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行動的基礎
卡耐基智慧金言:
如果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就必須堅定信念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就必須堅持信念做好每一件事。信念從不讓人失望,我們卻往往因逃避困難而放棄信念。
如果我說美國到處都是機會,凡人都可以盡情展現才能,你是否認為我說得對呢?也許你會大聲地讚同。但是,你能確信這一點到什麼程度?如果你處於失業、破產、無法找到工作的境地,你還會對此抱有信心嗎?我認識尋個堅持信念、矢誌不渝的人,他是密蘇裏州人,名叫裏奧納德·人崔加,1928年,父親留給他價值10萬美元的財產。10年後,他卻破產了。過程很簡單——“我父親很有錢、很大方,”崔加先生寫道,“我讀高中時,隻要一沒錢,他就讓我去銀行開他戶頭上的支票。到了大學,我更是隨便地往支票上填數目了。大學畢了業,我仍不懂得金錢有什麼價值,我自己也不會賺錢,隻知道怎麼開支票。
“我父親去世時,我對生活沒有任何準備。他留給我一片豐饒的土地,在密蘇裏河下遊靠近密蘇裏州裏辛頓的地方,我開始經營農業。經濟大蕭條席卷了全美國的第一年,我的賬戶出現赤字,我用一塊土地作抵押,用以還債並重新補充我的存款。經濟繼續不景氣,我隻好賣掉那塊抵押的土地,還了貸款。我就這樣生活,用錢時繼續抵押或是賣掉土地o
“終於,我破產的這一天來到了,我不再擁有任何財產。我必須找份工作賺錢,否則我無法生活下去,可我一輩子沒做過事。我焦慮得睡不著覺,曾經是支柱的支票已經沒了,我也無處求助。
“一天晚上,我終於想清楚,我必須麵對現實。‘好日子過去了,朋友,’我對自己說,‘作為一個成人,應該表現得像一個成人。成熟起來,找份工作吧!’
“我陷入思考,關於我的處境,尤其是我的一些信念——我一直相信‘在美國,隻要你願意努力,機會總是均等的’,卻從沒親自去驗證。雖然整體環境不好,導致工作機會減少,但我有我的長處:我身體健康,我大學畢業又受過職業上的培訓,而且我的失敗和錯誤給了我寶貴的經驗和知識。我現在隻需要避免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和悔恨上,立即開始行動o
“我安排好生活,理清思想。要知道找工作可不是件易事——不管什麼工作。一旦頹喪情緒出現時,我就強迫自己消除懷疑和恐懼,增強信念,讓自己相信美國是一個凡是有信念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國家。我必須堅守這個信念。
“我的信念贏得了回報,在堪薩斯城的聯合財務公司,我找到了工作。我堅持愉快地工作了四年,然後辭職,我又回到我的農業事業上麵。這一次,情況出現轉機。我慢慢地樹立起信譽,拓展了業務。我從事農場買賣,兼顧其他。通過努力,我獲得了非凡的成功。不過,這都得益於我的失敗,失敗給了我好的教訓,使我做好邁向成功的準備。
“我贖回了我的財產,是靠我的努力賺回來的。更可貴的是,我擁有可以留給兩個兒子的偉大真理——超出金錢價值的財產。
“我們必須擁有信念,但是如果我們有信念卻不去實踐的話,這信念就跟沒有一樣了。”
崔加先生的故事是一個人如何走向成熟的過程的例子。崔加先生從一個被寵壞的、不負責任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擁有信念、堅持信念、把信念付諸行動的男人。初經挫折時,崔加先生曾經像孩子一樣逃避現實,但信念使他像一個真正的男人那樣麵對現實。
《如何過一年365天》一書的作者約翰,A.辛德勒博士曾說過:“成熟需經學習達到,而且往往要曆經痛苦才會見效。”
住在加拿大的麗蓮·海德萊太太走向成熟的過程就是以上真理的印證。海德萊太太開朗快樂,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和母親,有一天,她駕車出行不小心翻人一道深溝。
最初海德萊太太的脊椎骨被誤診為已經摔斷,但是,x光照片上看不出她的脊椎骨已折斷,不過是骨刺脫離了外麵的附著物。醫生要她至少臥床三個星期,並且告訴了她這個不幸的消息。
“做好心理準備,”醫生說,“你的脊椎骨嚴重硬化,也許五年之後,你就不能動了。”
海德萊太太這樣回憶當時的情形:
“當時,我被嚇呆了。我向來活潑開朗,喜歡克服一切困難,但是如今有個無法克服的困難出現了。我的勇氣和樂趣因臥床的時間從三個星期向無限期延長而逐漸喪失。我的內心越來越恐懼,越來越軟弱。
“有天早上,我的神智十分清醒。我對自己說,五年並不是很短的時間啊!我能幫助家人做很多事情。配合醫生的治療,再加上我的決心,也許我的狀況能得到改善。我不想未經奮鬥就投降,我要盡我所能活動起來。一旦有了信念和決心,我突然來了力量,我要馬上行動。軟弱和恐懼不複存在,我掙紮著下了床……我的新生活開始了。
“我不斷地以兩個字激勵自己:‘繼續,繼續,繼續!’
“大約五年半以前,一個清爽的早晨。我照了X光,脊椎骨至少再過五年也不會有問題。醫生要我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興趣,勇敢地活下去。我也正有此念,隻要有一塊肌肉能動,我就要繼續活下去。”
海德萊太太的故事又是一個因擁有信念、堅持信念而走向成熟的很有啟發性的例子。
當然,徒有信念不足以促成我們的成熟。勇敢的確比懦弱好,但麵臨考驗時我們卻轉身而逃,勇敢就失去作用。除非我們能夠堅持信念,否則所有理論都將失去價值。
有時候我們會說一套做一套。有一個婦女因為一個女店員多給她5角錢而暗自高興。把事情告訴了我,我問她有沒有把錢退還那位店員時,她卻很生氣:“當然沒有!錯誤在她,應該讓她自己賠。如果她少找錢給我,我就會遭受損失。”
如果有人嚴肅地對她的誠實提出質問,這個女人就會臉上蒙羞,但她似乎非常得意於這種因他人的過失而使她賺得便宜的小事。不管從外表看起來,她的社會地位有多麼高,但這種小事表明她基本上不是一個誠實的人。
有一個會計師給我講述了這樣一次經曆:他去應聘一份工作,這工作有機會經手大筆現金。那家公司請心理學家約見他,想多了解一下他的人品和性格。心理學家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偷偷溜進電影院而不必買票就能看一部你想看的電影,你會那樣做嗎?”很明顯,一個小處不夠誠實的人麵對大筆金錢不會不動心,隻要他認為他有可能脫身。
我們的信念主要在於我們怎麼做事。耶穌說:“觀其果,知其因。”重要的是怎麼做。如果我們不去實踐,再深刻的哲理對我們都不起作用,我們的生活將處處都是虛偽,不再真實。
如果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就必須堅定信念做好每一件事。
分析之後再行動
卡耐基智慧金言:
行動的能力是人心靈走向戒熟的一個標誌,我們必須通過我們現有的知識,經分析之後再采取行動,不能想什麼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