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朝氣。我看著他,不禁感到自己是多麼富有。我有兩條腿,我可以走路,我對自己的自憐感到羞恥。然後我告訴自己,就這一個失去了雙腿之人還能開心、快樂、充滿自信,我既然還有一雙腿,當然也可以做到。頓時我覺得精神多了。原來我隻打算借100美元,而現在我有勇氣要求借200美元。本來我隻打算試試看能不能找個工作,但現在,我很有信心地宣布我要去找個工作。最後,我拿到了借款,也找到了工作。
“現在我在浴室的鏡子上貼著一段話,每天早上刮胡子時都要念一遍:我正在因為自己沒有鞋而難過,忽然遇見一個沒有雙腳的人,我的難過頓時消失了。
美國的飛行家雷肯貝克曾在太平洋漂流了21天,有一次我問他,他從那次經曆中得到的最大教訓是什麼。他回答說:“那次經曆給我的最大教訓是,隻要有足夠的飲水與食物,你就不該再有任何抱怨。”
《時代》雜誌中有篇文章提到在南太平洋受傷的一位士官的故事。他的喉嚨被彈片擊中,接受了7次輸血。他給醫生寫了一個小條子,上麵的文字是:“我能活下去嗎?”
醫生回答:“可以的。”
他又寫道,“我還可以講話嗎?”
回答也是肯定的。
他又寫了一張紙條說:“那我還操什麼心呢?”。
現在你何不問問自己:“我到底在煩惱些什麼呢?”你多半會發現,你所擔心的事既不重要,也沒有意義。
我們的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都進行得很順利,而隻有10%出現問題。如果我們想要快樂,隻需要集中注意力在那90%的好事上。不去看那10%便可以了。如果我們想要煩惱、抱怨、得胃潰瘍,那隻要集中注意力在10%的不滿意之處,而忽略掉那90%也就可以了。
在英國許多的教堂裏都可以看到這兩個字:“思恩、”
我們的心中也應該深深地銘記這兩個字。想想所有我們應該感謝的事,並真正地感謝。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史威福特,可以算得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悲觀的人,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該出生,生日的時候他常穿著黑色的喪服守齋。即使在這種絕望中,他仍沒有忘記隻有快樂的心境才可以帶來健康。他曾宣稱:世上最好的醫生,就是飲食有度、保持平安以及愉悅的心情。
我們如果願意,大可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藏——而感到滿足和開心。
給你一億元交換你的雙眼,你願意嗎?可能要勝過阿裏巴巴的寶
兩隻腳值多少錢?雙手呢?聽覺呢?子女?家庭?
盤算你所擁有的資產,一定會發現,即使給你這個世界所有的財富,你也不會願意出讓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這些。
但是,我們會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嗎?
嗅!不!叔本華說:“我們很少想到自己所擁有的,而總是想著自己缺失的。這種傾向實在是世上最令人不幸的事之一。它帶來的災難隻怕比所有的戰爭疾病都要重大。”
一位居住在新澤西州的帕瑪先生告訴我下麵這則故事:“我從陸軍退伍後不久便開始自己做生意,我日夜辛勤地工作,情況很不錯。可是接著麻煩來了,我得不到零件和原料,便擔心生意支持不下去,我煩惱極了,也變得尖酸刻薄。當然,當時的我並不自覺,但後來我才發現自己差點因此失去一個溫暖的家。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對我說:‘你不覺得羞愧嗎?看你現在這個樣子,好像世上隻有你一個人有麻煩似的。即使你真的停止營業一陣子,那又能怎樣?供貨正常後,你還可以再開始呀!你真該為你所得到的感謝了!但你還是怨天尤人,我多想能像你一樣,看看我!我隻有一條手臂,半邊臉也被炮火毀容了,但我並不會抱怨。如果你再不停止怨天尤人,那不僅會丟掉生意,還會賠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以及朋友!’
