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部分(1 / 2)

第二十八部分

劉紹棠

對別人所說的一切,不要信以為真——有人由於圖利而欺騙你們。〔英〕雪萊:《告愛爾蘭人民書》

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應該裝著相信他。那他就會變得無恥和自信,更肆無忌憚地說謊,暴露出他的本來麵目。〔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忠告與格言》

猶豫

疑惑足以敗事,一個人往往因為遇事畏縮的緣故,失去了成功的機會。〔英〕莎士比亞:《惡有惡報》

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中〕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需,事之賊也。〔中〕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中〕《商君書·變法》

顧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猶豫,後必有悔。〔中〕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瞻前顧後,便作不成。〔中〕朱熹:《朱子全書·學》

猶豫並不是周密的分析。猶豫隻是思想和意誌的搖擺。猶豫愈久,就愈消失時機,消失你的意誌……〔中〕柯藍:《猶豫》

優柔寡斷的人們有時對自己的決定非常固執。〔意〕萊奧帕爾迪:《論文與對話》

需要深思熟慮通常是猶豫不決的借口,但實際上優柔寡斷者比別人更少思考。〔英〕亨利·泰勒:《政治家》

隻有沒有智慧的人,才會遲疑於好壞二者間的選擇。〔英〕莎士比亞:《維洛那二紳士》

懷疑主義經常是無用和無能的標誌。〔俄〕屠格涅夫:《羅亭》

猶豫是一種躲避錯誤也逃避責任的“方法”。〔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在科學的人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得出這樣的要求:“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裏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德〕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處事有疑,非智;臨危不決,非勇。〔中〕《舊唐書·尉遲敬德傳》

在最後一瞬間,總有一個以前不存在的理由——即:不可能再猶豫了。〔英〕喬治·艾略特:《弗立克斯·霍爾特》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中〕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下了決定之後,就不要忽然又去想到你剛才的付出是一種損失。因為這就是一切猶豫不決的總來源。任何的猶豫不決都是在這種心情下產生的。〔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欺騙

沒有比被人發現是一個騙子更可恥的事情了!〔英〕培根:《論真理》

欺騙有時成功,但它往往自殺。〔黎〕紀伯倫:《沙與沫》

精於騙術而又能把它當作鎧甲,以防備自己受到迷惑的人,是很少的。〔蘇〕車爾尼雪夫斯基:《怎麼辦》

無論多麼長久地欺騙別人,總有幾分在欺騙自己,這是人類天性使然。〔英〕J·H·紐曼:《教區講道和一般講道文集》

有些虛假可以亂真,不被它們欺騙可能是判斷的錯誤。〔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集》

我總認為,任何利用人類美德行騙的行為都是對偉大的人舉天性共和國的背叛,無論是在重大的還是瑣碎的場合,一切欺騙都會削弱自信和冷卻善心。〔英]塞繆爾·約翰遜:《拉塞勒斯》

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美〕林肯:《1885年9月8日的演說》

自從欺詐滲進了人們的天性中以後,人就隻剩下一個外表了。〔英〕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凡是帶欺騙性的東西,總是起一種魔術般的迷惑作用。〔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受騙的最可靠途徑,就是自以為比別人更狡猾。〔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傻瓜旁邊必然有騙子。[法〕巴爾紮克:《人間喜劇》

當我們自以為在欺騙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最容易受騙。[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騙子們生活得比大家好,正直的人卻生活得不如他們!〔蘇〕高爾基:《三人》

最聰明的人也會犯錯誤,受壞女人的欺騙;即使再聰明,也難免一再受騙。〔英〕彌爾頓:《鬥士參孫》

隨便什麼都比虛偽和欺騙好。〔俄〕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們的提防證明著別人的欺騙。〔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欺騙一個好人,就等於侮辱一個好人。〔法〕莫裏哀:《莫裏哀喜劇選》

勿騙人的意願,使我們經常受到別人的欺騙〔法〕拉羅什福科:《箴言錄》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我們傾向於信賴那些素不相識者,因為他們從未欺騙過我們。〔英〕塞繆爾·約翰遜:《閑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