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以積極的心態抗拒憂慮(3 / 3)

“我成功地克服了孤寂的恐懼感。現在過得很快活,現在的我對生命充滿了熱誠和愛。現在不論在生活上碰到什麼事情,我都不會再害怕了;我現在明白,不必害怕未來。‘對一個聰明人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

“這個人很快樂,也隻有他才能快樂,

因為他把今天看成是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會感受到安全。”

猜猜這幾句話是誰寫的?

如果是今天,他會這樣說:“不論明天會怎麼樣,我已經過了今天這幾句話的作者是古羅馬詩人何瑞斯,寫在基督誕生前30年。

我認為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是:所有人都拖延著時間不去生活,卻總是夢想著在天邊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園,卻不欣賞開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花。

“人生短暫的曆程是多麼奇怪啁,”史蒂芬·利科克寫道,“小孩子總是說,‘等我變成大孩子的時候……’可那又怎麼樣呢?大孩子會說:‘等我長大成人之後……’等他真的長大成人了,他也許又會說,‘等我結婚以後……’即使等他結了婚,也不會怎樣,他的想法隨後又變成了‘等我退休之後……’,等他退休之後,再回頭看看自己所經曆的一切,似乎自己錯過了一切,失去了所有的時間,而這一切已一去不複返。可我們總是無法及早學會這個道理:生命就在生活裏,在每一天和每一刻。”

愛德華·伊文斯先生也曾在學會“生命就在生活裏,就在每一天和每一刻”這個道理之前,幾乎因為憂慮而自殺。

愛德華·伊文斯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開始以賣報為生,之後又在一家雜貨店當店員。由於家裏人多,七口人都要靠他吃飯,他就想法又找到一個助理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雖然薪水很少,卻不敢辭職。過了8年,他鼓足勇氣,開始自己的事業。他借來55美元,開創事業,每年賺進兩萬美元。然而,幸運之神並沒有爛越深,我躺在床上難受極了。身體變得越來越弱,最後醫生告訴我,我隻能活兩個禮拜。我很吃驚,當時寫好了遺囑,然後就躺在床上等死。那時候掙紮或擔憂對我而言都沒有用了,剩下的隻有放棄,我放鬆精神,閉目休息。連續好幾個星期,都是每天睡不到兩個小時。而此時卻因為感覺這一切就要結束了,反而睡得像個孩子。腦子裏完全沒有了令人疲倦的憂慮,胃口也變好了,體重也開始增加。

“沒想到,過了幾個星期,我竟然能撐著拐杖走路了。6個星期之後,我可以繼續工作了。以前一年可以賺兩萬美元,但現在,我隻要找到一周30美元的工作,就已經很滿足了。我找了一份工作,是推銷運送汽車的輪船上安在汽車輪子後麵的擋板。這時的我已經學會不再憂慮,不會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情後悔,也不再害怕將來。我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熱誠,都放在推銷擋板上。”

在這樣一種心情狀態下,愛德華.伊文斯進步得非常快,沒過幾年,他便成了伊文斯工業公司的董事長。伊文斯工業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紐約股票市場交易所上市。如果你乘飛機到格陵蘭,很可能就降落在伊文斯機場,這個機場就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之所以他會有這樣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學會了“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這句話。

就連法國偉大的哲學家蒙坦,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他說:“在我的生活中曾經充滿了可怕的不幸,而這些不幸在以前幾乎沒有遇見過。”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活中都充滿不幸,但丁說:“想一想,這一天永遠不會再來了。”

生命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速流逝,今天是我們最值得珍惜的,也是我們惟一能夠真正把握的時間。

最近,我在勞維爾·湯姆斯的農場度過了一個周末。我注意到,他用鏡框裝上了《聖經》第118篇的句子: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我們在其中,

要高興歡喜。

他把它掛在他廣播電台的牆上,這樣,他可以每天每刻都看見。

約翰.羅斯金在桌子上放了一塊石頭,石頭上隻刻有兩個字——“今天”。

我也在洗手間的鏡子上倒貼了一首詩。是威廉.奧斯勒爵士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詩,詩的作者是印度一位很有名的戲劇家卡裏達沙。

向黎明敬禮

看著今天!

