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馬腦炎
概述
委內瑞拉馬腦炎是由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引起的,經蚊媒介的、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係統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38年在委內瑞拉馬群中流行本病,並首次從其病馬死後組織中分離到病毒而得此名。
症狀體征
潛伏期2~5天。大多表現為流感樣症狀,發冷、發熱、頭痛、肌痛(以下背部及腿部明顯)及惡心、嘔吐等。可有心動過速、結膜炎和非滲出性咽峽炎等體征。
約4~6天上述症狀消失,僅有少數患者有嗜睡、昏迷、抽搐、痙攣性癱瘓及中樞性呼吸型衰竭等腦炎的典型表現。末梢血白細胞輕度增高。有腦炎表現者腦脊液呈病毒性腦炎特點。
疾病病因
委內瑞拉腦炎病毒屬蟲媒病毒A組病毒,抗原分6個亞型,引起人和馬流行的主要致病性的是亞型IA、IB和IC,引起人類散發和獸類地方流行的是亞型Ⅱ。
病理生理
被受染節肢動物叮咬之後,病毒在局部組織及局部淋巴結複製。病毒血症的發生與持續取決於神經係統外局部組織內病毒複製的程度,單核-巨噬細胞係統清除病毒的速度以及特異性抗體的出現等。不同病毒侵犯神經係統外的部位不同。
許多披膜病毒及黃病毒累及橫紋肌及血管理工作內皮,而委內瑞拉腦炎病毒常侵及髓樣組織及淋巴組織。在病毒血症期,神經係統實質細胞可被侵犯,但病毒穿過血-腦屏障的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病毒被動地穿過血管膜以及病毒在腦毛細管內複製有關。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可能促進神經係統受累。動物實驗表明,某些黃病毒是通過嗅神經上皮的途徑進入中樞神經係統。
預後及預防
預後:病死率約10%~35%。
預防:家畜圈養,防蚊、滅蚊及馬免疫,均可阻止本病擴散。采用TC83減毒活疫苗接種於成年人、實驗室工作人員和高危人群,可預防IA、IB、IC亞型感染,對ID、IE亞群也有一定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