俄羅斯質子火箭,包含發射火箭並持續建造三角洲4號火箭之中型及重型發射火箭。

倒數第二次發射在2005年4月9日,從卡納維爾角發射成功;最後一次從範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在2005年10月19日,發射成功,酬載為一顆秘密國際偵察衛星,他們還將一些物品放在亞利桑那州做為太空博物館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