因為它就是生命,

它是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暫的時間裏,

有你存在的所有變化與現實:

成長的福佑,

行動的榮耀,

還有成功的輝煌。

昨天不過是一場夢,

明天隻是一個幻影,

但生活在美好的今天,

卻能使每一個昨天成為一個快樂的夢,

使每一個明天都充滿了希望的幻景。

所以,好好看著今天吧,

這就是你對黎明的敬禮。

從今天開始,你所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不希望憂慮幹擾生活,就學習威廉。奧斯勒爵士的“用鐵門把過去和未來隔斷,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

現在,對自己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然後寫下答案:

第一,我現在是不是沒有生活在現在,而是在擔心未來?或者隻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遙遠而奇妙的玫瑰園”?

第二,我是否經常後悔自己過去做過的事,或者為已經發生的事而難受?

第三,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是否下定決心“抓住這一天”,盡量利用這24小

第四,如果讓自己“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是否能從生命中得到更多的東

第五,我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做?是下個星期?明天?還是今天?

解決憂慮的萬能公式

卡耐基智慧金言:

你要願意承擔這種情況,因為……能接受既成的事實,就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個步驟。

這套消除憂慮的萬靈公式,曾經使一個帶著棺材航海旅行的垂死病人胖了四十公斤。

你是否想得到一個快而有效的消除憂慮的辦法——那種在你不必再多往下看之前,就能馬上應用的方法?

那麼讓我告訴你威利·卡瑞爾所發明的這個辦法。卡瑞爾是一個很聰明的工程師,他開創了空氣調節器的創造業,現在是紐約州瑞西世界聞名的卡瑞爾公司的負責人。我所知道的解決憂慮困難的最好辦法,是我和卡瑞爾先生在紐約的工程師俱樂部吃中飯的時候親自從他那裏學到的:

“年輕的時候,”卡瑞爾先生說,“我在紐約州水牛城的水牛鋼鐵公司做事。我必須到密蘇裏州水晶城的匹茲堡玻璃公司——一座花費好幾百萬美金建造的工廠,去安裝一架瓦斯清潔機,目的是清除瓦斯裏的雜質,使瓦斯燃燒時不至於傷到引擎。這種清潔瓦斯的方法是新的方法,以前隻試過一次——而且當時的情況很不相同。我到密蘇裏州水晶城工作的時候,很多事先沒有想到的困難都發生了。經過一番調整之後,機器可以使用了,可是成績並不能好到我們所保證的程度。

“我對自己的失敗非常吃驚,覺得好象是有人在我頭上重重地打了一拳。我的胃和整個肚子都開始扭痛起來。有好一陣子,我擔憂得簡直沒有辦法睡覺。

最後,因為我的常識,我想起憂慮並不能夠解決問題,於是我想出一個不需要憂慮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結果非常有效。我這個反憂慮的辦法,已經使用三十多年。這個辦法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中共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我先毫不害怕而誠懇地分析整個情況,然後找出萬一失敗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沒有人會把我關起來,或者把我槍斃,這一點說得很準。不錯,很可能我會丟掉差事;也可能我的老板會把整個機器拆掉,使投下去的兩萬塊錢泡湯。

“第二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之後,我就讓自己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接受它。我對自己說,這次的失敗,在我的紀錄上會是一個很大的汙點,可能我會因此而丟差事。但即使真是如此,我還是可以另外找到一份差事。事情可能比這更糟;至於我的那些老板——他們也知道我們現在是在試驗一種清除瓦斯新法,如果這種實驗要花他們兩萬美金,他們還付得起。他們可以把這個帳算在研究費用上,因為這隻是一種實驗。

“發現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並讓自己能夠接受之後,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了。我馬上輕鬆下來,感受到幾天以來所沒經驗過的一份平靜。

