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行者無疆 (3)(1 / 2)

在此前的18年裏,麥肯錫一直為安然提供戰略谘詢,從安然收取的費用高達1.8億美元。就在安然破產的前兩年,麥肯錫還出版了三本書—《天才的戰爭》《創造性的毀滅》《贏得世界的比賽》,對安然極盡吹捧、大肆宣揚。

安然公司在進入破產程序之後,顧磊傑開始擔心起來。擔心的原因不是因為安然的前任CEO傑弗裏·K.斯基林(JeffreyK.Skilling)曾經是麥肯錫的合夥人並在離開麥肯錫多年時間裏忠誠於麥肯錫,不是因為麥肯錫在過去18年裏始終在公司發展戰略上為安然提供谘詢服務,也不是因為安然實施的眾多業務模式如債務證券化是麥肯錫大力提倡的。顧磊傑擔心的是:麥肯錫是不是也跨越了某些法律界限,進而可能導致自己的公司陷入商界越來越大的泥潭。在足以讓人窒息的“商業白色恐怖期”,顧磊傑派遣了他的首席律師前往休斯敦審查公司在安然的商業活動,以發現是否存在可能將麥肯錫牽連到“安然巨騙案”中的證據。

《商業周刊》說,律師帶給顧磊傑的是好消息:那裏沒有安達信會計師的“碎片文件”,更重要的是,在完整無缺的文件中並未發現麥肯錫曾經幫助安然公司設計過備受爭議的資產負債融資表或其他有爭議的財務報表。

但是,局外人依然對此驚詫不已——麥肯錫同安然的業務合作如此廣泛,麥肯錫這個安然的神秘夥伴居然毫發未損——“我非常驚訝法院在審理安然案時竟然沒有傳喚哪怕一個來自麥肯錫的證人。 ”肯尼迪情報中心的CEO韋恩·E.庫珀(WayneE.Cooper)百思不得其解。

麥肯錫是幸運的,它避開了一顆流彈。

麥肯錫又是不幸的,它與安然的關係太密切了——每年它從安然公司得到的谘詢收入高達1000萬美元,對於安然這個贏收真相令人困窘的公司來講,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早在1990年有兩家公司——埃克賽德科技公司(Exide Technologies)和北角通信公司(NorthPoint),是在未付清麥肯錫谘詢費用的情況下宣布破產的。

確實,經曆了因特網的繁榮,麥肯錫淡化了它把重心放在與頂級公司最高管理層打交道的色彩,而是花費時間在一些直接麵對市場的客戶和項目上。漸漸地,麥肯錫不再專注於服務世界各大知名公司,轉而服務那些暴發戶,並且是在“客戶第一”的旗幟下。麥肯錫的價值標準開始了小小的搖擺。但是,麥肯錫管理谘詢顧問公司從安然公司、瑞士航空、凱馬特百貨和環球電訊的破產的低穀中走出來後,麥肯錫管理谘詢顧問公司在谘詢戰略上又做了重大調整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變化,從而完善了麥肯錫管理谘詢顧問公司的市場競爭策略。

文化飆揚

馬文·鮑爾認為:“麥肯錫有一套價值體係,合作精神是麥肯錫無比看重的。為強調夥伴合作,麥肯錫有一套合夥人選舉製度和合夥人評估製度,在合夥人評估標準中明確提出合作精神,如何將公司最優秀的東西提交給客戶。”

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麥肯錫管理谘詢顧問公司認為,超群出眾的企業,必然有一套獨特的文化品質,這種文化品質使它們脫穎而出。曆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斷言:“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文化舉足輕重的因素。”同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企業文化的哺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思說過:“自由市場經濟製度本身並不能保證效率,一個有效率的自由市場製度,除了需要有效的產權和法律製度相配合之外,還需要在誠實、正直、公正、正義等方麵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這個市場。”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必須建立信用文化。國際著名大公司的出現,一種清新鮮活的文化在顯示其強大的力量。惠普、索尼、通用等著名公司,憑其尊重、信任、簡潔、誠信、穩健、創新等文化力量,將員工緊緊地擰成一股繩,使員工們全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與公司使命融為一體。

經濟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發展過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資源會形成不同的市場一樣,不同的文化資源也會形成不同的市場。資本的積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原因在於它們的文化差異很大。產權明晰和自由貿易很重要,但不能保證經濟的發展。文化必須是那種總的來說支持商業和企業家精神的文化,而鼓勵企業家精神的方式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了解文化在經濟中的作用對於了解不同文化走向經濟繁榮的道路至關重要。培養孩子的方式是培養他們成年以後的冒險精神,這是企業家必備的素質。儒家思想注重長遠規劃,這可能是一些亞洲社會儲蓄率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緣關係提供了一張關係網,商人可以通過它獲得培訓和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