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光A”重型激光武器係統因其機動載體的限製,隻安裝了上述能力的十管高能量激光器,該車配備的核能發電機組能量準備時間為10管/2分鍾,若按每次10管同時齊射算,一次就可擊毀10艘敵潛艇。5分中即可擊毀敵方20枚正在機動的戰略導彈。
該武器係統數據。高能強激光管數:10;激光射速:每秒35萬公理;高低射界:0~85度;水平射界:360度;可單管發射亦可10管同時發射;屬車載液壓升降結構。
該激光武器的載車數據。國產WS2500BT特種越野車底盤;10X10全輪驅動全輪轉向;平頭駕駛室;車用發動機:BF12150FL風冷柴油機/880馬力;輪胎規格為500600—635的防彈輪胎;公路時速:100公理/小時;越野時速:85公理/小時;最大爬坡:48?。
“死光A”重型激光武器係統可打擊地球上的任何固定或移動的敵對戰略目標和戰術目標。
“神光二號”巨型激光器
我國研製的“神光二號”巨型激光裝置,在十億分之一秒的瞬間可發射出相當於全球電網電力總和數倍的強大能量,這隻有在自然界的核爆炸中心、恒星內部或是黑洞邊緣才能找到。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製的“神光二號”,主要是成百台光學設備集成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內。當8束強激光通過空間立體排布的放大鏈聚集到一個小小的燃料靶球時,在十億分之一秒的超短瞬間內釋放出極端壓力和高溫,引發聚變反應,摧毀目標。
“神光二號”可用做科學實驗,釋放的巨大能量在實驗中產生的極端物理條件,對基礎科學研究、高技術應用和確保國家安全的新技術的推出,均有重大意義。
“神光”所引發的核聚變是未來清潔能源的希望所在,到21世紀中葉,科學家可利用激光聚變技術,把海水中豐富的同位素氘、氚轉化為巨大的取之不盡的能源。“神光二號”的建成,為我國科學家從海水中獲得能源凍害奠定了基礎。
“神光二號”的問世,標誌我國高功率激光科研和激光核聚變研究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目前,如此精密的巨型激光器隻有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能建造。“神光二號”的總體技術性能已進入世界前5位。
在反導作戰時,地麵激光裝置是眾多激光裝置的集合,這種集合既可以在某處的單台裝置內部增強其能量,也可以由多台部署於不同位置的激光發射裝置組成,使地麵發射的激光束在空間某區域彙集後攻擊目標。
這種技術的最大優點是:
裝置布置靈活,分布可密可散。敵方不可能同時摧毀所有的發射裝置,大大提高係統的生存能力。
戰術靈活多變。對關鍵目標如核彈頭可同時集合多台發射器進行聚集攻擊以增加摧毀目標的概率,而對如巡航導彈的普通目標可以讓各地麵發射器單台作戰,這樣可以達到更大的覆蓋範圍。
裝置體積可大可小。大至地麵的大型發射器,小到裝在同步軌道衛星上,甚至可以裝在戰機上。雖然功率不同,但利用激光聚合技術仍可達到對目標的打擊力度,且機動性非常之強。技術擴展性強。激光不僅可以應用於反導,還可以用於精確打擊目標,甚至還可以作為一種民用新能源,可見,這種防禦性+攻擊性+經濟性的技術被稱作”神光“是無可厚非的”。
雷霆2與雷霆3型激光製導炸彈
從外觀來看,LT2與LT3幾乎沒有什麼很大區別,隻不過在激光導引頭上,有一些區別。LT2采用的是小孔徑直羅雙線激光導引頭。而LT3則采用了一個巨大的類似紅外發射導引頭的全透明激光導引頭。而實際上它們二者主要的技術差別就在這裏。
LT2激光導引頭,從外觀來看很類似美軍在越戰期間曾經使用過的早期“寶石路”激光製導炸彈。這種激光導引頭主要工作原理大約是,類似采用發射2條平行互有間距的激光導引線,而製導炸彈則在這樣的一個範圍內進行Z型反複尋的前行,直至命中被擊毀目標。
而新型設計的LT3型激光製導炸彈則是采用了目前世界流行的先進激光製導流行技術,采用了扇形麵發射激光架速引導炸彈係統準確命中目標。倪部長說LT2采用的這種激光導引技術,實際上對比LT3至少要落伍大約3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