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0超遠程精密跟蹤雷達(1 / 1)

中國110超遠程精密跟蹤雷達

20世紀50年代起,國外就發展了彈道導彈武器等。我國為了積極防禦,能探測幾千裏以外的入侵目標,必須研製超遠程的預警、跟蹤雷達,對外空目標的探測、跟蹤,建立彈道導彈預警(空間監視)係統、防禦係統。1958年提出研製超遠程雷達。

雷達技術專家申仲義擔起了這一十分艱巨的任務。他帶領14所工程技術人員從預先研究開始,在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後才進入工程設計階段。

1959年他組織研製一部110模擬試驗雷達,首次收到了離地球38萬公裏的月球的較強回波,取得了觀測外空目標的初步成果。

1965年到1970年又開展了卡塞格倫式單脈衝天線、脈衝壓縮、脈衝多卜勒測速、參量放大器、先進計算機的應用、大型天線結構及轉台的研究。上述各種新技術的突破,為研製超遠程110跟蹤雷達作了前期工程準備,進入了工程實施階段。

1977年,我國第一部超遠程跟蹤雷達裝備了部隊。它能在2000多公裏以外跟蹤非合作的外空目標,在我國發射洲際火箭、衛星等工程中多次執行了跟蹤測量國外的外空目標的任務。110雷達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這種大型雷達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