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溝通的技巧(2 / 3)

“當駕駛課程結束的時候,總統轉向我,說:‘嗯,張伯倫先生,我已經讓聯邦儲備委員會等候了三十分鍾,我想我最好還是回辦公室去吧。’

“我帶了一名機械師跟我到白宮。我們到那兒的時候,他就被介紹給羅斯福。他並沒和總統說過話,而羅斯福隻聽過一次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害羞的人,躲在角落裏。但是,在離開我們之前,總統找到了機械師,握著他的手,叫出他的名字,謝謝他到華府來。他的謝謝一點也不造作。他說的是心裏話。我可以感覺出來。

“回到紐約以後,我收到一張羅斯福總統的簽名照片,以及一小段謝辭,再度謝謝我的幫忙。他怎麼有時間做這件事,對我來說是神秘的。”

富蘭克林·羅斯福知道一個最單純、最明顯、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別人的姓名,使別人覺得重要——但生活中我們這麼做的人有多少呢?

你們知道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成功的原因何在呢?他自己對鋼鐵的製造懂得並不多,他手下比他了解鋼鐵的就有有好幾百個人。

他成功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如何做人處世。在他兒童時候,就有一種異於常人的組織和領導才能。在他10歲的時候,他就發現人們對自己的姓名看得非常地重要。於是他利用這項發現,很容易贏得別人的合作。他童年時代在蘇格蘭的時候,有一次抓了一隻兔子,那是一隻母兔。他很快發現了一整窩的小兔子,但沒有東西喂它們。可是他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他對附近的那些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找到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飽那些兔子,他就用他們的名字來給那些兔子命名。

這個方法取得的效果很大,卡耐基永遠也忘不了。

很多年之後,他從事商業的時候,也利用同樣的人性弱點,賺了好幾百萬元。例如,他希望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買他的鋼鐵軌道,而艾格·湯姆森正擔任這個公司的董事長。於是,安德魯·卡耐基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工廠,取名為“艾格·湯姆森鋼鐵工廠”。

那麼當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需要鐵軌的時候,你猜艾格.湯姆森會向誰買?很容易就可以想到。

當卡耐基和喬治·普爾門為臥車生意而競爭的時候,他還是利用了和處理兔子一樣的方法。

卡耐基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爾門所控製的那家公司搶生意。雙方都拚命想得到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生意,互相爭來爭去,大殺其價,以致根本就沒有什麼利潤可言。卡耐基和普爾門都到紐約去見聯合太平洋的董事會。有一天晚上,在聖尼可斯飯店見麵了,卡耐基說:“晚安,普爾門先生,我們這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普爾門問道。

於是卡耐基把他心中的話說出來——把他們兩家公司合並起來。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競爭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普爾門仔細地傾聽著,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接受。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要叫什麼名字呢?”卡耐基立刻說:“普爾門皇宮臥車公司,當然。”

普爾門的目光一亮。“到我的房間來,”他說,“我們來討論一下。”這次討論改寫了一頁工業史。

安德魯·卡耐基這種記住以及重視他朋友和商業人士名字的方式,是他領導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夠叫出他許多員工的名字為榮;而他很得意地說,當他親任主管的時候,他的鋼鐵廠未曾發生過罷工事件。

德州商業股份有限銀行的董事長班頓拉夫相信,公司越大,就越冷酷。他認為,惟一能使它溫暖一點的辦法,就是記住別人的名字。假如有個經理告訴我,他無法記住別人名字,就等於告訴我,他無法記住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而是在流沙上做著他的工作。

加州洛可派洛,魏迪斯的凱倫.柯希,是一位環球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她時常練習去記她機艙裏旅客的名字,並在為他們服務時稱呼他們。這使得她備受稱讚,有直接告訴她的,也有跟公司說的。有位旅客曾寫信給航空公司說:“我很久沒有搭乘環球航空的飛機了,但從現在起,一定要環球航空的飛機我才搭。你們讓我覺得你們的航空公司可能是專屬化了,而且這對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我們被介紹給一個陌生人,聊上幾分鍾,說再見的時候,我們大半都已不記得對方的名字。

一名政治家所要學習的第一課是:“記住選民的名字就是政治才能,記不住就是心不在焉。”

記住他人的姓名,在商業界和社交上的重要性,幾乎和在政治上一樣。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也就是拿破侖的侄兒,就曾得意地說,即使他公務再忙,他也能夠記得每一個他所認識的人的名字。

他所采用的方法非常地簡單。如果他沒有清楚地聽到對方的名字,就說,“對不起,我沒聽清楚。”如果碰到一個不常見的名字,他就說,“它是怎麼寫的?”

