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部分(2 / 3)

在瑪雅地區的西界,原墨西哥阿茲特克文化地區,早就被大西洋對岸來的歐洲“文明人”給“文明化”了。在瑪雅地區的東界,今洪都拉斯以東的地區,當地土著文化也沒能像瑪雅人那樣較成功地抵擋住歐洲人的文化衝擊。瑪雅人盡管在政治版圖上從屬於殖民統治(他們的文化傳統中,比較缺少國家疆域概念,較能容忍外來人建立互不相擾的殖民“飛地”,從前他們各部族間就是這樣做的),但是,在文化上相當頑強地保留自己的傳統,從語言到宗教。除了那不可搬走的城市被毀壞以及無法抗拒的軍事壓力下的經卷被焚、祭司被殺以外,留在他們頭腦中的傳統觀念,留在他們唇齒間的語言、傳說,都與他們民族的生命相始終。

就是到今天,假如我們走進西班牙人強製推行天主教而到處建立的教堂裏,我們將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麵:天主教牧師冷清清地坐在他的講壇邊,而瑪雅“教民們”卻熱鬧非凡地在另一邊焚香禱告,默念他們世世代代信奉的天神、雨神、羽蛇神等等神靈的聖名,一派“異教徒邪教”色彩!這就是有著悠久文化傳統、輝煌古代文明的瑪雅人。

人們發現瑪雅文明和其它墨西哥各地古代文明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於是學者們猜測,可能有一個更古老的文明,是瑪雅和這些墨西哥文明的共同淵源。其實瑪雅先民在這裏已經至少有三四千年的文明史了。今天我們所說的中美洲所有古文化的共同源頭奧爾梅克文明,其實就是瑪雅文明在那個較早階段的代稱。奧爾梅克在公元前1150年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墨西哥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的密林裏生活著拉文塔族,他們居住在仙境般的美麗城市裏,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傳說中的拉文塔族森林裏,發現了11顆巨石頭像,最重的達20噸,學者們發現了拉文塔和特雷斯·薩波特斯兩處重要遺址,中美文明的“老祖母”出場了。然而直到20多年後,隨著又一處重要遺址——聖洛倫佐被發現,奧爾梅克文明才最終被學術界確定。

科澤科克斯(誇察誇爾科斯)河注入墨西哥灣的地方,就是傳說中奧爾梅克人的家鄉,那裏水草豐美、河流眾多。奧爾梅克的意思是“橡膠之鄉”,因為此地盛產橡膠。奧爾梅克文明於公元前1300年前後產生於墨西哥灣沿海地區,是墨西哥最早出現的高等文明,被學術界公認中美洲“文化之母”。公元前900年—前400年,在墨西哥灣畔這片潮濕、低窪、多雨的沼澤地上,在拉文塔的核心,5平方公裏的高大土台矗立著一座座神廟、祭台……而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廟形式這時也已出現——10層樓高的塔狀高台頂端,雄踞著一座壯麗的神殿,整個建築看起來像座金字塔。比起神廟,拉文塔的巨石頭像更令人稱奇,這些高達18米的頭像都用整塊玄武岩雕鑿而成,嘴唇肥厚,鼻子扁平,扁桃形的大眼睛深邃冷漠,頭上戴頂古怪的頭盔。很奇怪這些頭像的麵部特征與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一點也不像,倒是像非洲的黑人。這種巨石頭像是奧爾梅克文明最典型的象征,也是美洲最早的紀念性雕刻,被稱為奧爾梅克頭像。喜歡用翡翠綠玉做各種珍貴的禮器、宗教用具和裝飾品,是奧爾梅克文明的又一特色。玉雕中最常見的是一個帶有美洲虎頭部特征的神像,美洲虎是當地最凶猛的動物,被奧爾梅克人視為世界的主宰。奧爾梅克文明開創的各種傳統都為中美洲各文明繼承下來。從神權政治、金字塔神廟、紀念碑和祭台,到象形文字、曆法係統、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這一切構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礎。甚至他們創造的橡膠球死亡遊戲,以及他們對玉石、可可豆和奎特查爾鳳鳥的喜愛,也都被其它印第安民族接受和繼承下來。公元前300年左右,奧爾梅克文明衰落中斷,僅存遺風。然則文明的火炬並未就此熄滅,它被其它民族接過來,繼續照耀著中美大陸的叢林與溝壑。當奧爾梅克的餘暉漸漸消失在瑪雅文明的光環之中,他們的文明成果直接由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接續下去。瑪雅時代來臨了。其實,創造這一地區偉大文明的先民們,自己並不知道自已在今天被叫作“瑪雅人”。瑪雅這個稱謂乃是近500年的產物。10世紀以後,尤卡坦半島上有三個強大的城邦,其中之一叫瑪雅潘,它曾一度成為尤卡坦北部最具政治主導力的中心。在12世紀至14世紀它的黃金時代之後,正巧來了西班牙人。是西班牙人把這個城邦的威名加在整個瑪雅地區頭上,這才有了瑪雅地區、瑪雅民族、瑪雅文明的提法。所以,在寬泛的意義上說,這一地區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可以叫作“瑪雅文明”。而有時候,人們囿於概念,又把奧爾梅克人和瑪雅人作了過份的區分;甚至有時隻把公元3至9世紀危地馬拉低地的古典文明視作“真正的”瑪雅文明,把這一地帶文明的衰落和轉移稱作“瑪雅文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