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部分(1 / 2)

第二十一部分

電阻

材料的電阻還會隨著溫度而變化。一般說來,溫度越高,電阻越大;溫度越低,電阻越小。起初,人們以為溫度要降到絕對零度,電阻才會為零。後來才發現,不少材料的電阻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某個溫度上就會降到零,此時材料就變成了沒有電阻的超導體。第一次發現超導現象是在1911年。當時,翁納斯在作低溫條件下汞的電阻與溫度關係的實驗,他發現汞的電阻在略低於氦的沸點處,突然降至無可測量之值。後來,不少人重複了這類實驗。由於在低溫下導體失去電阻,撤去電源後,其中的電流仍可經久不衰。這種超導電流持續流動的最長記錄是2年,2年中雖無電源補充電流仍長流不息,毫無減弱的跡蕩。後來隻是由於運輸工人罷工,中斷了液氦的供應,無法保持所要的低溫,實驗方告結束。利用超導體沒有電阻的特點,可通以極大的電流,產生出極強磁場,以補常規磁鐵的不足。世界上第一個超導磁鐵,在超導現象發現的50年之後,於1963年方才問世,它可產生10萬奧斯特的磁場。最早的晶體管

1997年,《時代》周刊記者在評選年度風雲人物的文章裏寫道:“新澤西州,50年前的這個星期,1947年12月23日一個細雨濛濛的星期二午後,當貝爾實驗室兩位科學家用一些金箔、一些半導體材料和一個彎曲的別針來展示他們的新發現時,數字化革命誕生了。同事們懷著好奇和羨慕,看著他倆演示這個被命名為晶體管的能使電流放大並能控製電流開關的東西。”

這兩位科學家就是布拉頓和巴丁。在晶體管發明過程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還有另外一位科學家,他的名字叫肖克利。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肖克利,1936年來到貝爾實驗室工作,與布拉頓合作研究項目。工作之餘,他們常在一起討論技術,希望能用研製一種取代電子管的新器件。

二戰結束後,巴丁也加入了肖克利研究小組,把目光集中在具有半導體特性的晶體。肖克利提出了研究框架,巴丁熟知固體物理學理論,布拉頓最擅長實驗操作,三位科學家珠聯璧合。1947年聖誕節前夕,布拉頓和巴丁已經用實驗證明,隻要兩根金屬絲在半導體上的接觸點距離小於04毫米,就可能引起放大效果。布拉頓以精湛的實驗技藝,在三角形金箔上劃了一道細痕,恰到好處地將頂角一分為二。他們以彎曲的別針做導線,使金箔壓進了一塊半導體晶體表麵。

電流表的指示清晰地顯示出,他們已經得到了一個有放大作用的新電子器件。布拉頓在筆記本上寫道:“電壓增益100,功率增益40……”肖克利聞聲而至,作為見證者,他在這本筆記上鄭重地簽了名。這種器件被他們命名為“晶體管”。

貝爾實驗室1948年,美國專利局批準晶體管發明專利。然而,專利證書隻列著布拉頓和巴丁。肖克利毫不氣餒,在同伴成功的激勵下繼續研究,在一年之後發明了一種“結型晶體管”,成為現代晶體管的始祖,有人詼諧地叫它“肖克利堅持管”。不久,各種型號的晶體管紛紛湧現,不僅能替代電子管整流、檢波和放大,而且比電子管體積小、壽命長、不發熱、耗電省。為此,肖克利、布拉頓和巴丁分享了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貝爾實驗室支持肖克利小組發明晶體管,最初目的是為了改進電話繼電器。因此,晶體管的第一個商業應用,是用它來改裝新型繼電器。接著1954年,第一台晶體管手提式收音機問世,50年代後期風靡一時。

1948年7月1日,美國《紐約時報》曾用8個句子的篇幅,簡短地公布貝爾實驗室發明晶體管的消息。它就像8顆重磅炸彈,在電腦領域引來一場晶體管革命,電子計算機從此將大步跨進了第二代的門檻。

1955年,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全晶體管計算機TRADIC,裝有800隻晶體管,僅100瓦功率,占地也隻有3立方英尺。1997年,TRADIC項目成員莫瑞·歐文還因此獲得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斯蒂比茲先驅人物獎。最精密的天平

位於德國哥廷根市的賽多利斯股份公司成立於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過程技術和實驗室儀器的供應商,是稱量技術、生物過濾技術的市場領導者,為製藥、化工、食品飲料行業的生產和研發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她的創始人夫洛連茲·賽多利斯被譽為“世界天平之父”。賽多利斯在110多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生產基地遍布美洲、東歐、亞洲等地。