在談話的時候,他會把那個名字重複說幾次,試著在心中把它跟那個人的特征、表情和容貌聯想在一起。

如果對方比較重要,拿破侖就更進一步。一等到他旁邊沒有人,他就把那個人的名字寫在一張紙上,仔細瞧瞧,聚精會神地深深耕植在他心裏,然後把那張紙撕掉。這樣做,他對那個名字就不隻有眼睛的印象,還有耳朵的印象。

這一切都很費事,需要花時間,但愛默生說,“禮貌是由一些小的犧牲換來的。”

名字能使人出眾,它能使一個人在許多人中顯得獨立。記住別人的姓名並運用它的重要,並不是國王或公司經理的特權,它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我們應該注意一個名字裏所能包含的奇跡,並且要知道名字是完全屬於與我們交往的這個人,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所做的要求和我們要傳遞的信息,隻要我們從名字這裏著手,就會顯得特別的重要。不管是女侍或是總經理,在我們與別人交往時,記住他們的名字總會取得神奇的作用。

因此,如果你要別人喜歡你,法則的第三條是:

“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對他來說,是任何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

不要爭論不休

卡耐基智慧金言:

1.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加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沒有人能夠贏得了爭論。

2.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要像你避免響尾蛇和地震那樣避免爭論。

通常情況都是,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加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沒有人能夠贏得了爭論。輸了,當然是輸了;即使僥幸贏了,還是輸了。

我有一天晚上曾經在倫敦受到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教訓,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當時我是羅斯·史密斯爵土的私人經紀人。史密斯爵土在大戰期間曾任澳洲空軍戰鬥機飛行員,被派往巴勒斯坦工作。歐戰勝利締結停戰條約後不久,他在一個月內飛行了半個世界,這個壯舉震驚了全世界,在以前從來沒有人完成過這種功業。於是,他被澳洲政府獎勵五千美元;英王也授以他爵位。那段時間,他是聯合王國統治下被談論最多的人。有一天晚上我參加一次為推崇他而舉辦的宴會。

在宴席中,我右邊坐著的一位先生非常地健談,他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位先生提到,這句話出自聖經。我知道他錯了,因為我很確定地知道出處。為了證明我是對的,我多嘴地糾正他。他立即大叫,“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句話出自聖經。”

我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當時也在場,並且就坐在我左邊。他有段時間非常喜歡莎士比亞的著作,因此我倆都同意向他請教。葛孟聽了,在桌下踢了我一下,說:“戴爾,你錯了,這句話的確出自聖經,這位先生是對的。”

那晚回家的路上,我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我是對的,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哦,是的,當然你是對的。”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但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每個人都是要麵子的,特別是在這種場合,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這樣他會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點麵子呢?記住,要永遠避免跟別人正麵衝突。”

“永遠避免跟別人正麵衝突。”我永遠會記得這個教訓。

這個教訓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一直是個喜歡與人抬杠的家夥。小時候,我和我哥哥為天底下任何事物都抬杠。進人大學,我選修的是邏輯學和辯論術,也常常參加辯論比賽。後來我在紐約講授演講與辯論,甚至我曾一度想寫一本這方麵的書。從那次宴會上的事之後,我聽過、看過、參加過、也批評過無數次的爭論。

我隻得出了一個結果,天底下隻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要像你避免響尾蛇和地震那樣避免爭論。

通常情況都是,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加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沒有人能夠贏得了爭論。輸了,當然是輸了;即使僥幸贏了,還是輸了。原因是什麼?如果你的勝利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會覺得很得意。但他呢?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這樣說過:

“如果你老是喜歡爭論、反駁,或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所以,你自己要衡量一下:是那口頭的、表麵上的勝利重要,還是別人對你的好感重要?

也許你是對的,但要想改變別人的主意,你就必須給他人麵子。

威廉·麥肯多,是美國威爾遜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他通過多年政治生涯得出這樣的經驗:“爭論不可能使無知的人服氣。”

麥肯多說“無知的人”已經是非常地保留了。據我本人的經驗,不管對方才智怎樣,你都不可能靠爭論去改變他的想法。

舉個例子,所得稅顧問派生,跟一位政府的稅務稽核員爭論了一個小時,其原因就為了一筆關鍵性的9咖塊錢。派生解釋這9000塊錢事實上是應收賬款中的呆賬,沒辦法收回來,因此不該征收所得稅。那位稽核員堅持說:“非征不可。”

派生這樣形容:“那位稽核員是個很冷酷、傲慢,並且頑固的家夥,沒有任何事情和理由可以改變他。我們愈爭執,他愈頑固,因此我決定不再同他理論,開始改變話題對他說幾句好聽的話。