“這些話真如當頭一棒,我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擁有的已經夠多了,我提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轍。
我的朋友露絲,也因為整天煩惱自己所欠缺的而差點釀成悲劇。幾年前,我們是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寫作班上認識的,她給我講述了她的一段經曆:
“我的日子安排得很緊湊,我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習風琴,在城裏主持一個演說訓練班,還在另一個城裏講授音樂欣賞……我忙著出席宴會、跳舞,在星空下騎馬馳騁。直到有一天早上,我完全崩潰了,醫生說:“你得臥床休息一年。”他沒有讓我相信,自己會再恢複健康。
“在床上躺一年!那簡直是個廢物,還不如死了算了。
“我驚恐極了,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我做了什麼對不起他人的事,而要受這種報應?
“我哭了好久卻怎麼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不過,我還是按照醫生的囑咐臥床休息。我的鄰居魯道夫是一位藝術家,他來看我,並告訴我:‘你以為在床上躺一年就很悲慘嗎?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想,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真正地了解自己,這幾個月,你在心靈上的成長可以抵得上過去的幾十年。’
“於是,我慢慢平靜下來,開始努力建立起另外一套價值觀。我閱讀了一些啟發人心的書。有一天,我聽到收音機裏的播音員說:‘你所表現出來的永遠隻是內心世界的反映。’我以前聽過這種話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這次才真正地深植內心。
“我開始去想一些令自己活下去的想法,一些開心、健康的想法。每天早晨醒過來時,我就強迫自己想一遍現在所擁有的,並且應該對這個世界充滿感激之事。我的身體沒有疼痛,但我有個可愛的小女兒、我的視力、我的聽覺、收音機裏悅耳的音樂、有看書的閑暇、美味的食物,還有一些好朋友。
“來看我的客人實在太多了,醫生不得不限製一次隻能容許一位來訪,而且還有時間限製。
“許多年以來,我都能過著豐富、活躍的生活,現在我深深地感謝躺在床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州最有價值、最快樂的一年。那一年中我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天早上先清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到現在我還沿襲這個習慣。這已成為我最寶貴的財產。我得承認在害怕死亡之前,我並沒有真正活過。”
我親愛的露絲,你可能並不知道,你學到的教訓和2闐年前英國作家約翰遜所發現的是完全一樣的。約翰遜曾說過:能看到每件事情的最好一麵,並養成一種習慣,這真是千金不換的珍寶。
羅根·史密斯有一句智慧之言:“人生有兩項主要目標,第一,擁有你所向往的;然後,享受它們。隻有最具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
你想知道怎樣把在廚房洗碗的瑣事變成令人興奮的經驗嗎?
推薦你讀一讀達爾所著的《我要看》。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失明50年的老婦人。她寫道:“我僅存的一隻眼上布滿了斑點,所有的視力隻靠左側一點點小孔。我看書時,必須把書舉到臉麵前,並盡可能靠近我左眼左側的視覺區域。”
但是她並不打算接受憐憫,也不想享受特別的待遇。小時候,她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可是看不到任何記號,等到其他小朋友都回家了,她才趴在地上辨認那些記號。她把地上劃的線完全熟記,並成為玩這個遊戲的佼佼者。她在家自修,拿著放大字體的書,靠近臉,近得睫毛都挨得到書頁。她修完了兩個學位:明尼蘇達大學的學士及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
她開始是在明尼蘇達州一個小村莊教書,後來變成了南達科他州一個學院的新聞文學教授。她在當地任教13年,並常在婦女俱樂部裏演講,上電台節目談論書籍與作者。在書中她寫道:“在我的內心深處,始終不能祛除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一點,我隻有對人生采取開心,甚至是天真的態度。”
1943年,她已經52歲了,卻發生了一項奇跡:極負盛名的梅奧醫院的一項手術,使她恢複了比以前還要好40倍的視力。
一個全新的、令人振奮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即使是在水槽邊洗碗,對她而言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她寫道:“我開始玩弄碟子上的泡沫,用手指捧起一個肥皂泡泡,對著光看,我看到了縮小的、彩虹般的色彩幻影。”
從廚房的窗口望出去,她看到:“振動著灰黑色的翅膀飛過積雪的一隻麻雀。”,
能有幸親眼見到肥皂泡與麻雀,促使她以下麵這句話作為她的那本書的結尾:“親愛的主,我不禁低語,我們的上蒼,我感謝你,我感謝你。”
想想看,為了你能洗碗時看到彩色的泡沫,看到飛越雪地的麻雀,還要衷心感謝上帝!
