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後行”並不表明我們已陷入猶豫和彷徨之中,而是我們應該抽出時間去思考,避免采取違反事實的倉促行動。
“知而後行”是做事愛衝動的人最好的指導思想,一定要“知”!從作決定到決定做事是走向成熟的過程,但做事之前必須要謹慎地論證,掌握有關決定的一切確定因素。
“三思而後行”以及“投資之前的調查”並不表明我們已陷入猶豫彷徨之中,而是我們應該抽出時間思考,避免采取違反事實的倉促行動。
如果醫生不能確診,我們就去做緊急手術,結果難免糟糕。的確,類似這種事情,直接行動非常必要,但行動的結果取決於醫生的診斷。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西奧圖·E.考斯太太家住新墨西哥州阿爾布奎克,幾年前,她曾為維持她臥床的母親的開銷而傷透腦筋。一直在經濟上給予她們援助的叔叔在電話裏問考斯太太能否縮減開支,比如減少兩位護士的薪水。
考斯太太認為,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她告訴叔叔她要考慮一會兒。她對他深表感激,也願意減輕他的負擔。
“我善於把思考的內容寫出來,”考斯太太說道,“我將母親的收入列成表,那些有價證券收入和我叔叔資助的錢,又將她的一切支出列成表。我發現母親在衣食上花銷不大,但有一幢大房子,加上兩個女護土,包括稅金、保險費等等,支出非常驚人。顯然,這幢房子應該處理掉。
“惟一的顧慮是,我母親的健康每況愈下,我怕移動她會不妥當。況且她不願離開那幢房子去別處度過餘生。我不知該怎麼辦,隻好去找一位醫生朋友出主意,他推薦我去認識那個離我家很近的一家私人療養院的女主人。
“這個女人又仁慈又能幹,她接受了我預算之內的價格,照顧我母親。這樣,我決定將母親送進這家療養院。
“事後證明這是我明智的選擇。母親‘直不知道她已住進療養院,以為自己仍住在家裏。我也能天天而不是一個星期才去看她一次。她被照顧得很周到,我叔叔的財務問題也很自然地解決了。這是我的經驗,一旦有問題,我就將它寫在紙上進行分析,力圖解決。我一直在使用這個方法。”
考斯太太的例子說明:事前先詳細地分析,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考斯太太事前沒有經過分析就直接采取行動,她很可能會使母親的福利受到嚴重損害,更不要說財務狀況能否妥善解決了。
如果你財務上有了問題,最好將你的收支列在紙上,每一筆賬都清楚地擺在你眼前是十分必要的。世上誰沒出現過財務危機呢?
我們再來看一下,家住伊利諾依州奧爾尼的傑克·吉姆夫婦又是怎麼應付這種問題的。剛剛結婚的吉姆夫婦還沒度完他們的蜜月就開始為他們未付的賬單而苦惱。當時正是二戰期間,傑克就要參軍了,而他們卻欠下一大堆的賬。
“當然,”傑克·吉姆說,“我們知道煩惱是沒有用的,我們最好坐下來清算一下。結果我們發現:鎮上的每個商人我都欠了不多的錢,加起來又超出我入伍前能清償的能力。因此我們正大光明地去找這些商人,告訴他們,我們隻能每個月還一部分錢。
“最難的一件事是麵對那第一個商人,我告訴他說我馬上就要離開了,無法清償欠款。隻能每個月還他一小筆錢時,他深表同情地接受了,我長出了一口氣。別的商人也都很仁慈。就這樣,我一一地清償了我的債務。我在戰後回家時,有一個商人來到我家,感謝我的誠實。
“對困難進行分析,有利於我們成功決斷進而果斷行動,這樣的決斷通常都是正確的。”
沒有多少人能像傑克·吉姆那樣,願意坐下來正視問題,所以他們整日愁眉不展,拖延時間不作決定;直到無法再拖,才在惶恐中倉促行事。他們總是避免與現實麵對麵地分析問題,所以永遠無法了解處境的艱難。
有一次,我丈夫去拜訪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學院已故院長赫伯特·E.霍克斯,發現霍克斯院長這樣的大忙人的辦公桌上竟然見不到任何文件或檔案,我丈夫很驚訝。
“有這麼多學生的問題要處理,”我丈夫說,“您一定經常作決定。可是您卻很冷靜,不慌不忙。
您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哦,”霍克斯院長說,“是這樣。如果我要作什麼決定,我就先來收集要作決定所需的一切資料,我是惟一的資料收集委員會委員。我不管我的決定是什麼,隻分析跟問題有關的一切事實。這樣的話,決定會自己產生出來。簡單得很,不是嗎?”
是的,的確簡單,而且很明顯,但是,這也如同許多常識一樣,會被忽略。隻靠情緒、偏見匆匆采取行動而不分析事實,這也是不成熟的,這跟小孩子“現在就要”的欲望沒有什麼不同——不看左右的車輛就橫衝馬路,不顧可導致中暑的酷熱去海灘,不假思索地斷然采取衝動、魯莽的行動。
一次有位婦女向我說出她的擔心,她懷疑丈夫對她不忠。她不知道該怎樣找他談一談,或者幹脆帶著孩子離開他回娘家去。
“你憑什麼相信他有別的女人?”我問她。
“哦,”她說,“他最近表現得有點反常。以前他很容易相處,現在卻總是罵我、擠兌我,他說他下班太晚,很累,沒精力陪我去逛街了。很多小事也表明這一點。他甚至不記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他完全變了!”
聽起來事情確實有些蹊蹺,但是我勸她別貿然采取行動,先查明一些事。
我首先建議她去找醫生,為她丈夫安排身體檢查。然後我建議她設法查明是否他在工作上出了差錯。
第一個建議奏效了。醫生檢查出他有病,需要緊急手術。手術康複後,他又恢複了和善的麵目,他太太也消除了對他的懷疑。
然而,不久以前這女人還差點兒因多疑而舍棄她的婚姻和家庭,倉促地做出偏激的行動。
行動的能力是人心靈走向戒熟的一個標誌,我們必須通過我們現有的知識,經分析之後再采取行動,不能想什麼就做什麼。
要勇於行動
卡耐基智慧金言:
1.當需要付諸行動的時候,不能猶豫。
2.許多人害怕承擔需作決定、並執行決定的責任。他們寧願躲避出現差錯會受責怪的恐懼,也不去爭取獲取成功的希望。
3.不要把時間耽擱在為自己找借口上。振作起來,投入行動!
有些時候,在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之上,還要來點兒別的,也許隻有果敢、堅決的行動才是最有效的——當需要付諸行動的時候,不能猶豫。
1946年,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鎮的一個叫G.W.卡斯特羅的年輕人,從軍隊退役回到家裏。
不久,他就在安大略水力發電公司找到一份機械工的工作。18個月後的一天老板找到卡斯特羅告訴他:他將被提升為本廠重柴油機械部門的領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