“我這樣說:‘這件事比起你處理其他的重要而困難的事情,的確是不足掛齒的小事。我曾在書上研究過稅務問題,但那都是死知識。而你的知識全是來自於工作經驗。有時我真希望有份像你這樣的工作,我就會學到許多。’

我的態度很誠懇。”

“馬上,稽核員在椅子上伸直身子,談論他的工作很長時間,講他發現過的許多稅務上的鬼花樣。他慢慢地友善起來,接下來又談起他的家庭和孩子。到我告別的時候,他告訴我再研究研究我的問題,會在近幾天內通知我。

“過了三天,他打電話告訴我,那筆所得稅決定不征了。”

在這位稅務稽核員身上,表現了人性最顯見的弱點。他要的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派生愈和他爭論,他愈要高聲強調職務上的權威。但一旦對方承認了他的權威,爭執自然就弱下來,他也有了擴張自我的機會,於是他就變成一位富於寬容和有同情心的人了。

拿破侖的家務總管康斯丹寫過一本書,叫《拿破侖私生活拾遺》,其中提到,當拿破侖和約瑟芬打桌球時曾說:“即使我打得還不錯,但我總是讓她贏,這樣可以讓她很高興。”

從拿破侖的故事裏,我們可以得到些啟示,讓我們的顧客、朋友、親人在那些雞毛蒜皮的爭論上贏過我們。

釋迦牟尼說“恨不消恨,端賴愛止”,爭強好辯絕不可能消弭誤會,我們隻能靠技巧、協調、寬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別人的觀點。

有一次,一位和同事發生激烈爭吵的青年軍官被林肯給批評了一通。林肯說:“任何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決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私人爭執上。要知道,爭執的後果不是他所能承擔得起的,而後果包括發脾氣,失去自製。對於和別人擁有相等權利的事物,你要多讓步一點;如果明顯是你對的事情,就讓步少一點。與其與狗爭道,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就算你殺了它,你被咬的傷也好不了。”

在《點點滴滴》一書中,有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何使不同的意見避免爭論的建議:

歡迎不同的意見有一句話值得你牢牢記住:“當兩個夥伴意見總是不同的時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如果有些地方你沒有想到,當有人提出來的時候,你應當表示衷心的感謝。這些意見可以成為你避免重大錯誤的重要參考。

不要相信你五覺的申象每個人在聽到他人提出相反意見的時候,第一個自然的反應就是自衛。所以,你碰到這種情況,要保持安靜,並且小心自己的直覺反應。這或許是你最差勁的地方,而不是你最好的地方。

控製你的碑氣

記住,你能夠根據一個人在何種情況下會發脾氣的情形,測定這個人的度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

羌聽為上

讓你的反對者有說話的機會。讓他們把話說完。不要抗爭、防護或爭辯,否則,隻會增加相互溝通的障礙。努力建立了解的橋梁,不要再加深誤解。

尋找同意的曲容

在你聽完了反對者的話之後,首先去想你同意的意見。

要誠實

對於你的錯誤,要誠實地說出來,而且為你的錯誤進行道歉。這樣能夠有助於解除反對者的武裝和減少他們的防衛。

同意認真考慮反對者的意見

也許你的反對者提出的意見是對的。在此時,你比較明智的做法就是同意考慮他們的意見。如果等到事後反對者對你說:“我們早就要告訴你了,誰讓你不聽呢。”那可是很難堪的。

為對立才的關心而真誠地表示感謝

把對立者當做要幫助你的人,對他們表示感謝,也許就可以把你的反對者轉變為你的朋友。

延緩采取行動,讓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楚把行動推遲,如此所有的事實才可能都考慮周到。在舉行下一次會議之前,先問問自己:“他們的意見是正確的嗎?或者有部分是對的?人家的立場是不是有道理?我的反應會帶來些什麼影響?他們會遠離我還是親近我?我的反應會不會提高別人對我的評價?我將會勝利還是失敗?如果我勝利了,我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我不說話,不同的意見就會消失了嗎?這個難題會不會是我的一次機會?”