你我不該慚愧嗎?
我們一直都生活在美妙的童話世界中,卻什麼都看不見,不知道珍惜享受。
想要保持平安快樂,那就盤算一下你所得到的恩惠吧。
小結:
1.現在你何不問問自己:”我到底在煩惱些什麼呢?”你多半會發現,你所擔心的事既不重要,也沒有意義。
2.世上最好的醫生,就是飲食有度、保持平安以及愉悅的心情。
3.羅根.史密斯有一句智慧之言:”人生有兩項主要目標,第一往的;然後,享受它們。隻有最具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擁有你所向。
跌倒了就要快速爬起來
卡耐基智慧金言:
人生最重要的不隻是運用自己所擁有的,因為任何人都會這樣做,真正重大的課題是如何從你的損失中獲益,這需要真正的智慧,也隻有這樣才顯示出你的雄才大略。
一天,我到芝加哥大學訪問休欽校長,請教他是怎麼處理憂慮的。他回答我:“我一直都遵循西爾斯百貨公司總裁羅森華的建議,他說:‘你手上如果隻有一個酸檸檬,那就做杯可口的檸檬汁吧!”’
這正是這位芝加哥大學的校長所采取的辦法,而一般人卻剛好反其道而行。
如果人們發現命運送給他的是一個檸檬,他便會立刻放棄,而且說:“我完了!我的運氣這麼壞!”於是他便與世界作對,把自己放入自我可憐的境地。
如果得到檸檬的是個聰明人,他會說:“我可以從這次不幸中學到什麼?我怎樣做才能改善目前的處境?我怎樣把這個檸檬做成檸檬汁呢?”
偉大的心理學家艾德勒,窮其一生研究人類及其潛能,他曾宣稱,他發現人類最不可思議的一種特性,就是“人具有反敗為勝的力量”。
我現在要敘述一位叫瑟瑪·湯姆生女士的故事,她的經曆正符合這句話,她述說自己的經曆:“二戰時,我先生駐防加州沙漠的陸軍基地。為了可以經常與他相聚,我搬到他的附近去住,但那兒實在是個可怕的地方,我想沒有再比那裏更糟糕的地方。我先生外出軍事學習時,隻有我一個人呆在小房子裏,天熱得要命,仙人掌蔭下的溫度是華氏一百二十五度(合攝氏六十一度),我沒有一個可以談話的人。那裏的風沙很大,所有吃的、呼吸的都充滿了沙、沙、沙。
“我覺得自己倒黴到了極點,覺得自己好可憐,於是便寫信給我的父母,告訴他們我放棄了,我一分鍾都不能再忍受了,準備打道回府,我情願去坐牢也不想再待在這個鬼地方。
“我父親的回信隻有三行字:
‘兩個人由鐵窗往外望,一人看到滿地的泥濘,另一人,卻看到滿天星辰。’
“我把這幾句話反複念了好幾遍,覺得自己很丟臉。我決定找出目前處境的優點,我尋找那片‘星空’。
“我開始與當地的農民交朋友,他們的反應讓我很感動。當我對他們的紡織和陶藝表示興趣的時候,他們會把拒絕賣給遊客的心愛作品送給我。我研究了各式各樣的仙人掌和當地植物。我試著認識一些人,我觀看沙漠的黃昏,尋找到二百萬年前的貝殼化石,原來這片沙漠在三百萬年前曾是一片海洋。
“是什麼帶來了這些驚人的改變呢?沙漠沒有什麼不同,改變的是我的態度,因為這種改變,使我有了一段精彩的經曆。我發現的新天地讓我覺得既刺激又興奮。我動手寫了一本小說,我從自築的牢房中看出去,找到美麗的星辰。”
瑟瑪.湯姆生所發現的正是耶穌誕生五百年後希臘人所發現的真理:“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難的事。”
佛斯狄克在二十世紀再次重述這個真理;“真正的快樂不見得是愉悅的,而多半是一種勝利,一次將檸檬榨成檸檬汁的經驗。”
我拜訪過一位住在佛羅裏達州的快樂農人,他將“一顆有毒的檸檬做成了可口的檸檬汁”。
當他買下農田的時候,情緒十分低落。土地貧瘠得不適合種植果樹,甚至連養豬也不行。除了一些灌木和響尾蛇,什麼都活不了。後來,他忽然有了一個主意,他決定將“負債”變成資產,他要利用這些響尾蛇。於是,他不顧大家的驚異,開始生產響尾蛇罐頭。
幾年後,我再去拜訪他時,發現每年有平均二萬名遊客到他的響尾蛇農莊參觀,他的生意好極了。我親眼目睹了響尾蛇的毒液被抽出後送往實驗室製作血清,蛇皮高價出售。