“第三步,從這以後,我就平靜地把我的時間和粗力,拿來試著改善我在心理上已經接受的那種最壞情況。

“我努力找出一些辦法,讓我減少我們目前麵臨的兩萬元損失。我做了幾次實驗,最後發現,如果我們再多花五千塊錢,加裝一些設備,我們的問題就可以解決。我們照這個辦法去做之後,公司不但沒有損失兩萬塊錢,反而賺了一萬五千塊錢。

“如果當時我一直擔心下去的話,恐怕再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憂慮的最大壞處,就是會毀了我集中精神的能力。在我們憂慮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會到處亂轉,而喪失所有做決定的能力。然而,當我們強迫自己麵對最壞的情況,而在精神上接受它之後,我們就能夠衡量所有可能的情形.使我們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地位。

“我剛才所說的這件事,發生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因為這種做法非常好,我就一直使用著。結果呢,我的生活裏幾乎完全不再有煩惱了。”

為什麼威利·卡瑞爾的萬靈公式這麼有價值,這麼實用呢?從心理學上來講,它能夠把我們從那個巨大的灰色雲層裏拉下來,讓我們不再因為憂慮而盲目地摸索,它可以使我們的雙腳穩穩地站在地麵上,而我們也都知道自己的確站在地麵上。如果我們腳下沒有結實的土地,又怎麼能希望把事情想通呢?

應用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已經去世三十八年了,可是如果他今天還活著,聽到這個麵對最壞情況的公式的話,一定也會大表讚同。我怎麼知道的呢?因為他曾經告訴他的學生說,“你要願意承擔這種情況,因為……能接受既成的事實,就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個步驟。”

林語堂在他那本銷路很廣的《生活的藝術》裏也談到這個同樣的概念,“心理的平靜”,這位中國哲學家說,“……能接受最壞的情況,在心理上,就能讓你發揮出新的能力。”

這就對了,一點也不錯。在心理上,就能讓你發揮出新的能力。當我們接受了最壞的情況之後,我們就不會再損失什麼,而這也就是說,一切都可以得回來。“在麵對最壞的情況之後,”威利·卡瑞爾告訴我們說,“我馬上就輕鬆下來,感到一種好幾天來沒有經曆過的平靜。然後,我就能思想了。”

很有道理,對不對?可是還有成千上萬的人,為憤怒而毀了他們的生活。因為他們拒絕接受最壞的情況,不肯由此以求改進,不願意在災難中盡可能地救出點東西來。他們不但不重新構築他們的財富,卻參與了“和經驗所有的一次冷酷而激烈的鬥爭”——終於變成

我們稱之為憂鬱症的那種頹喪的情緒的犧牲者。

你是否願意看看其他人怎樣利用威利·卡瑞爾的萬靈公式,來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呢?

下麵是艾爾·漢裏的故事。那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七日,他在波斯頓史帝拉大飯店親口告訴我的故事:

“一九二九年,”他說,“我因為常常發愁,得了胃潰瘍。有一天晚上,我的胃出血了,被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學的醫學院附設醫院裏。我的體重從一百七十五磅降到九十磅。我的病嚴重到使醫生警告我,連頭都不許抬。三個醫生中,有一個是非常有名的胃潰瘍專家。他們說我的病是‘已經無藥可救了’。我隻能吃蘇打粉,每小時吃一大匙半流質的東西,每天早上和每天晚上都要有護士拿一條橡皮管插進我的胃裏,把裏麵的東西洗出來。

“這種情形經過了好幾個月……最後,我對自己說,‘你睡吧,漢裏,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指望了,不如好好利用你剩下的這一點時間。你一直想在你死以前環遊世界,所以如果你還想這樣做的話,隻有現在就去做了。’

“當我對那幾位醫生說,我要環遊世界、我自己會一天洗兩次胃的時候,他們都大吃一驚。不可能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這種事。他們警告我說,如果我開始環遊世界,我就隻有葬在海裏了,‘不,我不會的。’我回答說。‘我已經答應過我的親友,我要葬在尼布雷斯卡州我們老家的墓園裏,所以我打算把我的棺材隨身帶著。’

