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巫山人元謀人
巫山,橫亙於四川、湖北兩省的邊境,北與大巴山相連,遠遠望去,活脫脫是一個大寫的“巫”字,於是,人們就自然而然地稱之為巫山了。長江在巫山間穿行,這就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
絢麗的長江三峽,不僅以其迷人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界,而且以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古代文化而震撼中外。
世界著名的東非大裂穀,穀底為河湖沉積發育,有著豐富的人類化石、文化遺存和哺乳動物的化石,是科學家們探尋人類起源奧秘的理想處所。無獨有偶,長江三峽與東非大裂穀一樣同屬世界範圍內造山運動活躍時期的產物。兩地雖然地隔萬裏,但有著驚人相似的地形、地質、地貌結構。長江三峽地區海拔高度適中,氣候溫和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溶洞星羅棋布。這裏,應該是古人類繁衍的理想處所。
世界各國的考古學家、人類學家,都先後雲集於三峽,希望在這裏有所發現,發現從猿走向人的蹤跡。其中有英國的歐文,美國的古生物學家格蘭,他們到三峽地區作了考察,並發表了作品,但沒有發現中國最古人類的化石。幸運沒有降臨到這些國外的考古學家的頭上。
幸運終於降臨到了一支年輕的中國考古隊的頭上。經過苦心的開掘,上一個世紀的80年代,考古隊員終於在三峽地區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了距今204萬年更新世早期的古人類化石,包括含有兩顆臼齒的下頜骨一塊,新生出的恒門齒一枚。
考古隊員們欣喜異常,將這裏發掘出來的古人類化石命名為巫山人。
現在,幸運的巫山人的後代可以對自己的遠祖“巫山人”展開盡情的、天馬行空式的想象了。
也許是在200多萬年前氣候發生突變的緣故吧,茂密的森林變得稀疏了,垂手可得的樹頭的果子不見了。一群原先在樹頭鮮蹦活跳的猴子麵臨著從未有過的生存的危機和死亡的恐懼。
怎麼辦?
也許,絕大多數的猴子為了保守“祖宗章法”而堅持在樹頭。結果,等待著它們的隻能是一場悲劇。
也許,有少數的猴子試探性地跳下了樹頭,走向了空間更加廣闊的草原。
正是由於這關鍵性的一步的邁出,現在被人們稱為“巫山人”的那一群猴子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過去在樹頭生活,活動的方式當然是爬行和攀緣,到了草地上,為了觀察和探視,必須直起身子行走;當年在樹頭植物的鮮果垂手可得,而現在必須利用工具去追殺比自己弱小的生靈,或者想方設法去采擷果實;過去常年寄居於樹頭,過著“有窠氏”式的生活,現在必須利用三峽地區星羅棋布的溶洞,過洞天福地的新生活。……
事實證明,這一切真的發生了。
在“巫山人”當年居住過的溶洞中,我們發現了他們屍骨的化石,同時,也發現了足以證明他們已經由猿變成人的粗糙的打製石器,發現了他們食用過的,後來基本消亡了的116種哺乳動物屍骨的化石。
或許是同時,或許是稍後,邁出這樣關鍵一步的還有遠在雲南省北部雲南盆地的“元謀人”。這是滇中高原上一個最低的盆地,海拔在1100米上下。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幾位地質工作者,在元謀縣城東的上那蚌村附近的一個山麓小丘上發現了兩顆化石積度很深的人的門齒化石。這是同一個成年男性個體的牙齒,一為左上內側門齒,一為右上內側門齒。經鑒定,這是生活在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的牙齒。這就告訴我們,170萬年前,這裏的猿群中的一部分也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走上了“人化”之路。
科學證明,“元謀人”是從纖細型的南方古猿演變而來的。由於自然界的劇烈的變故,他們艱難地從樹居生活轉向了地麵生活。他們既要順應自然,還得利用自然界的物體,如樹枝或石塊作“工具”,以獲取必要的生活資料。工具漸漸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在出土元謀人牙齒的同一地層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打製的粗糙而簡單的石器工具。《中國百年考古大發現》一書的編者胡爾克說得好:“認識了某些工具的性能,進而有意識地選擇有利於達到自己目的的自然工具,這就已由猿的範疇進入了人的時代了。製造工具是區別人和猿的根本標誌。隻要能利用一塊石頭把另一塊石頭打製成工具,不管這工具多麼原始、簡單,它就標誌著由猿進入了人類的時代。”
同樣的進程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在進行著。2002年5月,在南京召開的有中外百位著名人類學家參加的雙溝國際科學考察年會上,中科院向新聞界通報說,李傳夔教授在雙溝鬆林村村東南處化石地點發現一件至今在亞洲時代最早的長臂猿化石,上麵僅保留三顆臼齒,其性狀完全不同於非洲、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發現的長臂猿。這種長臂猿是後來的“雙溝人”的遠古祖先,生活在距今1000多萬年前。在雙溝,後來又發現了江蘇境內最早的雙溝下草灣古人類化石,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十分相近。專家們結合新近在雙溝發現的古動物群化石作出驚人的新推測:雙溝發現的長臂猿與北京猿人之間有著某種親緣關係,而雙溝下草灣人又是北京猿人的後裔。也許是曆史的某種機緣,雙溝長臂猿的後代子孫到北方兜了一圈以後,重又回到了地處江蘇雙溝的老家來了。考古證明,雙溝地區在曆史上也發生了從森林環境向草原環境的轉化,雙溝人順應了這種轉化。由此,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江蘇雙溝是人類起源中心之一,一部分猿類(可能是雙溝醉猿、江淮寬齒猿和人猿超科未定種中的一種)在這裏完成了“從猿到人”的偉大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