我在全美各地旅行,常有幸見到“有能力反敗為勝”的人。
已故的作家威廉·波利多曾寫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以你的所得作投資,因為任何人都可以這樣做。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從損失中獲利。這才需要智慧,也才能顯示出人的高低貴賤。”波利多寫這段話的時候,他在一次火車意外中失去了一條腿。
不過,我還認識一位喪失雙腿的人,也能反敗為勝。
他名叫本·佛森。我在佐治亞州大西洋城的一家旅館電梯中遇到他。我步入電梯時,注意到這位表情愉悅的人下半身沒有腿。他坐在電梯角落的輪椅上。電梯停在他要去的那層樓時,他和善地請我移到角落,以便他移動輪椅時更順利。
“對不起”他說:“讓你不方便!”他臉上掛著溫煦的笑容。
我走出電梯,回到房間以後,實在沒法不想到這位開心的殘障者。於是我找到他,請他告訴我他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一九二九年,”他麵帶微笑說:“我到山上砍伐胡桃木,我把木材堆在車上開車回家。忽然一根木條滑下來,在我急轉彎時,木條卡在車軸上,我被彈到一棵樹上,脊椎受了傷,雙腿因此癱瘓,並被截肢。
“那年我隻有二十四歲,從那以後,我沒有再走過一步路。”
二十四歲的青年,就被宣判一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
我問他怎麼能這麼勇敢地麵對現實。
他說:“我不能!”他說他當時憤怒地抗拒,怨恨命運的作弄。隨著年齡漸長,他發現抗拒對自己毫無幫助,隻不過使自己更淒慘。
“我終於體會到,”他說:“別人都和善禮貌地對我,我起碼也應該禮貌和善地回應人家。”
我再問他,過了這麼多年,他是否仍覺得那次事件是個不幸。他說:“不!我幾乎慶幸它的發生。”他告訴我經過了震驚與憤慨階段後,他開始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裏生活。他開始閱讀並培養對文學的嗜好。在十四年裏,他最少讀了一千四百本書籍,這些書拓展他的視野,他的人生比他以前所想像的還要豐富。他也開始欣賞音樂,那些令他感動的交響樂以前隻會讓他打盹。然而,真正最重大的改變,還是他有了思考的時間。“我一生中第一次,”他說,“真正用心看世界,並體會其價值。我終於體會到以前津津樂道的事,都沒有真正價值。”
由於閱讀,他開始對政治感興趣,他研究公共問題,坐在輪椅上發表演說!他開始了解人們,而人們也開始認識他。他坐在輪椅上,就任佐治亞州州務卿。
我在紐約市講授成人教育課程時,了解到很多人都有很多遺憾,最主要的遺憾是沒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他們似乎認為未進大學是一種缺陷。但我認識許多成功的名人都沒有上過大學,其實,沒上大學並不那麼重要。
我經常告訴這些學員一個失學者的故事:
他的童年非常貧困,他父親去世後,靠他父親的朋友幫忙才得以安葬。他的母親必須到一家雨傘工廠,一天工作十小時,再帶些零工回來做,做到晚上十一點鍾。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男孩,有一次參加教會的戲劇表演,覺得表演非常有趣,就開始磨煉自己公眾演說的能力。後來也因為這樣,他進入政界。三十歲時,他當選紐約州議員。不過對接受這樣的重大責任,他其實還沒有準備妥當。