真·皮爾士是個男高音歌唱家,他的婚姻大概有五十年之久了。他有一次說:“我和我妻子很久就達成一個協議——當一個人大吼的時候,另一個人就應該靜聽。所以,無論我們對對方有多麼地憤怒、不滿,我們都一直遵守著這項協議。因為我們知道,如果兩個人都大吼的時候,就沒有溝通可言了,有的隻是噪音和震動。”

所以,正確的規則是:

“要想在爭論中取勝,惟一的秘訣是避免爭論。”

如果錯了,就幹脆承認

卡耐基智慧金言:

1.一個人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有助於解決這項錯誤所帶來的麻煩。

2.用爭鬥的方法,你永遠不會獲得勝利。如果你讓步,你得到的會比你期望的高出很多。

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巧妙的讓對方同意你;而如果你錯了,就要馬上而誠懇地認錯。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也好得多。

我住在幾乎是紐約的地理中心點上。從我家步行一分鍾不到,就有一片森林。春天來的時候,野花白茫茫一片,鬆鼠在林間築巢育子,野草長到高過馬頭。這裏就是森林公園——它真的是一片森林,我看到它或許與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感覺不會差。我經常帶我的狗雷斯到公園散步,這是一隻小波士頓鬥牛犬,友善而不傷人。公園裏的人並不多,我經常不給雷斯係狗鏈或戴口罩。

有一天,我們在公園遇見一位騎馬的警察,他仿佛迫不急待要表現出他的權威。

“你怎麼能讓你的狗跑來跑去,卻不給它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他斥責我,“這是違法的,你不知道嗎?”

“是的,我知道。”我輕柔地回答,“我想它不會在這兒咬人的,警察先生。”

“你想的!你想的!法律可不管你怎麼想。它也許會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這次我不計較,下次可別讓我再看到這隻狗還沒有係上鏈子或套上口罩,否則你就去跟法官解釋啦。”

我態度誠懇地答應著。

我有好幾回都照著他的話做了。但是雷斯不喜歡戴口罩,我也不想這樣做,於是我們決定碰碰運氣。剛開始沒出什麼問題,但後來我們碰上了點麻煩。

這天下午,雷斯高興地跳過一個小山丘,就在這時,我看到了那匹紅棕色的馬,“權威”高高坐在上麵。雷斯跑在前麵,直接衝向那位警察。

我知道慘了,不等警察開口,我就趕快說道:“警官先生,現在被你當場抓住。我錯了,我沒有任何借口來推脫。你上星期就警告過我,如果出來再不給它戴口罩你就要罰我。”

“嗯,”他和顏悅色地說,“我能夠明白,在沒有人的時候,帶這麼一條小狗出來溜達,是多麼地愜意啊。”

“是的”我回答,“可這是法律不允許的。”

“可是像這樣的小狗,應該是不會咬傷別人的!”警察反而為我開脫。

“不,她或許會咬傷鬆鼠。”我說。

“哦,別把事情看得太糟糕了。”他說,“要不這樣吧,你讓它趕快跑過小山,使我看不見它,就可以啦。”

事實上,那個警察,並不是那麼無情的,他要的隻不過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所以我主動承認錯誤的時候,他惟一能滋長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表現出他的寬宏態度以顯慈悲。

試想想,如果我一開始就為自己辯護的話,想想,你曾經和警察爭辯過嗎?

我不和他爭辯,我承認他絕對正確,我絕對錯了。我立刻地、坦白地、熱誠地承認這點。就這樣,他反而不追究我的責任了。

如果我們確定自己免不了會遭受責備,還不如首先自己認錯,這比挨人家的批評好受得多嘛!如果你在別人批評你之前,就先責備自己,那他就會以寬大、諒解的態度對待你,忽視你的錯誤——就好像那位騎馬的警察對待我和雷斯那樣。

一個人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有助於解決這項錯誤所帶來的麻煩。

讓我們來看看新墨西哥州阿布庫克市的布魯士·哈威的故事吧:

他錯誤地核準給一位請病假的員工全薪。他後來發現了這個錯誤,就跟這位員工解釋,說必須糾正這項錯誤,要在他下次薪水支票中減去多付的薪水金額。這位員工說這樣做會給他帶來嚴重的財務問題,希望能夠分期扣回他多領的薪水。但哈威對這樣的事無法決定,必須獲得上級的批準。

哈威說:“我知道,這樣做肯定會讓老板很不高興的。我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我必須主動向老板承認錯誤。

“當我一進他的辦公室的時候,我就告訴老板我犯了一個錯誤,並把過程都講給他聽。他大聲說,這是人事部門的錯誤。我一直堅持說這是我的錯誤,他又大聲地指責會計部門的疏忽。我還是解釋說這是我的錯誤,他又責怪辦公室另外兩個同事。但是我總是說這是我的錯誤,最後他看著我說:‘好吧,這是你的錯誤。把它解決了吧。’這件事就這麼解決了,並沒有引起什麼麻煩。從那以後,老板更加看重我了。”

即使再蠢的人也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但是,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首先就給別人一個好的感覺,自己也有了退路,更顯得自己高尚。舉個例子,有關於南北戰爭時的李將軍有一個好的曆史記載,就是他曾把畢克德進攻蓋茨堡的失敗全部歸咎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