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1問題的提出(1 / 1)

關聯理論 (Sperber & Wilson 1986/1995)中的一個關鍵命題,就是對輸入信息的處理以對關聯期待的滿足或放棄而結束,即一旦關聯期待得到滿足或放棄,語用推理即告終止 (Sperber & Wilson 1995:109)。

然而,關聯理論的論證部分,基本上舉的都是滿足期待的例子,對放棄的情況語焉不詳或論證不力。比如 Wilson 在她的個人網站 http//www.phon.ucl.uk/home/deirdre/ 的《語用學》課程大綱內,舉過兩個例子來說明話語的不關聯以及對關聯期待的放棄:假如她上完課後有學生走上來說“你的名字叫 Wilson”或者說“你的名字不叫 Wilson”,這些話都不具備關聯性和關聯期待,因為它們所提供的要麼是全舊的信息,要麼是全新的信息,故不能與原有假設形成新舊信息互動,不能產生語境隱含,聽話人也就無法把握說話人的交際意圖。

筆者認為以上闡述有很大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