事實上,他親口告訴我,他還搞不清楚州議員應該做些什麼。他開始閱讀冗長複雜的提案,這些提案對他來說,就跟天書一樣。他被選為森林委員會委員,可是因為他從來就不了解森林,所以非常擔心。他又被選人銀行委員會,可是他連銀行賬戶也沒有,因此他十分茫然。他告訴我,如果不是恥於向母親承認自己的挫折感,他可能早就辭職不幹了。絕望中,他決定一天學習十六小時,把自己無知的“酸檸檬”,做成知識的“甜檸檬汁”。正因為這種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為全國性的政治人物,他的表現如此傑出,連紐約時報都尊稱他為“紐約市最可愛市民”。
這位傳奇人物就是艾爾·史密斯。
在艾爾開始受教育後的十年,他成為紐約州政府的“活字典”。他曾連任四屆紐約州州長——當時還沒有人擁有這樣的記錄。一九二八年,他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在內的六所著名大學,都曾頒授榮譽學位給這位少年失學的人。
艾爾親口告訴我,如果他不是一天勤讀十六小時,把他的缺陷彌補過來,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
哲學家尼采認為傑出的人,“不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並且熱愛這種挑戰”。
威廉·詹姆斯曾說:“我們最大的弱點,給了我們不可預期的動力。”
貝多芬則可能因為耳聾才得以完成這麼動人的音樂作品。
海倫.凱勒的創作事業完全是受到耳聾目盲的激發。
在達爾文誕生於英國的同一天,美國肯塔基州的小木屋裏也誕生了一位嬰兒,他也同樣受自己缺陷的激發,這個孩子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他生長在富有的家庭,並得到哈佛大學的法學學位,又有圓滿的婚姻,那他可能永遠都不能在蓋茨堡講出那麼深刻動人、不朽的名篇,更別提連任就職時的演說。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具有統治者最高尚情操的人,他說:“對人無惡意,常懷慈悲於世人……”
佛斯狄克曾提到:“有一則北歐寓言中說過,冰冷的北極風造就了維京人。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相信,人們會因為舒適的生活和沒有任何困難而覺得快樂呢?正相反,自憐的人即使舒舒服服地靠在沙發上,也不會停止自憐。反倒是那些不計環境優劣的人常常感覺快樂,他們對個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勇於擔當,也從不逃避。”
如此說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是,我們可能成功。第二個是,即使不能成功,這種努力的本身已經迫使我們向前看,而不是隻會悔恨,它會驅除消極的思想,代之以積極的看法。它激發了我們的創造力,促使我們忙碌,使我們沒有時間和心情,去憂傷過去的事。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歐·布爾在巴黎一次音樂會上,小提琴的A弦忽然斷了,他麵不改色地用剩餘的三條弦奏完全曲。
佛斯狄克曾說:“這就是人生,斷了一條弦,就用剩餘的弦繼續演奏。”
如果我能夠做到,我就要把威廉·波利多的這段話懸掛在每一所學校裏:“人生最重要的不隻是運用自己所擁有的,因為任何人都會這樣做,真正重大的課題是如何從你的損失中獲益,這需要真正的智慧,也隻有這樣才顯示出你的雄才大略。”
獲得平安快樂的秘訣是:學會反敗為勝。
小結:
1.偉大的心理學家艾德勒,窮其一生研究人類及其潛能,他曾宣稱人類最不可思議的一種特性,就是“人具有反敗為勝的力量”。
2.“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難的事。”
3.“真正的快樂不見得是愉悅的,而多半是一種勝利,一次將檸檬榨成檸檬汁的經驗。”