“我去買了一具棺材,把它運上船,然後和輪船公司安排好,萬一我去世的話,就把我的屍體放在冷凍艙裏,一直到回到老家的時候。我開始踏上旅程,心裏隻想著奧瑪開儼的一首詩:

啊,在我們零落為泥之前,

豈能辜負,不拚作一生歡

物化為泥,永寂黃泉下

沒酒、沒弦、沒歌伎,而且沒明天。

“我從洛杉磯上了亞當斯總統號船向東方航行的時候,就覺得好多了,漸漸地不再吃藥,也不再洗胃,不久之後,任何食物都能吃了——甚至包括許多奇奇怪怪的當地食品和調味品。這些都是別人說我吃了一定會送命的。幾個禮拜過去之後,我甚至可以抽長長的黑雪茄,喝幾杯老酒。多年來我從來沒有這樣享受過。我們在印度洋上碰到季節風,在太平洋上遇到台風。這種事情就隻因為害怕,也會讓我躺進棺材裏的,可是我卻從這次冒險中得到很大的樂趣。

“我在船上和他們玩遊戲、唱歌、交新朋友,晚上聊到半夜。我們到了中國和印度之後,我發現我回去之後要料理的私事,跟在東方所見到的貧窮與饑餓比起來,簡直象是天堂跟地獄之比。我中止了所有無聊的擔憂,覺得非常的舒服。回到美國之後,我的體重增加九十磅,幾乎完全忘記我曾患過胃潰瘍。我這一生中從沒有覺得這麼舒服。我回去做事,此後一天也沒再病過。”

艾爾·漢裏告訴我,他發現他是在下意識裏應用了威利·卡瑞爾征服憂慮的辦法。

“首先,我問自己:‘所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讓自己準備好接受死亡。我不得不如此,因為別無其他的選擇,幾個醫生都說我沒有希望了。

“第三,我想辦法改善這種情況。辦法是:‘盡量享受我所剩下的這一點點的時間’……如果,”他繼續說道,“如果我上船之後還繼續憂慮下去,毫無疑問的,我一定會躺在我的棺材裏,完成這次旅行了。可是我放輕鬆下來,忘了所有的麻煩,而這種心理平靜,使我產生了新的體力,救了我的性命。”

所以,第二條規則是:如果你有擔憂的問題,就應用威利。卡瑞爾的萬靈公式,進行下麵三件事情——

1.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2.如果你必須接受的話,就準備接受它。

3.然後很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勵誌故事

為了幫女婿改掉惡習

泰國有個叫奈哈鬆的人,一心想成為大富翁,他覺得成功的捷徑便是學會煉金術。他把全部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用在了煉金術的實踐中。不久,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家中變得一貧如洗,連飯也吃不上了。妻子無奈,跑到父母那裏訴苦,她父母決定幫女婿改掉惡習。他們對奈哈鬆說:“我們已經掌握了煉金術,隻是現在還缺少煉金的東西。”

“快告訴我,還缺少什麼東西?”

“我們需要3公斤從香蕉葉下搜集起來的白色絨毛,這些絨毛必須是你自己種的香蕉樹上的,等到收完絨毛後,我們便告訴你煉金的方法。”

奈哈鬆回家後立即將已荒廢多年的田地種上了香蕉,為了盡快湊齊絨毛,他除了種自家以前就有的田地外,還開墾了大量的荒地。

當香蕉成熟後,他小心地從每張香蕉葉下收刮白絨毛,而他的妻子和兒女則抬著一串串香蕉到市場上去賣。就這樣,10年過去了,他終於收集夠了3公斤的絨毛。這天,他一臉興奮地提著絨毛來到嶽父母的家裏,向嶽父母討要煉金之術,嶽父母讓他打開了院中的一間房門,他立即看到滿屋的黃金,妻子和兒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訴他,這些金子都是用他10年裏所種的香蕉換來的。麵對滿屋實實在在的黃金,奈哈鬆恍然大悟。從此,他努力勞作,終於成了一方富翁。

請記住卡耐基忠告:為脫離貧窮境地而努力工作,是消除貧窮的惟一方法,而努力的過程最能造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