沒人願意踢一隻死狗
卡耐基智慧金言:
如果我們因為不公正的批評而憂慮的時候,請記住: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一種偽裝過的恭維。從來沒有人願意踢一隻死了的狗。
在1929年,美國發生了一件震動全國教育界的大事,美國各地的學者都趕到芝加哥去看熱鬧。幾年之前,一個口叫羅伯·郝金斯的年輕人,半工半讀地從耶魯大學畢業,當過作家、做過伐木工人、家庭教師以及賣成衣的售貨員。僅僅經過短短8年,他就被任命為美國的第四有錢大學,即芝加哥大學的校長。他有多大?真令人難以置信。老一輩的教育人士都大搖其頭,人們對他的批評就如同山崩落石一般,一齊打在了這位“神童”的頭上,說他這樣,說他那樣,譬如:太年輕了,經驗不夠;說他的教育觀念很不成熟,甚至他們還在各大報紙參加了攻擊。
在羅伯。郝金斯就任的那天,一個朋友對他的父親說:“今天早上我在報上看見社論在攻擊你的兒子,真是把我嚇壞了。”
“不錯,”郝金斯的父親回答,“話說得是很凶。但請記住,從來沒有人願意踢一隻死了的狗。”
不錯,這隻狗越重要,踢它的人就越感到滿足。後來成為英王愛德華八世的溫莎王子,他的屁股就曾被人狠狠地踢過。
當時他正在帝文夏的達特英斯學院讀書,這個學校相當於美國安那波裏市的海軍軍官學校。溫莎王子那時候才14歲。
有一天,一位海軍軍官發現他在哭,便問他有什麼事情。起先他不肯說,最後終於說了真話:他被軍官學校的學生踢了屁股。指揮官把所有的學生召集起來,向他們解釋王子並沒有告狀,但他想曉得為什麼這些人要這樣地虐待溫莎王子。
大家推諉拖延並支吾了半天,最後這些學生終於承認:等他們自己將來成了皇家海軍的指揮官或艦長的時候,他們希望可以告訴人家,他們曾經踢過國王的屁股。
所以,當你被人家踢了,或是被別人惡意批評,請記住:他們之所以要做這樣做,是因為這樣能使那些人有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通常意味著你已經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別人注意。很多人在罵那些教育程度比他們高,或在各方麵都比他們成功得多的人時,都會有一種滿足的快感。比如說,我在寫這一章的時候,接到了一個女人的來信,信中,她痛罵了創建救世軍的威廉·布茨將軍。因為我曾經在廣播節目裏讚揚過布茨將軍,所以這個女人才寫信給我,並說布茨將軍侵占了她募來救濟窮人的800萬美金捐款。這種指責當然是非常荒謬的,但這個女人並不是想找到事情的真相,而隻是想要扳倒一個比她地位高的人,來得到自己的滿足。我把她那封無聊的信丟進了紙簍裏,我看不出布茨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但卻對這個女人非常清楚。多年前,叔本華曾說:“庸俗的人在偉人的錯誤和愚行中,得到自己最大的快感。”
大概很少會有人認為耶魯大學的校長是一個庸俗的人,而曾擔任過耶魯大學校長的摩太·道特,卻以能夠責罵一位總統為榮。
“我們就會看見我們的妻子和女兒,成為合法賣淫的犧牲者。我們會大受羞辱,並受到嚴重的損害。我們的自尊和德行都會消失殆盡,入神共憤。”
這幾句話聽來好像是在罵希特勒,對不對?
但不是的。這些話是在罵湯瑪斯.傑佛遜。
哪一個湯瑪斯·傑佛遜呢?
想必不是那位不朽的湯瑪斯·傑佛遜吧?
難道是那個寫獨立宣言,那個民主政體的代表人物?
一點也不錯,說的正是這個人。
你想一想,哪個美國人曾經被人家罵做“偽君子”、“大騙子”或“隻比謀殺犯好一點點”的?
有張報紙上的漫畫畫著他站在斷頭台上,大刀正準備把他的頭砍下來;當他騎馬從街上走過的時候,一大群人都圍著他又叫又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